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情况下,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能利用这个危机所引发的契机,把短期应急方案转化为可持续的系统性改变,以产生长期影响力。特别是,无论是ESG投资价值链上端的资产所有人、中端的资产管理人,还是下端的被投资企业,都应该扩大视野,承担责任,推动社会前行。
在此强调两点。第一是肯定金融的力量,针对疫情危机下的社会问题,通过合适的金融工具来注资。有关这点,从新冠疫情爆发迄今,几种金融工具已陆续进场,包括过桥贷款、债务融资、结构型金融商品及催化型资本。第二,危机下的资金需求模式有阶段性差异,而合适的金融工具也随之不同。在疫情危机的复原阶段,应注资于能解决就业及医疗问题的实际方案,但在疫情危机后的振兴阶段,应注资于能解决根源问题的创新方案。
过去也曾发生过几次金融危机,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7年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等。这些经验表明,危机下的资金需求模式分成三个阶段,可用三个R分别表示:第一是应急阶段(response phase),第二是复原阶段(recovery phase),第三是振兴阶段(resilience phase)。前两个阶段在时间上有重叠,第三个阶段发生的时间较晚(GIIN,2020)。
应急阶段涉及的是紧急需求,从食物的供给、医疗设备的到位,以至企业周转金的融通,皆属燃眉之急,必须立即回应。这里需要的资金金额极为庞大,一般是以政府紧急援助金及民间公益慈善捐赠等方式提供。美国联邦政府以特别手段释出的医疗设备援助金,属于这类应急资金。世界银行旗下之IFC(国际金融公司)在三月中旬释出80亿美元的疫情相关融资准备金,帮助小微企业及外贸公司渡过付款危机,也属于应急资金。(www.xing528.com)
复原和应急两个阶段在时间上有所重叠,涉及对受损的基建进行修补、对未受损的基建维持运营。譬如,当医药供应链因疫情而受阻时,医疗物资无法进入重灾区,其修补就刻不容缓。政府在复原阶段里仍会介入,通过财政政策来防止失业或给予就业支持,另以发放消费券来刺激经济,而美国政府发放的“救急金”就属于此。除政府外,民间投资人也会在这阶段介入,以过桥贷款融通资金,帮助受困企业渡过难关,或是投资方放松被投资方的信贷条款等。
振兴阶段出现的时间会更晚一些,因为这个阶段拟针对疫情凸显的源头问题,譬如供应链集中化、公共卫生破洞、技能落差等,以可持续系统性方案来解决。解决长期问题需要中长期资金,而相关的资产类别有中长期债权资产、催化型股权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