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命名上或宣传过程中自诩为ESG产品的,以基金与指数为主,但其真实性如何?这个问题很重要,理由是,如果产品打着ESG名号,实质上却与ESG的核心关系甚远,则市场上对ESG的alpha与超额收益率的讨论就错了,而这些超额收益与alpha可能源自其他因素。譬如,当ESG基金本质上是新能源行业基金时,则其所宣传的ESG超额收益率可能并非由ESG带来,而由新能源行业带来。换言之,此处所宣称的ESG-alpha,即ESG超过市场表现的部分,本质上是因为新能源行业具有超越市场的表现。
虽然国内ESG相关的基金大量涌现,各方统计却不一致,数字从中国责任投资论坛的127只(2020年12月)、平安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的104只(2020年11月),到WIND的138只(2021年2月)。但无论由谁统计,其中两种基金必须剔除。一种是行业基金,比如新能源基金。另一种是“泛ESG”基金,其名字与ESG相关,但既非行业基金,也未在募集说明书中界定ESG策略。当剔除了这两种后,剩下的“纯ESG”基金应该不会超过50只。
行业基金方面,多数的节能环保基金与新能源基金只是在相当初级的行业筛选(industry screening)阶段,根据股票的行业进行基础性筛选,但投资却仍然依据财务指标与估值指标进行,而并未引入明确的ESG标准。因此,把行业基金界定为依据ESG标准进行投资的ESG产品,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国际上对ESG投资产品作了范围界定及数据要求,其中以欧盟绿色新政下对可持续金融的分类方案及相应的披露要求最明确(EU,2020;Joint Committee,2020;Pw C,2020)。以此衡量国内市场上的“泛ESG”基金,因其缺乏具体的ESG投资策略与投资说明,故无法界定为依据ESG标准进行投资的ESG产品。(www.xing528.com)
至于“纯ESG”基金,公开募资说明书中虽然纳入了产品选股策略的相关说明,但内容的质量参差不齐,详略不一。其中,公布了详尽的ESG指标、ESG评测方式的基金不超过20只。
暂且不论市面上的ESG产品在进行alpha与超额收益宣传时,对alpha的计算是否正确。即使都以科学方法计算alpha,也只有真正在最初产品设计及后期投资流程中坚持贯彻ESG原则的产品,其所发现的alpha可以归结于ESG。以这个标准看,合格的产品大约只占10%。
但是,依本文以下分析,几乎所有产品对alpha的计算方式都有所偏差,有些甚至明显错误。因此,纵使市面上自诩的ESG产品有百余只,且大多宣称找到了alpha,但模糊的ESG金融产品定义,加上错误的alpha计算方式,导致它们其实并未真正找到ESG-alpha。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