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格式塔心理学:心的长成及其原因

格式塔心理学:心的长成及其原因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心的长成包括遗传与习得两个问题。关于习得的形成问题,则有联合心理学之主张心的活动是有许多单位的原素所构成。现在我只说我不能以这些学派做代表去讨论心之长成的问题。我遂请格式塔的理论来解决心的长成问题。心的活动和长成尤当以有组织的完形为原则。对于本能与反射弧不同的地方考夫卡在他的《心之长成》又列了三层理由。所谓心的长成就是发展这种理解力,加强这种原始的经验。

格式塔心理学:心的长成及其原因

心是怎样长成的?这个问题在心理学上我们我们当然要讨论到学习问题,同时也要知道在没有学习之前,新生的婴儿有没有心的活动。这就是问心的长成是怎样开始的。所以心的长成包括遗传与习得两个问题。关于遗传方面,传统的心理学是承认人有本能的活动。不过这些活动都是不理解的,无意义的。但是在极端的行为派看来,人类是没有本能的,一切都是习得的。关于习得的形成问题,则有联合心理学之主张心的活动是有许多单位的原素所构成。心是个别的,单纯的感觉所联合的组织。这以冯德(W. Wundt)为代表。但是行为派主张学习是刺激与肌肉反应的联合。活动的单位是“刺激与反应”。这以华生为领袖。

然而本能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而本能之有理解力这也是可以用实验来证明的。至于纯粹的用分析法去讨论心的活动,这又不合乎心的本性。拿机械观去研究心灵比拿它去研究生命尤为妄谬。其理由我都要说明的。现在我只说我不能以这些学派做代表去讨论心之长成的问题。我以为真能认识心之长成的要算德国新兴的格式塔学派(Gestalt psychology)。我遂请格式塔的理论来解决心的长成问题。格式塔心理学以为心的活动要综合的讨论,心的长成是整个的表现。心是有组织的整个体,假使我们把心分析开来便无所谓“心”了。要把肥皂泡弄破之后去看肥皂泡的构造,那就太滑稽了。电流分断之后去研究电的流通,也是同样的无聊。机体不是器官加积的总和,而是不能分开的完整体。这在生理学我们有极巩固的基础。心的活动和长成尤当以有组织的完形为原则。以分析为唯一工具的郭任远先生要知道我们并不“在破字纸篮里讨生活”也不“单用舌笔来讨论”。根据十几年实验的结果所产生的格式塔心理学绝不能与物理、化学、生理等一样。物理化学绝不是研究心理学的基础,而反是研究心理学的障碍

一、心之原始经验 心的原始活动我们只能从新产生的婴儿的一切活动中去观察。在必要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动物来做证明实验。考夫卡把婴儿运动的开展视为有四种不能分离的程序。在初生的时候婴儿有一种自发的活动。他会啼哭,他会伸张其四肢,他有食的动作和眼的活动。这种运动并没有外界的刺激或情境的引起。但是这种运动不能与情境完全无关,其性质亦不能毫无规定,因为婴儿不能不需要营养与生长,而这些运动的职能就是“促进其各器官的生长和成熟”。第二种是反射运动。这是反应外界刺激的。这些反应有赖乎个体的遗传而无须学习的;它有非常齐一的特性,如同一刺激则引起同一反应。如眼睛因太阳光的击射而缩小其瞳目。瞳孔的反射,在两只眼睛中是合作的。若是光线照着一只眼,则两眼瞳同时缩小。儿童的眼睛可注视到发光的东西。在常态中我们尚不能确定“被动”的注视是否比“自动的”注视发生得早些,然而主动的注视在儿童中是可能的。第三种是儿童的本能运动。本能最普遍而显明的就是吸乳动作。吸乳不是继续不断的也不是到疲倦了才停止。吸乳运动含有一种充实营养的目的。假使婴儿不饥饿的时候是不吸乳的。在动物里面如小鸡的啄食,飞鸟的筑巢,松鼠的吃果,都是没有经过学习而能的。本能的动作已有一种确定的目的。当这目的达到之后,其动作就停止了。这种运动是很复杂的,它要维持生存和绵延种族。第四种就是表示的运动。儿童有哭笑转头,和因酸苦而皱面。它是出于自然的。

(一)本能之理解力 本能的存在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人工孵育的小鸡,没有见过母鸡的动作而能啄食距离很近的谷粒。没有老鸟抚养的鸟长大到孵卵的时候也会做巢。才生下的婴儿若是把乳头放在他口内,不一刻他就会吸乳。华生辈以为这只是一组连锁的机械反射。而郭任远更是否认一切所谓遗传的活动。我们现在看假使以本能为连锁的反射之学说是不能成立的话,则郭氏的故意(exaggerating)便无讨论的必要。本能的运动绝不是如郭先生所说的“未生的胎儿及初生的婴儿的种种无秩序的和无组织的极简单动作”(郭著《心理学与遗传》二六五页)之连锁。因为我们要顾及下面的事实:本能有很确定的目的,假使在常态之下某种目的不达到的时候本能的活动是不会停止的。而且在不同的情境之下,其目的不能达到时,本能的运动也会随情境而改换以达到同一结果。飞鸟筑巢的时候,它携带重点的树枝和带轻树叶所用的运动是因境而异的,然务使其目的达到。就是该目的绝对不能达到的话,它至少也要有达到该目的的趋向。婴孩吸牛乳时,若乳瓶不通,则吸吮更加起劲。这是摩耿的所谓“坚持性”。何以本能因情境之变异而不惜改换其运动以达到其目的?何以本能的活动遇着困难时要坚持的前进?这都是生理反射所无以解释的。

对于本能与反射弧不同的地方考夫卡在他的《心之长成》(高觉敷译即《儿童心理学新编》)又列了三层理由。(见译本第八五页)(1)反射弧是许多个别活动的集合。它随生机体的神经原系统的秩序而渐次发动。但是本能运动并不是许多各自分立的部分活动的集合。本能“有一致的进程,是一种连续的活动……相接而有始有终的整体”。(八六页)本能活动是整个的,有目的的。(2)“反射为‘被动的’的行为,有赖于前行的刺激;本能的行为则为‘主动的’,能搜寻刺激”。在本能中外境的刺激是不足以引起反应的;反应还需要一种主动的力量。这种主动力就是生机体的需要。当需要满足的时候活动也停止了。(3)本能的运动可被当前之感觉情境的不同而决定。故不同之活动可达到既定的目的。考夫卡说:“由此可见,本能的活动和有意活动相类似的程度远甚于它与纯粹反射相类似的程度。无论如何,本能活动含有有意动作所特有的‘向前性’。”(高觉敷译八七页)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心灵的基本活动是受之于遗传的。这种活动并不是一堆反应的集合,而是一组与生俱来的反应“主动力”。这是一种整个的内在的需要或冲动。这内在的主动力与其外在的情境相和谐而活动。所以心的活动在其原始都是有理解力的,虽然这种理解力是弱小的,模糊的。所谓心的长成就是发展这种理解力,加强这种原始的经验。

(二)完形及其背景 心的活动联想派以为是一点一滴的感觉本位加积起来的。但是我们认为心是一种完整体,它虽有生理的基础,然这些生理基础分析得“鸡零狗碎”之后便绝不能寻得心。电流虽要通过铜丝,然若是我们把铜丝切成一段一段之后,在这一段一段的铜丝里面我们能找出电的特质来吗?而且铜丝绝不等于电流。心的经验好比一支有音律节奏的歌曲,虽由七个基本音阶配合组织成功的,然一支歌的特性就是由于这种协和配合的组织而不即等于单个的音阶。我们把伏尔加船夫的曲谱分析为12345,那还成其为船夫曲吗?所以心的活动是一种有节奏的组织。心的长成就要客观的宇宙经过整个个体主观的配置。原始的经验与成人的经验并不是单位加积的多寡而只是其完善清楚程度深浅之不同。考夫卡说:“客观的宇宙,须加以个体主观的构造,才可决定个体所有的经验。新生儿对于宇宙的经验之有异于成人,正好像不谙音乐的人听乐之有异于音乐家。”(高译一一九页)

所以儿童的意识都是从整个方面着手。由这一点格式塔心理学派得到一个基本原理,这原理说凡儿童之认识某一物乃由该物四周之情境互相关系中显现出来。儿童要从整个的关系中才能看出其间所特现出的图形。这就是说,确定的现象或图形必从一不确定的无限制的背景中凸现出来。我们绝不能不顾及整个的关系而得单独看出个别的现象。儿童最早的经验或遗传的先验就是这种由背景所显出的图形。考夫卡名之曰“心理的完形”(mental configuration)。关于完形,考夫卡下过这样的定义:“假使有一种经验的现象其每一成分都带有其他成分;而且每一成分之所以有其特性就因为其他部分及他与其他部分的关系,这种现象便将称之为一种完形。”(高译一二二页)苛勒(W. Köhler)在其《格式塔心理学》一书说:“一种历程,生动的支配其本身,规律其本身,而为一完整境界中的实际情境所决定,这种历程就可说是依随于完形论的原理。”(Wherever a process dynamically distributes and regulates itself,determined by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a whole field,this process is said to follow principles of gestalttheorie.Gestalt Psychology,p.193 )这种心理的完形是儿童最早的心理活动。

(三)联感论之荒谬 我们既明白了何谓完形又了解了图形(figure)与背景(ground)的关联,于是我们乃可进而驳斥以经验为个别感觉之联合的荒谬。先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一个图形。初看是圆形内包括三条很狭的扇叶形。但是假使我们再从圆形的中心注视,那三条很狭的扇叶形会变成另外三个很宽的扇面形。同样一个对象会形成两种不同的圆形。还有著名鲁宾杯子(Rubin Cup)。同样一幅图样,假使我们的眼光以黑色为背景,以白色为图形,那末所见的便是一只杯子。若是我们把白色视为背景,以黑色视为图样,则所显便为两个相对的人头。联想说以为意识是感觉原素的联合。那末何以同一感觉原素没有任何外在的变移,而有两种绝对不同的圆形呢?行为派的刺激反应之机械观也不足以解释,因为感受机关所接受是一样未变的刺激,则神经结中所经过的或激起的力量也当是一样的,然而何以有两种不同的反应意义呢?可见人类实有一种了别的主动能力。

再试想成人在“心不在焉”的状态中又是怎样一个境况。我们的意识一变而为一团模糊的混一体。这就回到我们原始意识的境界。这是一切图形所由发现的背境。当在“心不在焉”的状态中,我们也许有刺激,然而我们能食而不知其味,闻而不知其音,见而不明的意。这若是用感觉原素联合说去解释,那就绝对此路不通。因为特殊的刺激不必都有特殊的意识现象。

现在我们要说到一个驳斥感觉联合说证明完形论的客观实验。这个实验名曰“选择训练”(selective training)。用浅灰色和深灰色的纸盖。使动物到浅灰色的纸盖里面寻得食物,而到深灰色的纸边便没有食物。这样训练纯熟之后,这动物会直接向浅灰色的纸盖反应。假使我们把浅灰色的原纸盖仍然保留,把深灰色的除去,而另外代以较原有浅灰色的纸盖更要浅些的灰色纸盖。第二个浅灰色纸盖是新加入的,动物没有反应过。假定照特殊刺激引起特殊反应的主张,那末动物当仍是反应第一灰色纸盖(即原有的)而不愿新加入的较为更浅些的纸盖。但是实验的结果,动物趋向新加入的更浅些的灰色纸盖的次数要较多于其仍然反应原有浅灰纸盖的次数。这就证明在这个实验里面动物在训练时期总是选择两种之中较浅些的纸盖,所以在第二次决选的时候它仍然选择两种灰色中较浅的一种。若是我们在另一实验中使动物反应深灰色的纸盖而得食,反应浅灰色纸则否。若是以另一更深的灰色纸加入而拿去浅灰色的。那末这动物又必多是反应那新加入的更深色的灰纸盖。可见动物或婴儿的反应不是个别的而是完形。它总是认识全部的关系,注意一图形而及于其背景。

苛勒拿这个实验应用于母鸡,黑猩猩,近三岁的小孩无不皆然。苛勒的报告是这样的:四个母鸡,用两个训练得选取浅灰色,用两个选取深灰色。在八十五次的决选中新加入而未经选过的纸盖,有五十九次是当选的。而原来训练时当选的颜色在决选中反只有二十六次当选。可见完形的经验在婴儿心灵确是存在,虽是很幼稚。这种心理的完形是心之长成的基础。

二、心之发展 儿童原始的经验是一种心理的完形。心灵即在其原始亦是主动的认识一种图形而兼及其背景。这就是说,原始的心之活动就是全盘的反应情境的整个关系。心灵乃是不断的保持这种平衡的状态。假使情境的整个关系中发生不同的变动,心理平衡的状态就被激动了,全部的形势都要变更了。换言之,情境的完形发生了缺点。心的活动要不断的弥补这些缺点务使成为完形的组织;要继续平服激动,求得更高的心理均衡。于是心的活动就渐次的生长。所以心的发展不是若干感觉原素之增加,也不是肌肉反应的加强,而是心灵主动的弥补缺点,引起原始心理完形模型之更整齐,更全备,更完善。

(一)发展之方式 心的发展是有两方面:一是本能及其成熟;二是行为的习得。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本能问题,现在我们再看格式塔派对于学习问题将予以怎样的解答。考夫卡把心之生长立了四个方式。(1)“纯粹运动现象的发展”。儿童初生的原有的运动和姿势复杂的组织起来而成为精巧的新运动。他原会转动、握持、行动,以后渐渐的会说话、写字、弹琴、游戏。(2)“感觉经验的发展”。儿童原始的经验是很简单的,纯素的,以后乃渐次发展为繁复的,杂色的知觉经验。知觉已渐有完善的组织,全整的模型。(3)运动与感觉双方合作的发展。内的活动和外的行为联合起来以得到更适当的反应。发展历程要不断的融合这两方面而成功一整个的行为方式。母鸡会跑路又会看见朱砂色的毛虫。而当母鸡看见朱砂色的毛虫之后就会很快的跑快。这是运动与感觉的组合,发展的结果。(4)这一层是观念的行为(ideational behaviour)。在某些活动中已参加观念的干预。当我们动作的时候若是遇到了特殊的情境,我们就会暂缓动作而作相当的考虑。假使一个小孩看见邻儿有一很好玩的火车,他本欲拿过来玩,但是他受了“勿取他人之物”一思想的干涉之后他便不去拿了。这也是习得的作用。

这四种方式考夫卡虽是分别的列论,然皆有不可离之关系。纯粹运动的发展并不只是机械式的动作,它同时也含有知觉的发展。譬如儿童游戏,他要明瞭游戏的玩具,运动的地位,场子的大小。纯粹知觉的发展亦不能不联带的有运动的进展。譬如我们要知道很远的地方来了一群什么东西,我们就要伸长了头颈向前观望。而观念之加入运动与知觉尤为心之生长的主要工作。心的活动可以超过直接的情境而升入较高的发展。最后考夫卡郑重的说,我们不能以为一切习得的动作都是学习而得的,因为其中也有本然自动能力的成熟。

(二)行为派学习律的错误 心的长成只全凭学习而成功。而学习的成功都只是经过盲目的行为的尝试,凡有用的都集聚了,无用的都淘汰,这种历程纯粹是机械的。这就是前面我们说过的桑戴克所发现的“尝试与错误”的原理。他们认为动物或婴儿是没有主动的理解力。动物本身并不知道它为什么要这样,它更未有参与其“意见”。他们而且主张所谓学习并没有新动作的产生。在我们的神经系里面原有许多的联结,学习就是把少数有用的联结加强,并且选择出来组成适当的秩序以备运用。那些无用的联结就逐渐消灭。所谓有用的动作和无用的动作在动物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没有目的的;他们以为凡足以使它有快感的就是有用的,而那些引起不快的即是无用的。这种学习律绝不足以解释心的长成,完形派举了下列的理由:

(1)假使有用的动作是由于有快感的满意,那末动作之后随即得有快感,较之动作后许久不得快感的行为,应当是容易学习着。但是这种假定是不合乎实验的。用两组白鼠走简单的迷津。甲组到达目的地位便可得食物,乙组到了目的地之后迟延五分钟后始能得到食物。照前面的假定说,这迟得食五分钟的白鼠其对于迷津途径的学习当较甲组为缓慢。然而实验的结果,这五分钟的迟延对于学习的速率是没有影响的。甲乙两组的学习仍是差不多的快。

(2)行为派之认为动物是不理解自己的行为,因为他们假定动物是愚笨的。这种假定根据两种事实(甲)动物动作的时间曲线,(乙)过错的屡犯。我们先来研究第一种事实。动作效率与时间的关系,桑戴克有过下面的一个统计图。他以为假若动物有一丁点儿智力就不致于经过了几次的脱笼而仍不能适当的重演。假若动物能有一丝一毫理解其情境的能力,如遇同一情境它必能立即解决其问题而无误,那末图中的曲线必骤然低落,而不复屡复增高。然而下图是实验的事实。所以动物是无理解力的。但是我们能举出一次的尝试就可学习成功的事实。摩耿把初生下七天的小鸡放在一个新闻纸的笼里面,小鸡便会抓破笼的一角,逃脱出来。若再把它放在原处,它仍会跑向前将报纸抓下。如若把它在笼里和相反的一面,它仍会转向前面而冲破脱逃。这小鸡的动作在时间曲线上是骤然降下之后便未渐升上了。可见行为派的甲项事实是不足以证明动物的无智力。但是他们的第二件事实动物屡犯过错也不足以证动作的机械。不错动物对某情境学习成功之后仍时有错误。但是我们要知道这是理解力程度高低的分别而不是学习为盲目动作的证明。假是实验动物的情境是足以使动物全盘的领悟,那末这种“愚笨的过错”是不会发生的。反过来说,假使有一极复杂的问题就是人类也难以应付。但是有时某情境虽足以引起过错,而反没有过错,这当是行为派所惊惶的事实。用迷津的方法,有一条通达的道路可得食物,而绝路则很多。一个老鼠平常只需二十五次便可学得这个情境,现在加练百次。每一个老鼠都已学习直达目的地的途径。在这个时候,若是我们打通一条绝路使它成为达到食物的捷径。黑金生(G. D. Higginson)试验九个白鼠其中有五个马上就直接走捷径去取食,还有四个稍有迟疑之后也采取了捷径。这都证明了行为派以为行为全是机械的盲目的,这种假定是错误的。

(三)黑猩猩的实验——对动物行为有理解力的证明 苛勒长腾涅立夫岛科学实验室的时候利用这个机会研究猩猩,著了一本《人猿之心灵》(Mentality of Apes)。苛勒的目的就在积极的证明动物的理解力,同时也是解释心的发展就是这种理智力的引起。苛勒对于这个实验有两个原则,第一是设立一个须要动物用间接的方法去解决的情境,这是积极证明黑猩猩的智力;第二此情境务使此动物有全盘了解的可能,这是消极的防止从以过高的智力标准测量动物所发生认其为盲目的行为之误解。苛勒的实验是由简而繁,以有系统的变动增加情境的复杂性。

(1)第一个实验是一个较为困难而复杂的问题。有一篮香蕉,用一根绳子穿过一个铜圈,其一端系在篮上,其另一端系于树枝上。情境是这样的:假若系在树枝上的绳结松脱之后,那端的水果便会落在地上。被实验者为黑猩猩苏丹。实验的结果是这样的:它看见一篮水果不能直接用手拿到,首先是似乎不安的样子,继而它爬上了树枝,拉绳子结在树上的这一端。于是水果便拉到了靠近铜圈。它又放松绳子,使篮振动而倾侧,水果便落在地上。它就下树拿水果吃。第二次它又爬上树,因它拉绳用力过猛,以致系在树上的结松脱。水果篮子因此全都落在地上。它便跳下来拿了那篮水果去了。三天后略加改变而实验苏丹乃决取最后的方法。这个实验还没有积极的贡献,不过已足表明苛勒用间接方法达到目的之意义。

(2)第二个实验是一个简单而易于见效的问题。猩猩在笼子里面,而水果放在笼子外面,使它可见而不可及。不过水果系有一根绳子,其另端是放近它可拿得到的地方。于是它拉绳得果。

(3)第三是用木杖代绳子。

(4)这个情境是将水果放在很高的地方。旁边放着一个木箱。它会把木箱靠近放水果的地方。然后它登箱取果。

(5)用一根绳将水果篮挂在高处,使它摇绳便得果。

(6)篮子放在笼外可用手杖拿到水果,然在笼前置一大木箱使手杖拿水果而受到障碍。猩猩就先要移开木箱,再用手杖。

(7)第七个实验,水果仍然是放笼外,既无手杖亦无相像的东西。这猩猩会到笼背面的枯树上折一树枝来拿取其目的物。

(8)挂着一条绳子下端系有一根横木,这绳并绕着横木三度。若利用这横木打秋千似的荡过去到达目的地,则在之先必要把绕着三度的绳放直。(www.xing528.com)

(9)地上放有一根绳子,可以把它挂起来做成一秋千绳子。

(10)水果挂得很高,需一木箱垫脚拿取。远处有一木箱,只是装满的石头。如用此木箱必先搬出里面石头。

(11)水果放得较远,在笼里的猩猩拿不着,面前有两根竹竿,然都嫌短了。它非先把两竹竿连接起来,这样长就可以拿到果子了。

(12)与第四实验差不多,只是一个木箱尚嫌太低。须以二三木箱叠集起来,乃可拿到那挂得很高的果子。实验的情境渐次增加其复杂性。

(13)苛勒在第十三个实验中更加成了双料的复杂性。如笼内虽有小短杆这绝不能到达目的地,但能到达一放在笼外的较长的杆子。此长杆乃可拿到目的物。猩猩必由短杆拿取长杆,再由长杆拿取果子。

(14)把这长杆放在屋顶,要另用木箱爬上去,而木箱里面又装满的石头。

(15)这实验更复杂了。水果放在离笼子四十五生的米突的地方,但是这水果是放在一个四方的抽屉里面。这抽屉三面都有边缘,只有背着笼的那边无缘。所以水果不能直接向笼面前滚出来。如要取得目的物,必先用竿将水果向抽屉后面推出来,然后从旁边引近到动物的面前。

这些实验苛勒都已渐次由简而繁的成功。黑猩猩一次难一次的做下去。在它前面它常是注意到有一个目的物,而绳竿等物不过是工具而已。它的目的是一个情境,而放在旁边的物件原是无关的。把这种无关的东西和情境发生一种特殊的关系,视如为达到目的的工具,这就是学习。两个独立的完形,在特殊的情境之中为主动者引起另一完形,而该两完形便成了它的部分。这决不是侥幸的成功,决不能把猩猩及其他动物的行为视为纯粹机械的,盲目的。否则,它怎样懂得应用工具,怎样过去的若干结果重新组合起来另外解决新的问题。考夫卡说:“学习永远不全为特殊的。一个生机体对于一个问题,若已有一种聪敏的解决,便不仅学得解决将来再发生的同样的问题,而且还能解决前所不能解决的不同的问题,所以学习乃是一种真正的发展,而不仅为动作的一种机械的累积。”(高觉敷译考夫卡著《儿童心理学新论》一八九页)所谓真正的发展即引起新完形的显现。

(四)完形的构成 本能不是感受与运动机械的反射弧而自有其理解力,自有其组织。学习也不是机械动作的加积而更有其自主的心理活动。我们知道所谓理解力,所谓自主的活动就是说动物和人类都能了解一整个的情境和在此背景中显现出某种相当的图形。总之,我们有完形的领悟。背景或整个情境是含糊的,疏浅的,平铺的,无组织的。在婴儿的新生时期,或没有训练过小动物,它们只能在这种背景中抽出极简单的图形,其他的组织它们还没有这种集中的程度。当它们渐次长大的时候它们增加了相当目的的需要。于是它们从背景中综合出相当的关系,加以新的组织。从这种新的完形去达到它们所需求的目的。这便是我们所谓学习。学习所以就是我们不断的从情境引起新的完形的模型,构成特殊关系的组织以解决当前所需求的问题。所谓练习也并不如行为派视为盲目的对无用联结之淘汰,有用联结之加强。练习就是把已经引起的完形复新活跃,使之更为有效的随时用以解决困难。苛勒说了一段很透彻的话:

“我们的结论是这样的:联结是依据于组织的,因为联结只是组织历程之后的结果。当我们第一次介绍组织概念的时候有许多机械论的阻碍,在这些各方面,我希望我已讲明根本上经验不能从以前任何形式的学习产生,所以组织当为经验最原始的情态。有时在实际经验确是发现了过去经验的影响,然而这过去的经验之本身仍是过去的组织之结果,因为,普通实际经验中所含的意义是从重复得来,而此种重复是根据一较大完形的痕迹。最后,我们若要认组织为联合的意义,那末我们就要用在一大情境中以前的组织所有的痕迹去说明实际的组织。……组织当为最根本的机能概念,而联想或意义都只是根据于这种概念而来的。”(《格式塔心理学》二九九~三〇〇页)

这所谓组织就是完形的构成。不论是本能、习惯、智慧的动作都是以完形的组织为普遍的基本的原则。

三、心之长成的历程 现在我们要具体的研究心之长成所经过的历程。这个历程考夫卡告诉我们是由本能的完形而感觉的、知觉的、观念的完形以到数目的完形。每一层引起的组织较之前层为复杂。而外界的情境就是完形的背景。这个历程是趋向于更完美,更整齐,更全备的完形模型。这样的趋向之所以可能必赖记忆。所谓记忆就是生机体所保持的完形之重新呈现。假使某种情境之再发生便易于使第一次在此情境中所产生的完形之呈现,而且要较之敏捷。即使仅此客观情境一部分之再发生也足以引起前次类似的完形。所以记忆在心的长成中也是很重要的分子。

(一)运动的完形 拿走路来做代表这是遗传的行为而不是学习的。在小的时候肌肉还没发达完全,所以不能自由灵便的行走。这是成熟的问题。还有婴儿伸手拉取东西,这也是原始的运动。这都有倾向目的的特性。它们的发展是从简单的运动到复杂的动作。凡不相连续的动作都渐次综合起来而组成一种“运动的节奏”(movement-melody)。所谓运动的节奏乃是一个连续的有完密组织的整个活动。这就是从背景中引起的完形组织。运动的进展即构成较完善的新完形。这种新完形的构成乃赖于儿童意志之强弱。“两个儿童,体力相等,其本能发展的程度又相同,然而假定其一的意志力较强,则其行为的完成也较速”。这是考夫卡所引用斯腾(W. Stern)的一句话。(见高译二三五页)

(二)感觉的完形 我们先来研究色觉的发展。儿童在原始只知有有色和无色的区别。他们只知道在无色的背景上呈现出颜色来。颜色的区别又以色波较长的较早于色波较短的。这便是“温暖的颜色”和“冷淡的颜色”之区别。再从这种区别而乃认明四种主要的颜色,如红、黄、绿、蓝。这种颜色感觉的区别是很明晰的色觉完形。在没有颜色的背景中显出了有色的图形;在冷淡的背景中呈现了温暖的完形。考夫卡说:“由我们看来领会一种颜色的差异,意思就是说这两种颜色已经组成一种联合;换句话说,那边已起有一种两个颜色的完形,而这两个颜色便各依其在这完形中所处的地位而发现,所以颜色知觉的发展就是新的颜色完形之逐渐的创造。”(高译二四三页)至于“颜色的恒常性”儿童是保守不变的。黑影子里面的白色,绝不会视为黑色,而亮灰色也不会看成白色。这都因为是以完形为基础的。

空间的知觉也是以创造新完形为发展的。儿童的视野在原先是有限制的。他首先看见眼面前的东西。而两旁的,上下的东西实际上他都没有注意。这是因为原始完形还没有成熟到固定的新完形。“体积的恒常性”也和“颜色的恒常性”一样的保持。苛勒曾把黑猩猩实验使之选择两个距离相等的盒子中的较大的一个。假使把这较大的盒子放得较远,在黑猩猩眼膜上反射出来反而变为较小的一个盒子了。但是黑猩猩仍然拿那个放得很远,似乎很小,而实际较大的原盒子。这都证明儿童对于体积的知觉和物体在空间内绝对的地位是没有密切的关系。体积固定的完形是保持在心灵活动里面的。至于“形式之恒常性”亦复相同。这种关于色、积、形的恒常性的事实乃是根据于完形的发展。完形一方面是由不成熟而至成熟,一方面是由背景中重新的创造新组织。

(三)运动感觉的完形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在运动与感觉之间也有一种完形的关系。运动与感觉常为一整个完形的两方面。这一点考夫卡曾用摹仿来说明。一方面我们要知觉别人的动作,一方面自己照样去动作。这是运动与感觉两者合作的。考夫卡说:“若由我的意思陈述这个问题则摹仿由于(一)个体本性中所已有的完形因旁的个体完成了一种同样的动作而开始活动;(二)个体若看见另一个体有某种方式的动作而引起一个新的完形则也可谓摹仿。”(高译二七五页)第一种摹仿谓为原有完型或为本能的或为习得的,因旁的个体之活动而引起同样的活动。第二种是因为旁的个体之活动而引起新完形的创造。所以知觉的完形而引起了运动的完形;运动的完形与感觉完形之间常有一种很密切的组织。原有的完形因知觉外面其他机体之同样或较完美的完形之活动,而起了一种不平衡的作用。于是自己发生运动同样的完形,以至达到目的为止。个体把许多似乎与某种情境不发生关联的事物开始由摹仿而加以注意。于是乃得到新的综合关系,以促进学习的效率。

(四)观念的完形 这已经是用语言思想去支配自然界的境域。这可以超越知觉与运动,或两者相合的活动范围。有一件极显明的事实就是儿童在会说话之前他能了解语言的意思。这就证明了儿童对于事物已发生了完形的关系。儿童渐次的知道事物各自一名,这乃又组织成功一种新关系。新关系的构造复又用以“类化其环境之影响”,而渐次的有了物质、因果、数目等完形的发展。所谓完形的发展,我们已屡次说明,是内的主动和外的情境两相关联之下所组成的。所以一切心的活动都是具有方式的。个体接受情境的刺激而不能不予以一种具有方式的反应。我们对于事物的观念当然也是完形的。它不是许多属性的总和,因为在此总和之上还有一个因之而成为完整体的中心核。事物由外认识之则为一由背景中所显现的图形;由其本身之内而得其观念则为此明确之图形的中心核而核的四周附有种种的属性。

心灵最高的完形要算数目或符号。儿童对于分别计算事物的多寡发展是很慢的。然而在这个计算多寡之前儿童已对于全盘的东西有过整个的认识。例如一个一岁多的小孩子给他三个铜板,他不会作数目的计算。若是在他无意之中偷了一个出来,他顿时会发觉对他以前所视为整数的铜子已有了缺少。

完形派对于心之长成的解释现在我们可以作一个总结束。我们已经明瞭心的长成决非对神经联结作无用有用盲目之选择。心的长成也绝非是无中生有机械反应之累积。心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即新生婴儿亦有一种不完备的组织,由此不完备之组织渐与情境变迁之接近而次第成熟为完备的组织,或与其他的组织发生新关系而创造新的组织。这样心乃渐渐的长成。学习不仅为习得的行为而较重要的成分还是顿悟(insight)。苛勒说:

“若是习惯与重复不能认为所谓心理生活之主要动力,那末何为其真正之主要动力?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答覆,这不是组成的而只是涵义的接受而已。此答覆即通俗的信仰。常人信仰,通常他顿然觉得为什么在某一时候他有这样的态度,在另一时候又那样的态度;而且大部分,在某一特殊情境中他为什么这样做,而不同的情境中他为什么又会别样的做,这都是他顿然就知道的,明瞭的。照通俗的眼光,他是顿然的,真实的经验到那些活动的内容,而这种动的关联之发展便组织成心理的生活。”(《格式塔心理学》第十章顿悟三四九页)

这种通俗的信仰便是完形派所同意的。顿然的领悟就是心的发展之主动力。这好似大思想家之顿然寻到他的理论,科学家顿然得到新的发现,文学家之顿然写出伟大的著作。这都是自然而然的领悟。

四、心之目的 一切心的活动是有目的的。这在完形派是同意的。而心之有目的在心理学派别里面也有麦独孤做代表来专门注重到这一点的解说。我们可以简单的叙述。麦独孤认定了有生物与无生物的界限。所谓有生物就有行为的动作。行为并不是机械的对刺激之反应。这是我们已经讨论过的,麦独孤就很注意这一点。因为他认为行为是有目的性的。

(一)行为之特性 麦独孤把行为列举了七种特性。(1)行为有活动的自主性(spontaneity of movement)。动物的行为不仅是受外力之推动与吸引,同时它是主动的支配这种推动与吸引。(2)行为有一种恒久性,它是与环境的情形独立的。或许它为一刺激所引起,然刺激停顿之后,行为仍是连续下去。(3)同时行为在恒永的活动中也有方向的变异。譬如我们的行为遇障碍的时候我们便用间接的方法去达到同一目的。(4)行为在其情境中有了特殊的变动时便会停止其活动。(5)活动总是力求预备新的情境。一串行为之前部是后部的预备工作。(6)行为的屡次发生便得改进的效果。(7)行为是有目的的活动,它是有机体整个的反应。

(二)行为之目的 从上面的七种特性看来,一切的行为都是有目的。一切的活动都是要达到某种的目的。麦氏说:“有目的性的活动之典型是我们预先有一种很清楚很确定的目的,我们想要去或决定去达到它;于是我们也预先采取几种步骤以为达到此目的之工具。”(《心理学概论》四七页)然而目的之预见以及所采取的步骤有时也是很模糊的,含混的,但是这并不是没有目的。所以有目的之行为乃是心灵之表现。“心理活动之本性即似为有目的性”。

(三)目的之程度 目的表现的程度是有等级的。目的不一定在任何行为中都是明显的,都是可预见的。但是每种行为都有倾向于某方面的趋势。在低级的行为中只有含混不明的倾向性。在较高些的行为中已有相当的倾向于哪一方的认识,但是还没有经过考虑与选择。在最高的行为中我们才见有明确的目的,以及达到此目的之具体步骤。这就已经在各种可能性中经过了我们考虑与选择。人类或动物绝不是一个机器,他们有其整个的自我表现。一切的心理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而最后的目的就是在完形原则之下以达到最完善最美满的完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