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通过实践研究得出结论:0~6岁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关键期。她还提出这样的观点: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不在大学,而是在0~6岁,这一时期是人类智慧的形成、心理定型的关键阶段。这其中,3岁、6岁,恰恰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两大里程碑。
此外,蒙台梭利还强调,3岁是一个关键的分界点,从3岁开始,孩子的生命活动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儿童发展的基础是知觉动作功能,而借由知觉动作功能的不断精进分化,可以促进儿童心理认知、社会互动等功能的发展,进而影响自我形象、人格特质的构筑与建立。
3~6岁孩子在粗动作发展与精细动作发展方面着重点不同。
粗动作发展方面,着重在姿势动作控制、近端肢体稳定、基础平衡能力、基础动作协调度、基础动作技巧等功能的发展。如果孩子的姿势动作控制、近端肢体稳定、基础平衡等能力不佳,势必会影响到动作协调与动作技巧的表现,甚至会导致孩子自信心与学习动力的不足。
精细动作发展方面,着重在近端肢体稳定、基础掌内操作、基础手眼协调、基础双手协调、基础动作技巧等功能发展。如果孩子的近端肢体稳定、基础掌内操作、基础手眼协调不佳,势必会影响双手协调与动作技巧的表现。
关于孩子在3岁后6岁前的动作发展与训练情况,教育部在2012年10月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特别提到了以下两个目标。
目标一: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活
3~6岁的孩子应该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要协调、灵活。当然,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达到的目标不同。
3~4岁,要能沿着地面直线或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走一段距离;能身体平稳地双脚连续向前跳;能双手向上抛球;能双脚灵活交替上下楼梯;分散跑时,能躲避他人的碰撞。(www.xing528.com)
4~5岁,要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平稳地走一段距离;能与他人玩追逐、躲闪跑的游戏;能连续自抛自接球;能以匍匐、膝盖悬空等方式钻爬;能助跑跨跳过一定距离,或者是助跑跨跳过一定高度的物体。
5~6岁,要能在斜坡、荡桥和有一定间隔的物体上较平稳地行走;能连续跳绳、拍球;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安全地攀爬登架、网等;能躲避他人滚过来的球或扔过来的沙包。
要达到以上目标,我们就应该利用多种活动发展孩子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比如,走平衡木,沿着地面直线、田埂行走,玩跳房子,蒙眼走路,踩小高跷,踢毽子,等等;还要积极发展孩子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比如,鼓励他进行攀登、跑跳、钻爬、拍球、投掷等活动,玩滚铁环、跳竹竿等游戏。
目标二: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3~6岁的孩子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要达到的目标不同。
3~4岁,要能双手抓扛悬空吊起10秒左右;能快跑15米左右;能行走1公里左右,途中适当停歇;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2米左右;能单脚连续向前跳2米左右。
4~5岁,要能双手抓扛悬空吊起15秒左右;能快跑20米左右;能连续行走1.5公里左右,途中适当停歇;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4米左右;能单脚连续向前跳5米左右。
5~6岁,要能双手抓扛悬空吊起20秒左右;能快跑25米左右;能连续行走1.5公里以上,途中适当停歇;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5米左右;能单脚连续向前跳8米左右。
针对不断年龄段的孩子应该达到的要求,我们要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爬、跳、攀等,鼓励他多走路、少坐车,让他自己背包、上下楼梯,从而锻炼他的力量和耐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