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唯用主义多追溯到皮耳斯(Charles S. Peirce 1839—1914)。他在一八七八年正月发行的《普通科学月刊》(Popular Science Monthly)上做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如何使我们的观念明暸”(How To Make Our Ideas Clear)在这里面他主张:若我们要确定观念的真伪,那末我们就要视此观念在人类行为中所发生的实际结果如何。此种新异的主张,当时并没有引起一般人的注意,至一八九八年始引起美国心理学大家杰姆士(William James)之重视,乃更事扩张之。
杰姆士全部的哲学都是以他的心理学为出发点。他的心理学又大半是出于他对于旧的“原子论的心理学”之反动。这种心理学乃英国之洛克,柏克莱及休谟等哲学家的根据。他们以为知识之来源是包含许多的觉知而成的,而这些觉知又是从许多零星散漫,各种分离的感觉或印象与内心相接触所组织而成的。譬如我们认识一个苹果:人与苹果接触的时候,这苹果便在人的感官上发生了一套硬、凉、圆、绿色的感觉,射映到人的脑内,而成了观念。于是我们就认识了这就是个苹果。因此凡人所知道的,及组织成人们的知识的题材就是这些分开而离散的感觉或“观念”。
这种原子论的心理学杰姆士是极力的反对。洛克说:经验是从许多分开的感觉经过内心所加的种种相连续的关系而成。杰姆士则不以为然。他以为心并不是在分散而离析的感觉中而加以联结。譬如这个苹果并不是由心把许多硬的,冷的,绿的,圆的等等感觉联结拢来的知识。因为知识的对象,并不是许多心理状态组合,而是一种相续体。我们对此相续体所得的经验与这相续体是同样的真实。从这整个的相续体中,以内心的活动而把这苹分果析出来。所以照杰姆士的主张,我们知道苹果就是用内心的活动把我们所经验的整个相续体加以分析,而分出一个苹果。心是整个的活动,只有分裂离析而无联结合和。心之作用乃离析经验整个相续之流。
但是为什么心要活动,将整个之相续体离析成为许多简单个体呢?(如苹果,纸笔,桌,椅等)杰姆士以为心不是盲目糊乱的把整个的相续体分成许多零星东西。心自有其“目的”而后始有其选择,淘汰的活动。其目的在人类意欲于人生中必得有圆满之适应,而于天然环境中获得其浓厚兴趣。故人类内心之所以于经验整个相续体中而选择若干,淘汰若干,其目的在使人有圆满之人生,以适应天然之环境。换言之,人们因为要有美满的人生始有心之活动,而选择淘汰此整个相续体以为许多观念。(如桌椅,书籍,车辆等)
将这种实用的态度应用到知识的来源问题,那末实用论者坚持知识之开始乃人类对其环境之一种回应。对此环境有认知的时候,此知者即于其中发生了兴趣,合乎其兴趣者选择,异乎其兴趣者淘汰之。能达到此兴趣则喜,不能达到者则忧。于是由此等兴趣关系选择,淘汰,成功,失败,而发生抽象的思想,判断,以及其他高尚心理之程序,总之,知识乃能知之人类适应其环境之经验耳。复因此经验之助,而与其他新环境相适应。因此借固有之经验,知识乃能限制及管束其环境。(www.xing528.com)
简括的说实用论有三个要点:
1. 经验是一种相续体。心并不是联结各项零散的感觉而成经验。心乃是将这相续体的经验割分成许多的东西及其间的关系。
2. 这种分裂并不是胡乱的,而是选择的,淘汰的,加益的。
3. 这种选择是有目的的。其目的在能管束环境而得到圆满的人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