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三次实验,旨在展示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并依赖于空气和细绳等传声介质进行传播。受自制温度计测温时液体着色的启发,又借鉴了生活中抽油烟机的作用,可在广口瓶中充入烟雾,通过烟雾变淡显示空气的抽离过程。应注意在抽出广口瓶内空气后,重新将含烟空气充入瓶中,让学生经历抽出空气,传声效果减弱,充入空气,传声效果增强的过程。
八年级教材第一章《声现象》中,第一节《声音的传播》,就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是否可以传播开展探究实验。
【活动】探究声音的传播
1.将衣架悬挂在细绳的中央,当同伴用铅笔轻轻敲击衣架时,你能听到声音吗?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你耳中的?
2.在水中摇动小铃铛,你能听到声音吗?
3.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或音乐芯片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抽出瓶内的空气,声音有何变化?(www.xing528.com)
活动中,第一次实验基于学生的前概念,可以轻松知道敲击声通过空气传入人耳,并体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结果。第二次实验,铃铛的振动直接可见。第三次实验,旨在展示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并依赖于空气和细绳等传声介质进行传播。但实际上学生并没有见到气体物质,并且缺乏对照活动。如果能在实验中展示部分空气被抽出,空气质量变小,同时听到的声音变弱,并增加对照组的实验活动,可以使实验更完善,且有效提升学生对气体传声的理解和记忆。
受自制温度计测温时液体着色的启发,又借鉴了生活中抽油烟机的作用,可在广口瓶中充入烟雾,通过烟雾变淡显示空气的抽离过程。应注意在抽出广口瓶内空气后,重新将含烟空气充入瓶中,让学生经历抽出空气,传声效果减弱,充入空气,传声效果增强的过程。这样不但可以直接让学生感知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而且还能有效展示声音的传播过程对传声介质的依赖性,从而推理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结论。
进一步思考后,还可以考虑在瓶塞处(瓶底部)和手机表层贴附磁体,利用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作用,进一步避免细绳振动传声,使得实验过程更加纯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