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衡觉,以前很少有人提及。近年来,随着幼儿感觉统合理论的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平衡觉的重要性。
保持身体平衡,是人类(当然也包含动物)所具备的重要功能之一。为了保持身体姿势并协调、准确地完成各种动作,人类在体内都有相应的平衡器官来调节和维持平衡。
平衡觉可以分为两部分,即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所谓静态平衡,是人体在静止状态下保持不动,如站在平衡木上、单脚站立等。所谓动态平衡,是人体在移动状态下保持自身的稳定和重心的转移,如坐车、溜滑梯、荡秋千等。
平衡觉的感受器是前庭器官,位于人的内耳,由椭圆囊和半规管组成,主要负责协调、控制人体的平衡机能。前庭器官过于迟钝的人,就难以在高空和海洋准确判断方位和做出敏捷的动作;前庭器官过于敏感的人,就难以适应飞行和航海活动,产生晕眩等不良反应。
如果前庭器官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就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而这种情况最常出现在坐汽车、船、飞机的时候。
平衡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行站坐卧、旋转摇晃,还是读书写字、骑车坐车,都必须以前庭平衡为基础,依赖前庭器官的协调。
小孩子喜欢追赶跑跳,喜欢坐摇摇车、溜滑梯、荡秋千,如果没有良好的前庭平衡做基础,这一切都会变得极为困难,孩子会出现种种不良反应,如爱摔跟头、晕车呕吐、不敢走平衡木、不敢荡秋千等,严重的还会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是多动症。因此,我们要对孩子进行感统训练,培养孩子的平衡觉。
当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随着妈妈的移动,他就能接收到摇晃刺激。如果妈妈在孕期能保持正常的活动,如散步、爬楼梯等,都能促进胎儿前庭系统发育。所以,对于孕期的妈妈来说,不能整天坐着或躺着,而是要适当运动。(www.xing528.com)
孩子出生之后,我们适度地抱着他摇晃,或者是让他躺在摇摇床上,都是不错的练习。不过,对于刚出生几个月的小孩子,肌肉骨骼的强度与硬度还不足以应付较强烈的摇晃,所以我们的动作要轻柔一些。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可以逐渐加大摇晃的幅度和力度。
对于6个月以上的孩子,我们可以躺在床上,双脚弓起,让他面对着我们坐在或趴在我们的小腿上,我们牵着他的小手,抬起小腿上下摆动,让他随之上下晃动。当孩子适应了这种晃动之后,我们可以抬高小腿,让他的头朝下,进一步锻炼他的平衡觉。
双人两脚走的游戏,适用于学步期的孩子。我们和孩子面对面,让他的双脚站在我们的双脚上,我们紧握他的双手或扶住他腋下,一边念口令“一二一、一二一……”,一边往前走或向后退,速度或快或慢,但要保证安全。
培养平衡觉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发展速度并不是统一的,所以,即使孩子平衡觉发展得慢了一点,也不用太担心。
孩子慢慢长大之后,我们可以采取更多的训练方式,如单脚站立、沿着直线倒着走、在一定范围内转圈、走平衡木、荡秋千等,让他的前庭器官得到良好发育。
总之,要有意识地采取一些方法和训练方式刺激孩子的前庭发育,培养他的平衡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