首页 理论教育 宁波水利文化:水乡之舟,领先世界700年

宁波水利文化:水乡之舟,领先世界700年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宁波人的造船技术、造船数量在历史上一直保持着领先水平。秦时,相传方士徐福率3000名童男童女和水手及百工等近5000人,从慈溪达蓬山起航东渡,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北宋,明州在镇海甬江江畔打造“神舟”,这是中国最早航行于海上的客船,当时使用的减摇龙骨领先西方700年。“万斛神舟”访问高丽时,高丽“倾国欢呼”。船型主要为“绿眉毛”和“疍(蛋)船”两种。

宁波水利文化:水乡之舟,领先世界700年

宁波人的造船技术、造船数量在历史上一直保持着领先水平。7000多年前,河姆渡先民创制出中国最早的“浮海”工具独木舟;远在周代,《艺文类聚》有“周成王时,于越献舟”的记载。秦时,相传方士徐福率3000名童男童女和水手及百工等近5000人,从慈溪达蓬山起航东渡,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之药。从河姆渡时期到春秋战国,浙东越人呈现出强悍粗野、勇于征战的生命情态。他们“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像传说中的凤鸟一样,天然地向往远方。1976年,鄞州云龙镇甲村出土了一块锋芒依然凛冽的春秋铜钺,上面镌刻着4位头戴高高羽冠的划船人奋力挥桨前行的画面,正是宁波先人狂野与张扬气度的写照。数千年来,宁波人不断外迁,以至于在太平洋西岸形成了绵长的百越文化带。《广雅》释“越”,从走,戉兼声义,“渡”义,信然。

19世纪70年代南门外前塘河沿岸的民居和停泊在河埠头的船只[5]

从三江口到和义门的江边,是古代建造海船的地方,现在称战船街,战船街江边的船场一直延用到清代。北宋,明州在镇海甬江江畔打造“神舟”,这是中国最早航行于海上的客船,当时使用的减摇龙骨领先西方700年。“万斛神舟”访问高丽(今朝鲜半岛)时,高丽“倾国欢呼”。徐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详尽地记载了大型海舶的航海性能,并记载了海舶使用指南针导航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元代,基于宋代发达的造船业,庆元(宁波)港开拓的国际航线远远超过两宋,还包办了与日本、朝鲜半岛的通商贸易,凡日本商船赴元贸易,几乎无一例外在庆元港寄泊。元代庆元港有海运千户所,到了元皇庆二年(1313),改海运千户所为运粮千户所,庆元港从此担当了朝廷粮食的海漕运输任务,并且有专事漕运的船队。明代“海禁”使繁荣兴盛的宁波造船业与航海业在长达200年的时间里一落千丈。清代康乾以后,南北洋海运开始兴盛,以镇海郑氏家族为代表的宁波海商重新复兴。鸦片战争后,在中西文化碰撞交融中,宁波商帮中的有识志士首先接受了西方先进文明,率先引进中国近代第一艘机械轮船“宝顺轮”,保卫南北洋海运之安全,这一艘自办商用轮船宣告了帆船时代的结束。

在宁波海事民俗博物馆陈列着100多艘造型各异的木结构古帆船模型,做工精细,巧丽夺目。船型主要为“绿眉毛”和“疍(蛋)船”两种。前者是浙江古老的船型,带有明显的“浙船”特点,船首形似鸟嘴,故又称“鸟船”,而尾部为U形底,航行北方也可搁沙滩而不至于侧翻。这符合宁波地处我国海岸线中端,北行多沙滩、南行多礁石的地理特征,使船既可航行于南方,也可航行于北方。后者为宁波创制,特点为身长舱深、头尾皆方,不设橹桨,靠风力行使,底部圆,行似鸡蛋。

昔日宁波来往于城乡之间的汽船航运十分繁忙[6]

相比较而言,海船船体大、吃水深,而内河航运的船底平且体小,是经受不住海上风浪的,难以出海。对宁波百姓而言,捕鱼、出行,日常所依靠的还是江河船。旧时,鄞东、鄞西塘河以及姚北、慈北、镇北内河,形成纵横交错的航道网,城乡之间来往基本上就靠客船。在宁波老城,航线众多,有沿着东西六塘河往来于四乡农村的,也有沿姚江和奉化江往来于余姚、慈溪和奉化的。往东乡的船埠在大河头,往南乡的船埠在新河头,往西南乡的船埠在濠河头,往西北乡的船埠就在大卿桥。航船分早航船和夜航船。早航船一般早上从农村出发,中午到城里,午饭后开回农村,傍晚即可到家。夜航船利用夜间航行,船上过夜,天亮到达目的地。在古代和近代,航行以木帆船和排筏为主,清末出现汽油船,民国时期始有汽轮拖驳,20世纪50年代末钢丝网水泥机动船逐渐取代木帆船。过去,一条小火轮拖着好几艘航船从码头起航,每一条拖船坐着的都是目的地相近的乘客。到一个大站点后,一些航船就会主动解缆脱离船队,由船老大手摇着船把乘客送到家。船舱内,大人孩子热热闹闹,时不时有人敲着小锣来唱一段新闻;船舱外,两岸纤路弯弯,不时有纤夫拉着船迎面而来……春季,放眼望去,苜蓿、麦苗、油菜,一片紫,一片青,一片嫩黄,煞是好看;夏季,水牛在河里戏水,牧童捉鱼捕虾,一番别样的田园情趣;秋冬时节,农民们用船装着农产品来做买卖,惹得城里人追着船儿跑,船上抛,岸上接,一分一厘地讨价还价。还有柴火船给城里人送来一捆捆烧火做饭用柴,卖柴的老乡还会热情地挑着送到家为止。

来自平原的木船大多为农家的“田庄船”,摇船是稻区农民最基本的技艺。内河渔民的作业船称“脚划船”,是一种手脚并划的小艇,使用脚划的长桨时,手上的短桨作舵,可以轻便地转换方向,在小水道和河汊中灵活穿行。这种小艇加上竹篷,就成了“乌篷船”,它可以计程租用,为市民所欢迎。

旧时江河是宁波城乡运输的主要通道[7]

有一种用竹竿撑行的如同独木舟的小船,船形狭长,两舷上停满了鸬鹚,只要主人的竹竿一动,鸬鹚便纷纷下水,然后把捉到的鱼反吐到鱼箩里。(www.xing528.com)

同样用竹竿撑驶、有一种近似正方形的船,称“鸭蛋船”,是放牧鸭子的农民专用的船只。

山区溪流上的船是一种两头尖翘的大肚平底船,可以在很浅的溪滩上航行,也可以沿着内河行至城里的船埠头。

大货船俗称“乌山船”,童谣唱道:“乌山船、两头尖、盖船边,当中坐个活神仙。”

“百官船”是内河上装载量最大的趸船,来自曹娥江水域,以上虞百官镇命名,因为船头常常漆成红色,故又称为“红头百官船”。

旧时宁波城乡集市往往依河而设[8]

1930年前后,宁波内河航运达到鼎盛,共有37家轮汽船公司,47艘轮汽船行驶在甬江、奉化江、姚江、前塘河、中塘河、后塘河、南塘河、东钱湖等之上(见表2-1)。

1990年,宁波地域内共有干、支流航道265条,通航里程1473.9千米,其中有782.4千米水深达1米以上。营运船舶3528艘,计5152客位、33089吨位。年客运量150.34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507.68万人/千米;货运量326.42万吨,货物周转量11324.1万吨/千米。

表2-1 1930年宁波内河行驶轮船航船航行表

资料来源:唐有烈.浙江省航政之概况[M].杭州:浙江省航政局,19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