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思维具有方向性,存在着正向与反向的差异,由此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即正向思维与反向思维。
正向思维,也称为“常规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沿着习惯性的思考路线解决问题;反向思维,也称为“逆向思维”,是指人们从事物的反面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人们习惯于按照常规的、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即采用常规思维。然而很多时候,运用常规思维却未必能解决问题,如果能尝试逆向思维,反向思考问题,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这说明,逆向思维是一种摆脱常规思维羁绊的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这是《宋史》中记载的一段内容,讲的是被传为佳话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很好地解释常规思维与逆向思维。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是这样的:
年幼的司马光在与小伙伴玩耍的时候,看到一个小伙伴掉入又高又深的水缸中,在周围人都够不着水缸、喊大人又来不及的情况下,他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全部流出,从而救出了小伙伴。
看到有人掉进水缸中,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即爬上水缸把人救出来。显然,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个方法无法解决问题。于是,司马光反其道而行之,运用“让水离人”的逆向思维,破缸救人,从而救了小伙伴一命。
与常规思维有所不同,逆向思维是反过来思考问题,用大多数人想不到的方式思考、解决问题。有时候,运用逆向思维思考、解决问题,往往能突破思维定势,独辟蹊径,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www.xing528.com)
再举一个例子。
在印度的一家电影院,经常有戴帽子的妇女去看电影,但是这却挡住了后面观众的视线。
当时,大家希望电影院的经理发个“禁止观众在场内戴帽子”的通告,经理却摇摇头说:“这样做不太妥当,只有允许她们戴帽子,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大家听了,不知经理说的是什么意思。
第二天,影片放映之前,经理在银幕上发出一则通告:为了照顾衰老有病的观众,在放映电影的时候,这些观众可以照常戴帽子,不必摘下。通告一出,所有戴帽子的观众纷纷摘下帽子。
可以说,很多常规思维难以解决的问题,运用逆向思维却可以轻松解决,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使办事效率成倍提高。
孩子经常运用逆向思维处理问题,往往会独辟蹊径,创造更多的奇迹。显而易见,这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不仅有利于他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还有利于提高他的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
当孩子面对需要处理的问题时,我们要注意提醒他,让他想想看,到底是运用常规思维还是逆向思维解决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