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民乐的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1)以民族乐器伴奏的京剧样板戏时期;(2)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代表的以中为主、中西融合时期;(3)使用西洋律制,建立民族乐团时期;(4)民族室内乐出现时期。此期作曲家吸收西洋技巧,创作出电子音乐与民族器乐融合的实验音乐作品,后来与歌舞乐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借助灯光、电影等艺术手段,新民乐是这一时期的代表。[10]20世纪90年代末期典型的新民乐如“女子十二乐坊”为演艺市场成立,脱离传统民乐的文化特质与艺术风格,走时尚化、通俗化路线,作品多为流行歌曲的简单改编与配器,虽然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但因缺乏对民族音乐内涵的理解,抛弃民族音乐的精髓,热衷于庸俗的拼凑和包装,其艺术性饱受争议。为何拥有如此悠久历史和强大的审美惯性的民乐会屈就于新兴、混搭、拼贴的流行音乐呢?李昆丽认为,其根源可追溯到中国历史上的审美断层。
1840年以前中国的历史拥有一个相对封闭完整的发展脉络,整个中国文化艺术都有较为清晰的传承关系和审美流变。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积累起来的中国传统审美观念自成体系,显示出强大的文化影响力;但在经历过整体的社会巨变后,中国艺术文化传统被腰斩,造成巨大的审美断层。传统的审美价值观没有经历一个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更新过程,直面来自全新的社会发展与西方文化的冲击。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经济崛起、市场繁荣,审美断层导致的审美缺失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成为制约传统民乐发展和传播的瓶颈。[11]范晓峰认为,音乐文化审美意识和观念由两个组成部分:一是经历数千年的文化观念的积淀和发展所形成的传统主义;一是近几十年来开放性文化心态下所吸收和接纳的西方文艺思潮和音乐思想。(www.xing528.com)
音乐文化审美的社会心理背景与社会审美文化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在中西音乐文化撞击融合、多种音乐潮流并存的过渡时期,音乐文化审美的社会心理充斥着虚无、浮躁、焦虑和自恋等心理状态,[12]致使中国民乐呈现出浮华、庸俗和不稳定形态。而后,长期以来流行音乐在主流音乐平台占据主导地位,挤占民乐生存空间;音乐审美教育缺失,民众对传统音乐认知有失偏颇;民乐视听单调,曲目和演奏缺乏创新,都使中国民乐在发展过程中陷入审美困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