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充满好奇心的“探险者”——孩子来说,周围的世界就是一个没有被探索的新大陆,一切能看得到的地方、能够得着的东西都是他探索的对象。孩子希望自己是探索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孩子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开始用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小手去触摸身边的东西,用耳朵去倾听不同方向的声音,用鼻子去闻不同的气味……这虽然只是单纯的感官上的刺激,但是孩子已经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
然而,面对孩子的探索活动,很多父母总是以“太危险”“太脏”“会受伤”为借口,不允许他去探索,或是以“别……”“不可以”“不行”“不能……”“不是这样”“应该这样”“我来帮你”的态度,制止他正在进行的探索活动。
妈妈给9个月大的儿子喂香蕉,他“哼哼”地扑向妈妈,用手抓住香蕉,然后使劲捏香蕉,结果弄得满手都是黏糊糊的香蕉。
妈妈见状,生气地说:“脏死了,脏死了,别捏了!”说完,妈妈就抱着儿子往洗手间走,而儿子仍然低着头玩手中的香蕉泥。当妈妈给他洗手的时候,他努力挣脱着,但并未“逃过这一劫”。他看到自己的小手被洗得干干净净,突然放声大哭。
当孩子能用手抓起某样东西时,他体验着“原来手可以拿所有东西”的美妙,并急切地用手感受周围的一切;当孩子发现原来的形状因为他的抓捏而变成另一种形状时,他会非常兴奋:哇,手真的好神奇呀!
事实上,孩子用手去抓、扔、捏东西,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而是有目的地探索世界的行为,感知一切用手能够触摸到的事物,感知它们在形状、质地、轻重等方面的差异。
如果我们像这位妈妈一样,阻止孩子去抓、扔、捏东西,就会破坏他正在享受的游戏,剥夺他用手探索世界的机会,扼杀他勇于探索的兴趣和积极性。
所以,我们不要强硬地制止或干涉孩子的探索活动,而是要尊重他爱探索的本能,支持他去探索,让他成为探索活动的主人。(www.xing528.com)
在这方面,下面这一位爸爸的做法就很值得学习。
有一个小男孩,从小就喜欢到爸爸的实验室玩。每当他看到爸爸在调配药物的时候,都非常想亲自动手做实验。爸爸注意到他对此有着浓厚的兴趣,便开始教他怎样调配药品、怎样做实验,这令他兴奋不已。
在那段时间,男孩学到了很多关于药品和实验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他具备了主动探索的精神和兴趣。后来,他走上了探索科学的道路,成为了一名量子化学家,曾经两次荣获诺贝尔奖。
这个男孩就是美国著名化学家莱纳斯·卡尔·鲍林。
在父亲的支持下,莱纳斯·卡尔·鲍林走上了探索科学的道路,在化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当然,我们要借鉴学习的是这位父亲行动的实质,而不是表面的形式。
对于孩子的探索活动,我们不仅要口头上支持,更要付诸行动。丰富的材料,是引发孩子进行探索的刺激物。所以,我们要为孩子提供有利于探索的材料,通过调动他的多种感觉器官,促使他动手探索、动脑思考。
孩子喜欢抓、扔、捏东西,我们就可以给他提供一些物品供他去探索,比如,可以给孩子准备面团、果酱、泥巴、弹力球、有内置铃铛的小球等,让他随便用手去抓、扔、捏;可以和孩子互动,我们把一些经摔的物品扔给他,他再把物品扔给我们。如此,便可以满足孩子喜欢用手抓、扔、捏东西的内心需求。
我们支持孩子进行探索活动,重要的不在于向他传授多少知识和经验,而是激发他探索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让他充分发挥出思考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