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冯孟颛与阁楼修葺:嫏嬛福地天一阁揭秘

冯孟颛与阁楼修葺:嫏嬛福地天一阁揭秘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冯孟颛为首的鄞县文献委员会发起重修天一阁、促进天一阁的社会化,是以中国图书馆的近代化为背景的。作为藏书家和邮县文献委员会委员长的冯孟颛,深感责无旁贷,毅然决定由文献委员会出面组织重修天一阁,成立重修天一阁委员会,由鄞县县长陈宝麟任主任委员,冯孟颛主持实际工作。此次重修,挽古阁于危难之中,使天一阁的生命得到了延续。但瑕不掩瑜,这也丝毫不影响冯孟颛对保护天一阁藏书所作的贡献。

冯孟颛与阁楼修葺:嫏嬛福地天一阁揭秘

在众多的登阁名人中,特别要提一下冯孟颛。冯孟颛先生是近代浙东著名的藏书家,又是一位热心整理乡邦文献、致力于保护地方史迹的学者,对宁波及鄞县的文化建设厥功甚伟。他因领衔重修天一阁、着力编撰天一阁藏书目和深入研究天一阁历史而享誉当时,惠泽后人。尤其是他领衔重修天一阁,对挽救天一阁于将倒之时及其社会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以冯孟颛为首的鄞县文献委员会发起重修天一阁、促进天一阁的社会化,是以中国图书馆的近代化为背景的。中国图书馆的近代化运动始于清代晚期。晚清先后发生了三次社会变革运动,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三次变革时间先后相继,范围逐步扩大,程度不断加深。与此相对应,从近代图书馆观念的引进、新型图书馆的兴起乃至全面展开,中国开始了图书馆的近代化过程。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这段历史。晚清第一次社会变革即洋务运动,始于19世纪60年代,止于19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官僚士大夫把目光从中国转向世界,开始走出国门到欧美、日本学习、游历,看到了欧美图书馆在社会中的作用。如王韬、郭嵩焘、郑观应等回国后纷纷著书立说,介绍西方图书馆的主要性质和社会功能,引起了中国对注重服务和利用的图书馆观念的重视,为中国创立近代图书馆提供了大量先进的经验性材料。

冯孟颛先生登天一阁编目时留影

晚清第二次社会变革即1895—1898年间的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所开展的以救亡图存为目的戊戌变法运动。这一时期,思想先进的中国人接受的西方图书馆观念逐渐由考察、介绍向实践活动转变,主要表现为创办学会、学堂图书馆。如康有为创办的强学会书藏,被认为是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具有公共图书馆性质的图书机构。此外,1895年至1897年全国各地成立了87个学会,设立了公共图书馆性质的藏书楼达51所,各地相继创办的新式学堂大多也建立了新型藏书楼。这些学会书藏和学堂书楼,从根本上改变了几千年来重藏轻用的封建藏书楼传统,成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先声,为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晚清第三次社会变革即清政府实行的“新政”,从1901年开始,到1911年止,历时11年。这一时期,中国图书馆正式产生了,中国图书馆的近代化进程全面展开。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政府实行“新政”,在宣布废科举、办学堂的同时,也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转变的改革措施,使图书馆如同雨后春笋,迅速涌现。从1905年我国第一所以图书馆正式命名的湖南图书馆成立开始,至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我国公私立新式图书馆已达20余所,全国各地掀起了兴办公共图书馆的热潮,促成了一大批封建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的转变。

中国图书馆的近代化进程,其影响是巨大的。宁波虽僻在海隅名不例外。甬上各方面人士也越来越关心天一阁,对天一阁的前途提出种种主张,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即动员范氏“化私为公”;另一种即主张古籍产权仍归范氏,但由公家管理,向社会开放。二十世纪初的范氏,虽然家族尚算庞大,但早已式微。不过对于一个400年来享尽了藏书荣誉、人称“天一阁范家”的范钦后人来说,十几代人薪火相传的艰辛历程,已足够让世人钦法,要他们放弃图书和开放图书,使藏书楼转变为图书馆,这是不能接受的,他们决不能让祖上的藏书毁在自己手里,承担不孝的骂名。天一阁的近代化困难重重。可是1933年的一次大台风却为此提供了极其难得的契机。

1933年9月,一场强台风侵袭甬城。本来对于一个海滨城市来说,遭受台风的侵袭是极其平常的事,可是这次却不同,它危及了天一阁。藏书楼东墙倒塌,部分藏书受损,整个书楼也摇摇欲坠,岌岌可危。而天一阁范钦后裔已窘困到拿不出钱来维修藏书楼了。作为藏书家和邮县文献委员会委员长的冯孟颛,深感责无旁贷,毅然决定由文献委员会出面组织重修天一阁,成立重修天一阁委员会,由鄞县县长陈宝麟任主任委员,冯孟颛主持实际工作。维修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募集资金,当年10月7日向国内各文化机关、社会名流、硕彦发出快邮代电,呼吁踊跃捐资,抢救天一阁这一文化宝库。其时共募得(主要向京、津、沪等地热爱乡邦文化的同邑人士募得)捐款银一万四千余元,随后重修工作全面展开。重修工作的第二件事是制订重修计划。

兰亭

冯孟颛先生为它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主要有:修复阁楼东墙、整修前后假山、增筑亭子、收购流散藏书、迁建尊经阁、建明州碑林、新建一座藏书楼。计划相当完善,特别是迁入尊经阁,改为思齐楼,辟为阅览室及新建藏书楼,都已考虑到增加容量和对外开放的问题,欲把天一阁拉上近代化的轨道。可见其用心良苦。

重修工程自1934年6月动工,到1935年底完成,共耗银一万七千余元。原先计划中,除购归流散藏书和新建一座藏书楼因资金不足未完成外,余皆实现。此次重修,挽古阁于危难之中,使天一阁的生命得到了延续。若非冯孟颛先生倾心、鼎力主持这一工作,天一阁在民国年间就书去楼榻了。保护天一阁,冯孟颛功不可没。

当然,此次落架大修,或多或少地改变了藏书楼的原貌,在阁前筑兰亭,在阁后迁入高体量的尊经阁,均有值得商榷之处。但瑕不掩瑜,这也丝毫不影响冯孟颛对保护天一阁藏书所作的贡献。

康熙初年范光文在天一阁前后堆筑假山、构筑亭子,至20世纪30年代经冯孟颛先生整修,始成今日假山之面貌。假山颇具江南庭院式园林之灵巧特色,在宁波独一无二,略作介绍。从天一阁西首边门起,为兰亭(原为茅亭),分两路,均可通行。一路沿墙而南,折向东行,再沿墙而北,可至阁东。沿路竹木遮荫,清静幽雅。一路经过池上红栏石桥,从石步阶上升至假山中峰,后面有方丈平坡,上有石桌一张,旁置大石两块,可以对坐谈心。俯看池中,有长石如象鼻,伸入池中吸水,池水清澈,游鱼可数。从平坡东,历石步阶而下,折向西首,有一石洞,穿洞而至池边,可以垂钓。再经小石桥而东行,历石步阶而上,可至东亭。亭内有石桌、石凳,可以对弈。亭的左右有石笋两株直立于两旁。亭的西面有方石小池,可以洗砚。再历石步阶而下,穿石门而出,就是天一阁东首了。

整座假山堆成福、禄、寿三字和九狮一象景象。东亭和下面石东亭和下面石基,像一个古文“福”,东亭西首高低的假山石,好似一个古文“禄”字,西首假山中峰,好似一个“寿”字。还有假山顶突出的地方好似一只狮首,所种的碧草好似狮子的头毛。东首一个石门堆成背驮宝瓶的象。如果立于池旁向东面看,还可见象鼻下垂。

阁前假山

阁后假山的构造,和前面假山完全不同。后假山前面有三层很阔的步阶,在重修时补种了些花木。下层有杜鹃、龙柏,中层有白牡丹月季,上层有代代橘、茶花,两旁有金桂两株。假山上面是一方颇大的平地,铺着黄沙,种植修竹。左右都有石步阶可以上下。前面近西有一石洞,可直通假山北墙。后面东首有一小池,可供洗涤。后假山的全景是五狮含剑。当中一大狮,口含宝剑,两旁有狮四头。阁东小屋三间,为守阁人居住之处。前后假山显示了浙东匠人巧夺天工的造园艺术。难怪后来任宁绍台道的扬州人吴引孙在家乡模仿天一阁建造藏书楼时专门聘请了宁波工匠

明州碑林

重修天一阁委员会制订的重修天一阁的计划十分严密和完善。由于经费不足,只完成了书楼维修、尊经阁迁入和明州碑林的建设。

明州碑林的形成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33年至1935年的天一阁维修时期,其碑主要来源于宁波府学。

宁波府学是碑碣集中的地方,一部分为有关府学自身的碑,一部分为各地出土、主要是1928年毁城时发现的碑。因宁波府学改建公共体育场而将碑迁移到天一阁。一部分碑嵌入尊经阁四周围墙壁中,一部分(大多数为双面碑)矗立在尊经阁前后,据冯孟颛先生《天一阁书目内编》统计,为90余方。同时将部分残碑和帖石嵌入天一阁前围墙中,帖石除丰坊手迹外尚有重摹《秦封泰山碑》,所有这些碑构成了“明州碑林”。“明州碑林”四字由浙东书风的第二代人钱罕先生书写。这是明州碑林形成的第一阶段。

明州碑林形成的第二阶段在1949年以后,主要为80年代开始的东园建设阶段。建国以来,天一阁工作人员寻访断碑残碣,逐渐积累,至1974年将碑36方嵌入东园围墙。这些碑主要来源于宁波府城陵庙和鄞县县学。80年代后东园扩建,重建碑廊,把36方碑和新搜集的30余方一并嵌入,并移尊经阁前后之碑于东园,成为明州碑林的延伸,构成了今日天一阁明州碑林的布局。(www.xing528.com)

据笔者实地考察统计,明州碑林现共有碑164通,按区域划分,列表如下:

表一:明州碑林区域分布统计表

上表中所有碑碣帖石均以已上墙或已立为标准,但不包括南园。其中有两点,略作说明:1廊尽头多系有关鄞县县学的碑,有一通未竖,仍列入统计之中。2志和盖各称一通。以上为明州碑林的形成历史、区域分布和碑碣数量的基本情况。

上面我们从区域的分布角度出发,对明州碑林作了列表说明,下面我将从按朝代和按类别划分的角度出发,再列二表,以期令大家对明州碑林的概貌有一个一目了然的了解。按朝代划分,只是个统计问题,而按类别划分,则涉及分类的标准,也需略作说明,碑碣的分类当从实际出发,视碑的多寡而定。民国鄞县通志馆调查各地存碑一千余通,内容较杂,《鄞县通志》把碑分为11类,即学校、衙署、名胜、祠庙、寺观、冢墓、建筑器物、谕告、规约、杂事、图像,极为详尽,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分编的《台湾地区现存碑碣图志》也是以县为单位的,他们将碑碣分为6类,即历史发展、寺庙沿革、德政去思、公益慈善、恶习禁令、地方建设,简单明了。赵超先生的《中国古代石刻概论将碑分为地图(天文图礼图)碑和书画碑。其他还有许多大同小异的分类法。笔者从明州碑林的现存碑的实际情况出发,将碑分为7大类,即书院学校、祠庙寺观、谕告规约、法帖图像、德政去思、墓志杂事及内容不明者。现将按朝代和类别划分的二表列于下:

表二:明州碑林时代划分统计表

表三:明州碑林分类统计表

从表二可知,明州碑林最早的为宋碑,共8通,占4.7%,其中又以北宋熙宁元年(1068)的《众乐亭诗刻》为最早。该碑原在月湖贺秘监祠,新中国成立后迁入。碑上刻有钱公辅、王安石司马光、郑獬、邵必等十五人诗20首,部分剥落,石分为二。最晚为1988年立的《天一阁东园记》,系陈从周撰文,沈元魁书,顾廷龙篆额,张根方刻字。碑文记述了天一阁东园的建设情况。大用的为明清时期的碑,各占36%和40%,成为明州碑林的主体。

从表三可知,明州碑林的内容以书院学校碑为主,共61通,约占36%。这与明州碑林第一阶段的形成情况相关,碑主要来自原宁波府学。谕告规约、祠庙寺观、德政去思、法帖图像、墓志杂事,各为24通、30通、9通、18通、25通,分别占14%、18%、5%、11%、15%。另有两通因文字漫漶,内容不明。这是明州碑林的类别情况,反映了明州碑林的内容构成。

附:修缮后社会参与天一阁管理的重大事件

一、1935年,作为天一阁重修发起人之一的马廉捐赠千枚晋砖给天一阁,天一阁设“千晋斋”收藏,开甬上藏家向天一阁捐赠之先河。

二、1936年10月,鄞县文献展览会和浙江省文献展览会相继开幕,天一阁均提供文献参展,破“书不出阁”之例,首次向社会公开藏品。

三、1937年,抗战爆发后,鄞县文献委员会积极协助范氏转移藏书。

四、1940年,冯孟颛先生登阁编目。

五、1941年2月2日,《时事公报》发表“社评”,题为《希望天一阁藏书早日公开》。

六、1947年2月,由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天一阁管理委员会成立。

七、1947年3月1日至3日,天一阁公开展览,招待各界人士。

八、1947年,天一阁管理委员会制定《抄书规则》,以应对外开放的要求。

九、1949年3月,蒋介石两次参观天一阁后,天一阁管理委员会确立了“以地方政府为中心做好保管工作,并争取中央补助”的工作方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