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绘画中的裸露与广告裸露:美学与社会学的对比研究

绘画中的裸露与广告裸露:美学与社会学的对比研究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比广告中争议性极大的裸露,绘画中的裸露形象则让人赞誉有加。绘画中的裸露研究侧重于从美学鉴赏的角度,或站在社会学角度探讨裸露和民俗文化的关系。这一时期杰出的女性裸体绘画不断涌现。还有通过实验法和访谈法进行的广告和绘画态度评价,发现受众对绘画中裸体的态度和道德评价比对广告宽容。观众虽然喜欢裸露,但对全裸和半裸广告的态度呈现两极化,女性最厌恶全裸广告;人们对绘画中的裸露程度则不那么在意。

绘画中的裸露与广告裸露:美学与社会学的对比研究

相比广告中争议性极大的裸露,绘画中的裸露形象则让人赞誉有加。雕塑大师罗丹说:“一个人的形象和姿态必然显露出他心中的感情,形态表达内在的精神。对于懂得这样看法的人,裸体是具有丰富意义的。”(罗丹,2001)我国最早系统研究裸体艺术的学者陈醉认为,“人类最早表现自己的艺术就是裸裎袒露的,而且,蕴含其中的单纯而强烈的情感也犹如他们的身躯一样地赤诚坦荡”(陈醉,1987)。

绘画中的裸露研究侧重于从美学鉴赏的角度,或站在社会学角度探讨裸露和民俗文化的关系。学者们一般将裸露形式的演变分为远古时期、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发展时期以及现代艺术时期(罗斯玛丽·兰伯特,2009)。

原始裸体形象可以看到生殖崇拜的基调,裸体艺术品有着混沌圆浑的形态,重点刻画丰满的乳房,肥大的臀部以及明显的下腹。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过渡中,原始人的艺术创造力不断提高,裸体形象被赋予更多的审美意味。古希腊时期的人物画是人性和神性并存,裸体艺术既是信徒们对神的礼赞,也是对人类自身生命力和肉体美的讴歌。这一时期的女性裸体多取材于神话传说中的女神形象,理想化的神性美与世俗的女性美融为一体。中世纪宗教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使得裸体艺术受到曲解和丑化,这时期的裸露女性形象数量较少且多为着衣的圣母,“裸体”的主题更多地表现为忏悔和殉道。经过中世纪艺术对感性欲望的长期禁锢后,文艺复兴的大师们通过裸体女像来歌颂人性解放,以古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故事为主题表现世俗生活和女性身体的优美。绘画的内容在裸露的女性之外加入自然元素,对女性身体的描绘更加精确,结合了圣洁的神性和世俗的美感。这一时期杰出的女性裸体绘画不断涌现。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享乐主义取代禁欲主义,取材于世俗的自然逼真的女性裸体形象表现了宫廷贵族和上流社会的生活。18世纪的洛可可艺术中,女性身体被描绘得甜美世俗,色彩和造型带着特有的程式,题材轻松而现实,不似之前的宗教气息浓厚。19世纪法国大革命后资本主义蓬勃发展,艺术流派众多,裸体艺术整体上的发展趋于精细化、生活化。现代艺术流派蔚为大观,裸体艺术大都以变态方式为主,真实的透视和空间感不再流行,被欣赏不再是作品的唯一目的,裸露常被艺术家作为符号来传达批判性观念

总体而言,美术史对使用裸体形象的整体态度是认同并支持的,认为其代表人性本源,对其引起性欲的可能性同样予以认可,“审美意识在它的产生过程中,一开始就打上性的烙印”(Sherry C.M.,2012)。人们讨论裸体艺术的时候,不可能完全将自我的欲念与对艺术品的审美体验割裂开来,“任何一个裸像,无论它如何抽象,从来没有不唤起观者的零星情欲,即便是最微弱的念头。如果不是这样,它反而是低劣的艺术,是虚伪的道德”(肯尼斯·克拉克,1988)。但艺术史普遍支持裸露的审美意义远超过其道德争议。(www.xing528.com)

将广告和艺术进行跨学科的研究虽然较少,但富有启发意义。有学者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艺术,发现艺术并非象牙塔里的产物,事实上它和媒介文化一样,是被塑造出来的,绘画中也存在鲜明的刻板印象,女性的裸露比男性频繁,程度要高,而且角色固定(Charlotte,1983)。还有通过实验法访谈法进行的广告和绘画态度评价,发现受众对绘画中裸体的态度和道德评价比对广告宽容。观众虽然喜欢裸露,但对全裸和半裸广告的态度呈现两极化,女性最厌恶全裸广告;人们对绘画中的裸露程度则不那么在意(周雨、吴凡,2014)。

有鉴于此,笔者希望进一步从视觉修辞学的角度对广告和绘画文本进行微观分析,发掘裸露的内涵差异,着重考察广告修辞的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