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永
【知识积累】柳永(约987—约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世路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
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长调)的词人。他的《乐章集》中有一半属于长调。由于他的提倡,慢词广为流行。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陈振孙(南宋)评柳永的词:“音律婉谐,语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望海潮”是词牌名,这首词应是作者在杭州时所作。据说,真宗咸平末年(1002—1003),柳永从家乡前往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考,路经钱塘(今浙江杭州),为了谒见两浙转运使孙何,柳永写了这首词投赠他。
东南形胜①,三吴②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③,风帘翠幕④,参差⑤十万人家。云树⑥绕堤沙,怒涛卷霜雪⑦,天堑⑧无涯。市列珠玑⑨,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⑩清嘉,有三秋⑪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⑫,菱歌泛夜⑬,嬉嬉钓叟莲娃⑭。千骑拥高牙⑮,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⑯。异日图将⑰好景,归去凤池⑱夸。
【注释】①东南形胜:是说杭州地处东南方,地理形势优越。
②三吴:说法不一,《水经注》以吴兴(今属浙江)、吴郡(今江苏苏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为“三吴”。这里泛指江、浙一带。
③画桥:雕饰华丽的桥梁。
④风帘翠幕:挡风的帘子和翠绿色的帷幕。
⑤参差: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
⑥云树:茂密如云的林木。
⑦卷霜雪:形容浪涛汹涌像卷起来的白色霜雪。
⑧天堑:天然壕沟。这里指钱塘江。
⑨珠玑(jī):泛指大小不同的各种珠宝。
⑩重(chóng)湖叠巘(yǎn):白堤两侧的里湖、外湖和远近重叠的山峰。
⑪三秋:秋季。
⑫羌管弄晴:意思是悠扬的羌笛声在晴空中飘荡。
⑬菱歌泛夜:采菱的歌曲在夜间唱起。(www.xing528.com)
⑭嬉嬉钓叟莲娃:钓鱼的老翁和采莲的少女都很愉快。
⑮千骑(jì)拥高牙:这里指孙何外出时仪仗很威风,随从人员很多。高牙,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导引,旗很高,故称“高牙”。
⑯烟霞:指美丽的自然风景。
⑰图将:把杭州美景画出来。将,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
⑱凤池:即凤凰池,对中书省的美称,这里代指朝廷。
【译文】杭州在东南方,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风景独特,是三吴地区的大都市,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雾气笼罩着的柳树、装饰精美的桥梁,遮风的帘子还有青绿色的帷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环绕着钱塘江沙堤的树木茂盛如云,高高的潮头卷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宽广的江面一望无际。集市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宝,家家户户都挂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白堤两侧的里湖和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相映成趣,清秀美丽。在秋天,桂花飘香;在夏天,荷花盛开,绵延十余里。在晴天,人们欢快地吹奏羌笛;在夜晚,少女们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少女都喜笑颜开。两浙转运使孙何,他外出时马队成群,簇拥着高高的牙旗,威风气派。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光山色。来日把这美好的图景画出来,回朝做官时向人们夸耀。
【内容解析】
《望海潮》也是柳永词中广泛传诵的名篇。这是一首投赠之作。作者路经杭州,想要谒见当时的两浙转运使孙何,就写了这首词进献。因为是写给镇守一方的官员,所以在词中极力赞扬杭州环境之美、都市之繁华、百姓之富庶,以此来歌颂行政长官孙何的执政能力和政绩。
上片,词人先对杭州作了总体介绍:“东南形胜”,地理位置重要;“三吴都会”,社会条件优越;“钱塘自古繁华”,有着长期繁盛的历史。接着从“形胜”“都会”“繁华”这三个方面进行铺叙。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人口稠密。钱塘江岸,绿树如云,钱塘江水,汹涌壮观,不愧为自然“形胜”之地。市场上陈列着各种珠宝,普通人家也披罗着锦,满目奢华景象。
下片极写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乐业。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人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无不祥和欢乐。词的最后直接称赞孙何的执政能力和与民同乐的作风,并预祝他能早日被召回京城。词的最后两句虽然有粉饰的味道,却也反映出北宋初年繁荣奢靡的社会现实。
作者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西湖的美景,钱江潮的壮观,杭州市区的繁华富庶,当地上层人物的享乐,下层人民的劳动生活,都一一注于词人的笔下,涂写出一幅幅优美壮丽、生动活泼的画面。这画面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描画出杭州的锦山秀水,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画出了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
【章法点评】
1.铺叙
铺叙,即以铺排的方式,多方位、多角度地充分展开叙述,使描写的事物穷形尽相,能够克服叙事概念化、简单化。在本首词中,“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是对杭州繁华的概括性介绍。“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从三个方面对“三吴都会”展开的详细铺叙。“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的铺叙。“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则是对“繁华”二字的进一步铺展。这样多角度、多层次的描写将杭州的繁华体现得淋漓尽致。
2.点染
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本词善于点染,是其特色之一。从全篇看,开头三句是点;接着从几个方面分别详细描绘,是染。具体来看,对西湖的描写“重湖叠嗽清嘉”是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是染。其中的染从三个方面体现:一是山色之美,二是湖荷之胜,三是人文风貌之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