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因果关系建立后,下一步是对影响力赋予一个货币价值。货币化是为了统一ESG的度量单位,最后目标在于与企业(以货币计算)的财务信息合并,以理解企业的整体表现。
特别是,无论是企业在年报或可持续报告中所披露的ESG信息,或是数据商加工后的ESG信息,它们通常以不同的度量单位形成。这类难以共量的困难,前面已经述及。
货币化可将原本异质的度量单位转换为人人能理解的货币值,然后加总,以得出ESG影响力总值。当影响力单位相同时,一家企业可对不同来源的影响力进行比较,以优化资源配置,做出更好的战略决策。同时,也更容易进行企业之间的ESG影响力比较。
不过,如同影响力的因果判断,其货币化也须借助另一些来源,包括行业数据、学者研究、政府统计等。当共识基础存在时,货币化会比较容易进行,而企业碳排放量的货币化即属此类,其社会成本可以通过碳税或碳定价来计算。但当要把一些原本属于定性的概念货币化时,难度就相对增高,而产品质量的货币化就属此类。当然,有些影响力的货币化向来就充满争议,譬如酒驾肇事致人死亡,此时即涉及评估人命这类无形资产的难题。(www.xing528.com)
近年来,实践者在ESG影响力的货币化上颇有进展,开发了一些计量工具,以辅助投资决策。Bridgspan推出的投资的影响力倍数(impact multiplier of money,IMM),即为其一(Addy等,2019)。
IMM旨在计算每一元投资所带来ESG影响力价值,其中涉及产出的估算、影响力的估算、影响力的货币化、影响力实现概率的估算等步骤,流程依图1进行。通过这些步骤后,假设得出的IMM数值为8,表示每一元投资能带来相当于8元的ESG影响力。
对于同时追求财务回报与ESG影响力的双底线投资者,IMM不失为一个有用的投资决策工具。财务回报方面,投资者计算投资项目的IRR(内部收益率)。在ESG影响力方面,投资者计算IMM,然后与心中的底线值相比,只有在计算值大于底线值时才会投资。当然,双底线投资者有时会因IRR与IMM的结果相抵触,而须在财务回报和ESG影响力之间做抉择(Ghandi等,2018)。这是个重要议题,但已超出本文讨论范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