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告研究发现:生理吸引力下降!

广告研究发现:生理吸引力下降!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配偶年龄、身高、健康以及容貌身材这四个生理主要因素的提及率呈递减态势,说明征婚者对配偶生理条件的关注度一直在下降。不过,传统的“男高女低”、“男大女小”的婚配方式仍是主流,男性在年龄差上的宽容度不及女性,但在身高差上的接受度则远高于女性。在身高问题上,传统婚恋往往采取“男高女低”的组合方式,男性身高于女性,这呼应了社会文化对于两性气质的设定——男性高大魁梧的刚性气质和女性柔弱、受保护的阴性气质。

广告研究发现:生理吸引力下降!

配偶年龄、身高、健康以及容貌身材这四个生理主要因素的提及率呈递减态势,说明征婚者对配偶生理条件的关注度一直在下降。不过,传统的“男高女低”、“男大女小”的婚配方式仍是主流,男性在年龄差上的宽容度不及女性,但在身高差上的接受度则远高于女性。笔者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人们依旧受到传统择偶模式的影响,选择“适龄婚配”,但随着社会宽容度的增加,男性“先立业后成家”的选择(朱松等,2004),以及更多女性受教育程度提升要求步入职场,渴求上升机会,婚姻一度成为人们在事业之后考虑的因素,自主性大大提高,因而生理条件不再成为走进婚姻殿堂的必要条件。

其次,现代科技对于人们婚恋观念的影响。生育技术的发展,甚至如“代孕”、“冷冻精子/卵子”等观念的流行,使得人们对“适婚年龄”的看法更为淡化,人们没必要因为年龄生理要素和繁衍后代的需求而选择结婚。于是两性对于恋爱的质量越来越重视,社会中“姐弟恋”、“老少恋”等多样恋爱形式的不断出现也说明婚恋宽容度越来越高。

在身高问题上,传统婚恋往往采取“男高女低”的组合方式,男性身高于女性,这呼应了社会文化对于两性气质的设定——男性高大魁梧的刚性气质和女性柔弱、受保护的阴性气质。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未尝不是男权社会中男性地位的一种符号表现。通过身高,男性显示了他之于女性的权威和主动,女性则自动地依附男性,得到保护。男性征婚者公开自己的身高,是向潜在配偶传递自己的征婚标准,征婚双方看到这一信号会以此进行隐形筛选。

但随着整个社会接受度的提高,男女两性气质的评价准则的身高开始变得模糊,身高不再成为男性权威的代名词。尽管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出现“最萌身高差”(男极高女极低)等个别热点话题,但这里的“身高”仅作为人们对于恋爱组合的一种欣赏标准,多元化、开放的思维使人们对于任意身高的组合接受度大大提高。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求偶者越来越不在意未来伴侣的身高,“真爱至上”的理念已不仅是一种口号,而是开始被更多人践行。(www.xing528.com)

在容貌和身材方面,男性不再将容貌身材作为自己征婚竞争的核心要素。从古到今,男性一向以地位、权力以及财富而非外貌来显示自身,女性的容貌身材对于男性来说更具备吸引力。从“社会交换”理论角度来分析,不难理解男性和女性从征婚广告开始进行“取样和评估”,然后发现彼此双方可以“互惠”的方面(男性的财富、地位或能力,女性的容貌、身材或贤惠),当双方认为得到的收益大于单身或与其他异性组合时,彼此将形成“承诺”进行交往约会,并最终通过“制度化”的契约——结婚(领取结婚证,受法律保护和监督的、社会承认的婚姻)来组成家庭。尽管契约已经具有排他性和彼此忠诚的特点,但是在这种资源交换中,双方还是会因为信任的问题向对方明确提出“忠诚”“可靠”等要求。这个时候,容貌身材并不能成为理想婚姻的充分条件,但它作为必要条件大大提高了婚姻的成功的可能性以及彼此社会资源不对等交换的可能性。

另外,在女性自我描述的用词中,笔者发现“瘦”与“白”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审美的趋势。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这种特点在征婚广告中体现得并不明显,但随后一直至今,社会建构对女性身体的形塑,不仅成为男性对于女性身体消费的一种标准,也成为女性对于自身符号化的潜在认同。所谓的“白富美”,经过媒体传播的放大,被编码化地塑造起来,成为现代具有魅力的女性形象的代名词。

总体来说,人们对于另一半的容貌和身材要求在放宽尺度,到现今阶段已经很少有征婚者把容貌身材作为择偶的最主要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