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教育提升: 专业建设特色化研究结果

职业教育提升: 专业建设特色化研究结果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2015版高职专业目录修订的主要特色2015版高职专业目录修订原则对于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自身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提出的新要求做出了积极回应,主要包括:一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施“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职业教育提升: 专业建设特色化研究结果

1.2018版中职学校专业目录修订的主要特色

一是适应职业岗位变化,淘汰或调整“僵尸”专业。

取消职业岗位消亡的专业。随着技术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一些职业岗位逐步消亡。如电力行业常规仪表已被计算机取代,故取消火电厂热工仪表安装与检修专业。由于国家垄断经营产品政策变化,相关专卖品岗位基本消亡,故取消专卖品经营。取消人才需求层次上移的专业。适应行业技术发展水平提高,对人才专业能力、就业学历等方面要求的相应提高,取消航空油料管理专业。取消可由相关专业替代的专业。近年医院等机构对财会人员要求更多来自财会类专业,医药卫生财会专业需求减少,故不再单独设置该专业。合并岗位需求萎缩或招生极少的专业。将气象服务、雷电防护技术整合为气象技术与服务专业,农村环境监测、环境检测技术合并为生态环境检测技术专业。会计电算化合并到会计专业中作为专业技能方向,商品画制作与经营合并到工艺美术专业中作为专业技能方向,将核心能力趋同的商品经营、房地产营销与管理、客户服务等专业并入市场营销专业。

二是适应职业岗位变迁,调整专业定位与内涵。

根据中职层次对应的职业岗位实际需求更改专业名称。例如,服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适应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需求,将观光农业经营专业更名为休闲农业经营。适应运输行业公路运输管理岗位人才需求层次上移,运营服务岗位需求增多的情况,将公路运输管理专业调整为交通运营服务专业。

适应岗位要求新变化调整原有专业技能方向。一方面,对接新业态,对应新职业(岗位)、新需求,新增专业技能方向。如服务农村电商发展,在电子商务专业下新增农村电商方向。适应“互联网+”行业新发展,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下新增数字出版方向,在染整技术专业下新增生态染整技术、数码印花方向。另一方面,统一分类口径,整合原有专业方向。如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将经济作物方向并入农作物方向,避免“大方向”与“小方向”并存。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将原有8个方向整合为4个新方向,护理专业将原有8个方向整合为5个新方向,避免专业方向划分过细,使其更加符合中职层次的专业定位。

适应职业岗位综合化发展、复合型能力要求增强的需求,不设技能方向。如植物保护通信运营服务、国际商务、助产、康复技术、眼视光与配镜等专业取消所有专业方向。

结合新兴产业技术变化快、岗位变动大的实际,不设技能方向。面向新兴行业新增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增材制造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装调与检修等专业,专业内涵尚有待丰富和发展,暂不设置专业方向,方便学校灵活开设专业,提高学生对职业岗位变化的适应性,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2.2015版高职专业目录修订的主要特色

2015版高职专业目录修订原则对于经济社会职业教育自身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提出的新要求做出了积极回应,主要包括:一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施“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二是战略新兴产业兴起,行业交叉发展以及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导致新的职业(群)不断涌现,亟须对专业分类和设置进行补充与调整。三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创新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结构和专业衔接体系。四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进一步深化专业设置管理机制改革。修订内容和特色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更加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要求。

围绕国家产业发展战略需要,按照“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对接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重点调整、增设了面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的相关专业。如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设置了“现代农业技术”“休闲农业”“生态农业技术”“农村经营管理”“动物医学”“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等专业,列举了“工业化农业”“农业物联网技术”“家庭农场经营管理”“合作社经营管理”等专业方向。(www.xing528.com)

适应先进制造业发展需要,围绕《中国制造2025》要求,将原“制造大类”更名为“装备制造大类”,增设“铁道装备”“船舶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装备”“汽车制造”等专业类,设置了“工业机器人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物联网工程技术”“智能产品开发”“工业网络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新能源装备技术”等专业,列举了“航空产品3D打印”“三网融合技术”“智能家居开发”“增材制造技术”等专业方向。

围绕推进“互联网+”行动,设置了“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智能交通技术运用”“智能控制技术”“汽车智能技术”“网络新闻与传播”“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等专业,列举了“大数据技术应用”“网络数据分析应用”“商务数据分析应用”“车联网应用技术”等专业方向。

适应现代服务业及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需要,设置“健康管理与促进”“电子商务”“物流”“民族文化”“文化服务”等专业类,设置了“互联网金融”“移动商务”“网络营销”“品牌代理经营”“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体育运营与管理”“健身指导与管理”“民族传统技艺”“文化创意与策划”等专业,列举了“跨境电子商务”“高级家政管理”“小微企业管理”“中医营养与食疗”“中医健康管理”“体检管理”“用药指导”“时尚有氧运动”“SPA管理”等专业方向。

二是更加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适应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公共服务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依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原则上专业大类对应产业、专业类对应行业、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突出职业性和高等教育属性。专业类别和专业划分主要参考《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职业分类大典》,按照职业岗位群与技术业务领域同一性划分,同时兼顾学科分类。如在调整材料与能源大类时,综合参考《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相关行业划分和本科专业目录中的“能源动力类”“材料类”,设置“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同时,对片面追求专业名称高端,但不符合高职人才培养层次定位的专业进行了调整或取消,如“招商管理”“教育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等。

三是更加强化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

2015版目录在“专业名称”之后列举了“主要对应职业类别”。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主要对应职业类别”主要来自《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中的小类(根据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和技术性质等的同一性划分),列举了1 634次共291个职业类别,占《职业分类大典》全部434个小类的67%,基本覆盖了适合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类别。这种列举明确了专业与职业岗位(群)、技术领域的关系,对于帮助学生和家长选择专业、明确和把握就业方向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社会用人单位选用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是更加注重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

为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统筹中高职专业设置,打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2015版目录设置了“衔接中职专业”“接续本科专业”条目,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有643个专业列举了1 280次共306个衔接中职专业,724个专业列举了1 492次共343个接续本科专业,为职业院校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与职业生涯更好发展指明了方向。

五是更加完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

高职专业目录实行动态管理,每五年修订一次,每年增补一次专业,并向社会公布。按照“宽窄结合、以宽为主”“宽专业、窄方向”的原则,为促进专业稳定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统一,高校可自行设置非国家控制的高职专业的专业方向,这为高职院校根据办学需要合理、灵活调整专业设置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时,还对专业指导与监督提出明确要求,对不合格的专业点实行减少招生、专业整改、撤销专业点等退出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