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会展场馆管理体制-会展场馆经营与管理(第3版)

会展场馆管理体制-会展场馆经营与管理(第3版)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行业管理体制而言,管理主体的确定及其行为规范处于核心地位,因为管理主体的职责与行为将有力地影响整个行业的运行。管理体制具有不同的层次性。2)会展业管理体制类型及特点与世界经济体制类型相匹配,会展业管理体制可分为计划管理体制、市场管理体制和混合管理体制。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受计划及调节方式的限制,会展业计划管理体制早已不能适应会展需求多样化、会展项目多元化的需要。

会展场馆管理体制-会展场馆经营与管理(第3版)

1)管理体制的内容及含义

对于某个行业而言,管理体制是经济体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是指相关社会机构组织、领导和监督行业经济活动所采取的基本制度和主要方式。任何管理体制的目的,都是提高行业管理活动的效益,而要在实际过程中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管理过程中建立起一套符合管理活动内在规律的组织、制度和方式,这些内容的总和就称为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包括管理主体的确定及其行为规范、调节机制、动力机制、信息传递方式、组织机构、规则体系等。对于行业管理体制而言,管理主体的确定及其行为规范处于核心地位,因为管理主体的职责与行为将有力地影响整个行业的运行。例如,对于同时拥有展会主办权和资格审批权的政府管理部门,其行为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的特征,这种双重身份导致的结果只能是重复办展、低层次办展等现象的发生,以及整个展会市场动力、调节等机制紊乱,信息传递不畅。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体制的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和制约的,其中一个因素的内容确定后,其他因素的内容就大致确定了。

管理体制具有不同的层次性。从管理层次的角度看,它可分为国家管理体制、地方管理体制、行业管理体制和企业管理体制。传统意义上,管理体制总是指国家管理体制或政府管理体制,极少包括企业管理体制,然而,尽管企业管理体制受到高层次管理体制的制约,但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特殊的管理体制。

2)会展业管理体制类型及特点

世界经济体制类型相匹配,会展业管理体制可分为计划管理体制、市场管理体制和混合管理体制。不同的管理体制有不同的特征及优缺点,且在不同社会发展时期,它们均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1)计划管理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所有制形式和投资主体具有明显的单一性,相应地,计划管理体制下的管理主体是单一的国家或政府,管理决策权高度集中在政府手中,调节和奖罚主要通过行政命令来实现,信息传递具有垂直性等特点。

这种管理体制的优点是决策权集中,战略目标明确,便于从客观上协调产业间的关系,把握整个行业的发展。缺点是来自微观主体的积极性不足,即缺乏动力机制的推动作用,因此,会展企业的效益一般较差,且由于国家或政府同时拥有管理权和经营权,致使市场竞争不公平,行业管理效率低下。

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受计划及调节方式的限制,会展业计划管理体制早已不能适应会展需求多样化、会展项目多元化的需要。

(2)市场管理体制

与计划管理体制相对应,市场管理体制存在于市场经济环境中,在动力机制方面具有非凡的促进作用,能够保持技术进步的活力,使劳动生产率不断得到提高,使生产符合社会需要,但其战略眼光短浅,看不到整个社会行业的关系,且缺乏宏观调控力,资源配置总在不确定中进行,从而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

在完全市场化的体制中,如果政府对会展业放任不管,会展企业不受任何审批和资格认证制度的约束,甚至可以随时随地地办展,这样会直接导致一个结果——办展企业看不到市场的整体变化,只知道见利就钻,重复办展、低层次办展现象严重,从而形不成品牌。

(3)混合管理体制(www.xing528.com)

混合管理体制存在于混合经济体制中,它吸收了计划管理体制下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优势和市场管理体制下企业的主体运作优势。在这种管理体制下,政府成为行业管理的主体,其职责主要是协调引导,保证行业信息畅通,促进经济活跃,而不插手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一切内部事宜均应自己做主,包括企业自身的动力机制、权利分配、协调机制等。

对于会展行业来说,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有:企业办展资格认证、行业法规制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信息系统建设等。新加坡会展业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好。新加坡旅游局的展览会议署建于1974年,主要任务是协调、配合会展公司开展工作,向国际上介绍新加坡发展会展业的优越条件,促销在新加坡举办的各种会展。在新加坡主办会展不需要任何审批手续,政府的主要作用是营造外部环境和建设基础设施;会展公司一般都有自己的市场调研部,并针对市场需求确定会展项目。

混合管理体制以其独特优势成为当今世界绝大部分国家会展业管理的理想模式,包括以市场经济著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亦在不断地完善国家的宏观调控的职能,寻求计划与市场管理体制的最佳结合点。

3)会展场馆的管理体制

会展场馆的管理体制是指会展场馆与其主管单位的关系。我国会展场馆实行的是多种结构、多层次的管理体制,分别归属于经济、贸易、科技文化和政府机关等部门(如在北京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和老馆均隶属于中国贸促会,北京展览馆隶属于北京市首都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农业展览馆隶属于农业部,等等)。由于领导关系不同,各会展场馆的工作要求、业务范围和经营侧重面也有所不同。各类会展场馆有的侧重举办物质方面的会展活动,有的则侧重精神方面的会展活动。在管理体制上,有的会展场馆实行企业型管理,有的实行事业型管理,还有的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等。

从以上情况看,我国会展场馆的管理体制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会展场馆的不同管理体制,基本上符合我国社会分工和客观的要求。至于存在某些不符合形势发展需要和管理体制不顺的状态,则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深化改革中加以调整和完善。

②会展场馆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是本身的根本任务。各会展场馆遵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抓各自的重点会展项目,是正常的工作范围。虽然有所分工,但作为会展场馆,两个文明的会展都要办,这是毫无疑问的。至于每个场馆能否适应举办各种不同的会展项目,还要看自己的条件。

③会展经营受着价值法则和经济规律的制约。一般来说,经营经济型的物质产品展览,经济效益要高一些;以非营利为目的的文化、教育、宣传类会展活动,除门票和赞助外几乎没有其他收入,可能社会效益较好,但直接经济效益很差。因此,无论企业化的展览馆或事业单位管理的展览馆,都必须搞好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这样才能在保障精神产品的会展项目进行的同时,又为自身的发展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④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性会展场馆,上级管理部门给予自主权要多一些,指令性任务也少一些,因此,这些场馆的自我控制和发展能力较强,经营活动也灵活多样。事业性的场馆,上级行政部门给予指令性任务可能要多一些,政策性亏损大一些,因此,不少这类场馆在接受上级给予事业经费补贴的同时,也根据自身条件,围绕会展活动开展经营服务,以增加经济收入,保证会展场馆的正常运转和发展。特别是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各种类型的会展场馆都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努力创收,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会展业的更快发展。

有些地方政府为充分利用资源,明确会展场馆对会展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和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场馆管理公司参与会展场馆的经营管理,使该地区的会展场馆管理和会展服务迅速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会展场馆存在不同的管理体制,同样存在不同的组织结构。会展场馆的组织结构是表现企业组织内各部门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是执行管理任务的体制,在整个会展场馆管理系统中起到框架的作用。因为有稳定的组织结构,会展管理系统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才能正常流动,从而使管理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