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评级分歧的事实,已经广为人知,市场上有很多报道,指出它们如何分歧,譬如平均相关系数有多低、哪些维度的评级分歧最大等。但是,迄今为止,讨论一直围绕着表象,而超越这个层次的讨论并不多见。譬如,评级分歧对股票收益有何影响?评级分歧的产生原因为何?
本文聚焦于ESG评级分歧的原因,把学者对于分歧原因的研究归纳为两派,一派由技术面因素来解释评级分歧,另一派则由超越技术层次的社会面因素来解释评级分歧。两派的视角不同,而目前研究结论似乎否定了技术派路线,理由是当追溯评级机构何以使用不同技术时,最后的归因又回到社会面因素。
当ESG评级分歧由机构背景和社会脉络形成时,对投资者、基金经理及监管者有何意涵?
首先,对投资者和基金经理等使用者而言,各种ESG评级都有一定程度的使用价值,但使用者必须理解各评级之间的差异,而后依自身偏好来选择符合需求的评级。譬如,CDP的环境评分可能更具深度,SAM的ESG评级可能更为欧洲投资者信赖,而MSCI的评级可能更强调会影响股东财富的实质性ESG风险。另外,如路博迈等资源丰富的大型资管公司,可以在各机构的ESG数据基础上,增加内部大数据团队的发现,以开发合适的ESG评级。(www.xing528.com)
其次,针对某些监管者要求ESG评级标准化的主张,从评级本身是基于社会脉络而建构的视角看,通过统一数据来源和评级框架等方法来解决分歧问题,欠缺本质上的意义。固然,针对企业的ESG信息披露、针对行业的ESG评级“漂绿”等问题,监管者仍应制订对策,但这不同于对ESG评级框架、指标选取和度量方式的监管,它们都涉及评级组织的社会价值观系统,而任何相关措施都将难以落实。
最后,如果评级分歧的原因超乎表面,而关乎评级机构的社会脉络,则万流归宗可能是不实际的想法。相比于“求同”,对于ESG评级“存异”,洞察评级分歧背后的真正原因,并明智地选取运用,方为可行之道。
[2020-8-10首发于财新网,共同作者张旭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