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积累】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仕高宗、孝宗、光宗三朝,历任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东宫侍读、秘书少监等职。权相韩侂胄当政时,他家居十五年不出,忧愤而幸。他在政治上主张抗金,反对投降。他性格刚直,为政清廉,遇事敢言,甚至敢于冒犯皇帝,因而终于未得大用。任永州零陵丞时,谪居永州的张浚(曾为抗金派大臣)勉以“正心诚意”之学,遂奉以为师,自号“诚斋”,又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他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南渡四大家”。其诗大多是即兴之作,语言通俗新鲜活泼,词意显豁,形象鲜明,尤以七绝见长,在南宋自成一家,人称“杨诚斋体”。
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暮鸦翠纱忽不见,只见澄江净如练”“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诗句一直为人们所称道。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田夫抛秧①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②。
笠是兜鍪蓑是甲③,雨从头上湿到胛④。
唤渠⑤朝餐⑥歇半霎⑦,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⑧未匝⑨,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释】①抛秧:插秧前,须将秧苗从秧畦拔出,捆成小捆,扔进稻田,叫作抛秧。
②插:即插秧,将秧苗栽插于水田中。
③兜鍪(móu):古代战士戴的头盔。蓑,即蓑衣,用草或棕制成,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甲,用金属或皮革制成的护身装备。
④胛(jiǎ):肩胛,胳膊上面靠脖子的部分。
⑤渠:他,代词。
⑥朝餐:早饭;吃早饭。
⑦半霎:极短的时间。
⑧莳(shì):移栽植物。这里指插秧。
⑨未匝:指这块田里还没有栽插完毕。匝,遍、满。
【译文】农田里丈夫把秧苗扔给妻子,小儿子拔秧苗,大儿子插秧苗。(www.xing528.com)
斗笠当作头盔,蓑衣当作盔甲,春雨密集,雨水从头上流入脖颈沾湿了肩膀。
老妪送来早饭,呼唤他们停下手中的活,歇息一会过来把饭吃,他们一家人只是弯着腰低着头忙着劳作,没有人应答。
秧苗还未栽稳,再说这块稻田还没有插完,您把饭放这儿,我们待会儿就吃,您得赶紧回去照看好那鸡鸭鹅,它们要来到田里,可就糟了。
【内容解析】
《插秧歌》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正是诗人辞官在家之时,当时天降大雨,为赶农时,农家一家总动员,在雨中抢插秧苗。
首联概括描写插秧的繁忙景象。插秧关系到来年收成的好坏,万不能失时。因为抢插,所以作者也不怠慢,开篇便动手“插”了起来:“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分工精细、明确——拔秧活轻,小儿干;接秧轻但要有技巧,田妇干;比较起来,抛秧插秧活重,田夫和大儿干。全家老少齐上阵,各司其职,各尽所能,配合默契,为抢农时不敢稍有懈怠,“抛”“接”“拔”“插”,四个动词,用语直白却极为传神,形象生动地刻画出这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尤以“抛”字最妙,活画出秧束在雨中飞舞的情态。仅此两句,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便跃然纸上。
颔联是环境刻画,通过对雨具和雨势的描写,反映了插秧的紧张和艰苦。“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时值农忙,偏又阴雨连绵,这使本来就紧张繁忙的插秧劳作更为艰辛。大雨倾盆,一家老小虽戴草笠,披蓑衣,但仍然被雨水淋得浑身湿透。然而,时不我待,他们不能有一丝懈怠。这就更加衬托出“忙”。为了写好这场“虎口夺食”的抢插场景,诗人别出心裁地将“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铠甲,整个用战斗场面来摹写紧张的劳作。这样,看似充溢着一派紧张气氛,却是用语新鲜活泼——农家儿女正像全副武装的战士,与天奋斗,与地拼搏。两个形象化的比喻叠用,给人一种紧张的,似乎生命攸关的气势,“活泼”的画面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雨从头上湿到胛”,尽管带“盔”披“甲”,仍淋得浑身湿透,可见雨之密、之急、之大,农人们插秧的辛苦、艰难可想而知。这更衬托出农人插秧之“忙”,也能使读者更为真切地感受农人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为了使情景摹写更加深入,诗人在前两联的正面描写之后,巧妙地设置画外音,使诗歌的描写更富有层次。
颈联插入了局外人的画外音,并利用画外音设置了一个场景:招呼农夫小憩片刻用早餐,可农夫依然低头弯腰劳作不辍。“朝餐”,点出农人起早出工,一家老小,至今竟水米未沾;“半霎”,极言时间之短,由此可见农事之紧张;面对问话,农人“低头折腰”“只不答”,写出农人一家插秧的繁忙、辛劳。“唤”的主语没有写出,应是位老妪或老翁。一家人早上开始劳作,顾不上休息、顾不上吃饭,忍饥挨饿,让老人挂念,所以到地头关切问候。后句省掉的主语应是农夫,也可以包括在田间插秧的田妇和小儿,活多,时紧,根本没时间休息、吃饭,甚至连说话都没有工夫。这“唤”与“不答”,给紧张的插秧场面以灵动的点染,极富生活的情趣。
但是,有些事不能不交代,所以尾联承接颈联农人岔开呼唤的答话。“秧根未牢莳未匝”,秧苗刚栽下去,根还不牢固,有的可能还得重插,“莳未匝”还没有栽完,还得赶时间——饭是没时间吃了,但家里还有一大摊事,都在田间了,家里的鹅和雏鸭还没来得及照看,所以叮嘱所“唤”之人先回家去照看一下家鹅和雏鸭。这一句极富生活的气息,由插秧到家务事,看似平淡无奇,但那些忙里忙外、忙上加忙,劳筋苦骨、事事操心的农人形象跃然纸上。这顺手拈来的细节,看似随意,实则精当自然,妙不可言,诗人用生动朴实的语言把劳动者的艰辛和劳苦尽显眼前,使全诗意境得以拓展,主题得到深化。
【章法点评】
《插秧歌》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直接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撷取生活场景,采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既形象自然、又新鲜风趣的农家插秧图。诗歌构思新奇,语言明快,行文简洁,充分体现了杨万里诗歌“诚斋体”的风格。
1.白描的手法
诗歌的首联,用“抛”“接”“拔”“插”,四个动词对不同人的动作进行描写,形象生动地勾勒出这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劳动景象真切而自然。诗歌的颔联,作者别出心裁地对农人的装束进行了描绘:头戴像“头盔”的“斗笠”,身披像“铁甲”的“蓑衣”,粗笔淡墨,不仅突出雨势之大,也反衬出插秧环境的恶劣,农夫一家雨中插秧的勤劳就如同全副武装的兵士在战场上英勇作战,劳作场面壮烈,人物形象清晰,意境显豁。最后两联,诗人通过对农家夫妇对话时的情态描写,看似平淡无奇,顺手拈来,实则精当自然,妙不可言,这不仅写出了插秧的紧张,农事的繁杂,更是从侧面表现出农人的勤劳。整首诗歌用简练的笔墨描绘出农家雨中插秧的繁忙与艰辛,表达出作者对劳动的热爱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2.语言平易自然,却又不失新鲜之意和活泼之趣
诗歌首联,以极其通俗直白的语言展示了插秧的繁忙景象:全家老少齐上阵,一家其乐融融地干农活,丈夫把秧苗“扔”给妻子,妻子“接”秧苗,小儿子“拔”秧苗,大儿子把秧苗“插”下,有抛有接有拔有插,忙个不停,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诗的颔联,诗人别出心裁地将“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铠甲,用语新鲜活泼,暗示了冒雨插秧恰如一场紧张的战斗;而“雨从头上湿到胛”明白如话,写出来雨势之猛,上下两句表现出农人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插秧不辍的艰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诗歌的颈联,巧妙地插入了画外音,农妇招呼农夫来用早餐并小憩片刻,可农夫却依然低头弯腰劳作不辍,这一“唤”与“不答”,新鲜生动活泼,给紧张的插秧场面以灵动的点染,极富生活的情趣。诗的尾联,是农夫岔开农妇呼唤的答话:“抢插还未结束,种下秧苗也尚未挺拔,管好家里的鹅与鸭,免得它们糟蹋庄稼。”率直朴实的对答,极富生活气息,勾勒出一位时时尽力、事事操心的农人形象。诗人口语入诗,随意撷取农夫的肢体动作和对答语言,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