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嫏嬛福地天一阁:范钦自购藏书,善本150余部

嫏嬛福地天一阁:范钦自购藏书,善本150余部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购买是范钦藏书的最基本来源。此外,范钦藏书中也有朋友所赠的,如《赵圉令碑》,但比例不会很大。此说源于全祖望的《天一阁藏书记》。其所藏善本有150余部、1173卷,中有元至大杨桓《六书统》二十六卷、《六书统溯源》十三卷、姚燮稿本《疏影词续钞》一卷等,余多为明刻本。林集虚于1928年7月22日登阁,邀镇海吴文莹、范钦十二世孙范盈实、别宥斋主人朱鼎煦协助写录,以十日为限,匆促而成《目睹天一阁书录》四卷、附编二卷。

嫏嬛福地天一阁:范钦自购藏书,善本150余部

对于藏书的收集之道,历来有学者进行系统地总结,尤以宋代郑樵的“求书八道”最为著名:一日即类以求,二曰旁类以求,三日因地以求,四日因家以求,五日求之公;六日求之私,七日因人以求,八日因代以求。归纳起来,不外乎抄录、购买、继承、征集四条渠道。而私人藏书的来源,最主要的是抄录和购买。范钦的藏书亦然。

抄录是图书最原始、最基本的复制方式。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以前,我国的图书是靠抄录来传播的;在雕版、活字排版印刷术发明以后,抄录仍然被广泛应用。这是因为并非所有的图书都能够采用雕版印刷或活字排版印刷的方式广泛传播。有时抄录比购买印本图书更方便、更经济,而且抄书也是一种学习方法,所以抄录始终是中国古代公私藏书的一种重要收集方式。范钦曾与太仓藏书家王世贞有书籍互相借抄之约,他们互相交换书目,各抄所未见之书。范钦借抄之广,不限于一时一地,他还曾向扬州太守芝山借抄。天一阁在范钦时代在藏书家之间是互相开放的,比明末清初曹溶的《流通古书约》、丁雄飞的《古欢社约》所提倡的藏书互抄要早得多。遗憾的是范钦这一光辉思想历来被人忽视,或者说因后来天一阁的相对保守而遮掩了。

购买图书是丰富藏书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我国早在东汉就有了书肆,到宋代由于雕版印刷术的蓬勃发展,图书的出版发行工作也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为藏书家队伍的崛起打下了基础。明代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技术更为普及,书商的活动范围更加广泛,图书市场的规模也更大,购书更方便。范钦宦迹之地是如此之广,江西、广西、福建、云南、陕西、河南、广东都曾留下他的足迹;官运也笄亨通,为他在各地书肆收购当地地方志、乡试录等创造了条件。范钦的家乡浙东四明古称“文献之邦”,自宋以来藏书之风蔚起,然“君子之泽,三世而斩”,书肆上也常有故家散出之书,范钦购入的丰坊万卷楼、袁忠彻静思斋之书便是。购买是范钦藏书的最基本来源。

此外,范钦藏书中也有朋友所赠的,如《赵圉令碑》,但比例不会很大。

关于范钦购入丰坊万卷楼之说,这里不得不再花费些笔墨。此说源于全祖望的《天一阁藏书记》。其文日:“是阁肇始于明嘉靖间,而阁中之书不自嘉靖始,固城西丰氏万卷楼故物也。”由于全祖望乃浙东“深宁(王应麟)、东发(黄震)后第一人”,是清代浙东史学派的殿军,在全国尤其在浙东享有崇高的威望,其说一直使人深信不疑,也不问其据于何处。直到本世纪初,才有人提出疑问,此人便是林集虚。(www.xing528.com)

林集虚,本名昌清,字乔良,号心斋,鄞县人。生卒年及仕履不详。自少从其父以鬻书为业。他好古搜遗,以足其所藏。故家之沦坠不振而出其所藏以求者,往往交于其肆。且售且鬻,久而久之,林集虚便能辩版之真赝他自己也从严收藏,积三十年之功,所蓄渐富。其所藏善本有150余部、1173卷,中有元至大杨桓《六书统》二十六卷、《六书统溯源》十三卷、姚燮稿本《疏影词续钞》一卷等,余多为明刻本。林集虚于1928年7月22日登阁,邀镇海吴文莹、范钦十二世孙范盈实、别宥斋主人朱鼎煦协助写录,以十日为限,匆促而成《目睹天一阁书录》四卷、附编二卷。虽然时间匆匆,但他总算对天一阁藏书有了直接的接触和了解,他在写编目缘起的同时,又撰写了《辩天一阁藏书非丰氏万卷楼旧物》一文,对全祖望的“天一阁藏书为‘固城西丰氏万卷楼旧物”提出了质疑,其主要理由有两点。一为在全祖望之前,无论是范钦自己还是后来的黄宗羲等人都未言及范钦从万卷楼抄书和购入万卷楼遗书之事,全氏之说据在何处,不得而知。二为天一阁遗存的书籍中从未发现丰氏万卷楼的图书章,而一般的藏书家都会在自己的图书上盖上自己的印章。丰坊也不例外,他的藏书印记颇多,有“清敏公家”、“发解出身”、“南禺外史”、“四明人翁”、“天官大夫”、“丰氏人季”、“邺丰氏万卷楼图书”等。而天一阁藏书中无一颗丰氏藏书印。据此二点,林集虚认为“天一阁藏书非丰氏万卷楼旧物”。

笔者以为,林集虚的两点怀疑不无道理,但尚不足以得出如此的结论。因为丰氏藏书“为门生辈窃去者几十之六七,其后又遭大火,所存无几”,这“所存无几”的书,即使售于范钦,也可能早已流失。因为天一阁的藏书,到林集虚编目时,也早已流失十之七八,所以不见丰氏万卷楼旧物也不足为怪。

另外,丰坊曾将其碧园和万卷楼刻石售予范钦,有他亲笔所写:“碧园、丰氏,售与范侍郎为业。南禹笔。”为证。且今天一阁尚存丰坊万卷楼刻石多方。据此推论,丰坊售书于范钦也是可能的。目前的问题只是,把丰坊售于范钦的“所存无几”的书作为天一阁的一大藏书来源或重要藏书来源是否合适?笔者以为它在天一阁的藏书总量中所占极为有限,只是范钦收集的众多故家散出之书中的极普通的一家,像全祖望这样认为“固城西丰氏万卷楼旧物”,言之过矣。我们在研究天一阁藏书来源时,不应过分地突出它。

总之,以范钦宦游之广、嗜好之深,又垂老隐居,克享高年,其罗致之富也不足为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