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唐长庆三年(823)的灵桥,已然成为宁波的城徽。明州刺史应彪用篾索将16条木船连成排,上铺木板,在奉化江近三江口的地方,建成了这座宁波历史上的第一座跨江桥梁。传说始建时,桥基总难夯实,在一筹莫展之际,一场骤风暴雨不期而降,眨眼之间又云破天开,半空中出现一道彩虹,七彩辉映,经久不散。桥工们心领神会,当即照着彩虹的位置下桩,桥桩很快打成,桥也就造起来了。因有这样的灵异事情,于是取名为“灵显(现)桥”,简称灵桥。九排十六船的形制历经千年基本没有改变,清嘉庆年间为便于通航,曾改为八排十四船,发现抗击风暴潮的能力远不如九排十六船。这些承载桥面的浮船,有一个专用词,叫“(音、义同“垫”)船”。“船”是灵桥的独特设计,拥有潮汐型浮桥与通航型浮桥的长处,在中国浮桥技术史上有重要地位。现在的灵桥是1936年建成的铁桥,由德国西门子洋行总承包,钢梁由德国孟阿恩桥梁公司(Maschinenfabrik Augsburg-Nurnberg Germany)提供,打桩和混凝土工程由丹麦康益洋行(A.Corrit Company)承包,油漆工程归信昌洋行承包,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英国人吉姆森(A.F.Gimson)应邀担任建桥顾问工程师,这是我国当时最大最新型的独孔大环桥。
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为灵桥落成题字
建设灵桥的功臣——宁波旅沪商人乐振葆(www.xing528.com)
灵桥连接宁波东、西平原,解决了州城与东钱湖流域农业地区的交通问题。清时戈鲲化《再续甬上竹枝词》生动记载了普通百姓为贩卖鱼鲜,大清早过灵桥赴东门晓市的情形:“灵桥门近甬江隈,早把严城锁钥开。为贩鱼鲜趋晓市,小民辛苦五更来。”灵桥也见证了宁波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辉煌。近桥区域的里巷里,众多宁波特有的产业在此繁荣,比如咸塘街的佛画、药行街的药材、木行街的原木等,还有政府管理海洋贸易的机构如市舶司、环富亭等。各地的客商在桥畔建立了自己的会馆,经营跨区域的产业。如道光三年(1823),南号商帮在江东建造了南号会馆,即“安澜会馆”;30年后,北号会馆“庆安会馆”也在江东落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