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共享趋势和平台战略:2020文化流动与创新研究报告

共享趋势和平台战略:2020文化流动与创新研究报告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分享和共享的这种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客观上提出了建构文化平台的必要性。②文化共享网络平台的发展对文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重要变革作用。网络平台通过共享率科学地表达文化供给质量,使文化供给质量的衡量提升与文化的繁荣发展融为一体,成为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必然选择。

共享趋势和平台战略:2020文化流动与创新研究报告

文化分享和共享的充分发展是分享者或共享者的各种文化资源的汇集和交融,并进一步形成文化资源汇集过程中的分类、综合和提升,从而形成更大范围、更多个体、更开放多样的文化分享和共享。文化分享和共享的这种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客观上提出了建构文化平台的必要性。而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为构建文化平台提供了技术支撑,使巨量而快捷的文化分享和共享成为可能。

而且,精神文化的特点也非常有利于网络传播或网络平台发展。精神的满足或“享”,主要是通过感觉器官来完成的,尤其是通过视、听、思的路径来完成,而供给视、听、思等的资源恰恰是网络平台采集和传播的优势。精神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文字、图像(包括视频)、音声及其综合,而这些都是网络平台轻松运营的基本对象。就视听效果而言,网络平台犹如现场甚至超过现场,因而,文化网络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是文化共享充分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大势所趋。

平台作为凸出的场域,一般是展示性、交流性的,如论坛、会议、会展、超市、媒体等都可以成为平台;同时,平台也可以是管理性、中心性的,如数据平台、信息平台、管理平台等。而网络平台凭着其平等、开放、海量、综合、高效等特征,使展示、交流、反馈、统计、管理相互融合而又不断翻新。

与其他统计方式相比,文化共享网络平台的一个最大特色应是对文化受用结果的反馈、采集和统计,应是把享用、欣赏与评价、反馈及时地融合、互动、统一起来。这种共享的体验反馈是便捷的、随机的、及时完成的,与受用、消费的过程融为一体。例如,在适当的文化服务领域或文化活动场所,可以设计和使用能够反映实情的顾客满意度评价器,或使用网络“赞”与“损”的评价机制。文化共享网络平台可以是一个综合性的,也可以是多个专业性的。文化共享的网络平台与非网络平台相互搭配,可以形成根据共享方式不同而因地制宜的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平台体系,形成共享率的技术基础。

构建文化共享网络平台的思维,就是大数据思维、互联网思维,就是要超越线段式的过程思维、概念化的板块思维和封闭性的项目思维,就是要通过高科技手段实现巨量信息的全方位传送、展示、选择、反馈、处理、控制的高效运作和各种具体问题的发现、应对、解决,就是要使设计、创作、生产、流通、消费、体验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就是要使享用、欣赏与体验、评价再与新要求、新目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就是要使分享、共享、共鸣、共参、共治、共建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平台思维是应对和解决文化治理问题的一个重要理念和方略。武汉大学国际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教授指出:“移动互联网愈加便捷,利用微信公共号能有效连接企业、用户、场馆、政府之间的文化管理流程,有效实现了资源整合、信息推送、评价激励、积分奖励的‘互联网+政府’的新型、扁平化闭环结构,从而有效地改善传统文化消费方式市场扭曲、资源配置机制失效、投入绩效低的现状问题,降低信息成本,突破数据收集的‘成本困境’,连接事业和产业量大部类。”[2]因此,傅才武教授认为,“文化消费管理,应该不能局限于项目思维,而应该是平台思维。”文化共享网络平台的发展对文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重要变革作用。傅才武教授指出:“当前,在世界范围内,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业已改变了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对文化消费领域也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传统营销以AIDMA模型来解释消费者的购买心理过程,该模型由注意商品(attention)、产生兴趣(interest)、产生购买欲望(desire)、保留记忆(memory)、购买行动(action)等环节构成。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改变了消费领域传统的营销法则,互联网消费领域的产品营销已不再是一味地向用户进行单向的理念灌输,而是紧扣用户体验,以搜索(定制化)分享(体验互动)的形式贯穿整个消费行为,因此,催生了新的互联网消费者行为模型 SICAS模型。SICAS模型包括互相感知(sense),产生兴趣和形成互动(interest & interactive)、建立连接和互相沟通(connect & communicate)、购买行动(action)、体验分享(share)等环节。SICAS模型更加强调各个环节紧扣用户体验,它依托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已经形成的新型虚拟社会化网络,将消费活动全过程置于全景化、多点互动非线性的场景中,是一种全网、全数字环境下的行为消费模型。在SICAS模型中,购买行为是消费的开始而非结束,社会化平台成为用户购买行为后分享购买心得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种分享一方面是对所购买产品或服务的肯定与认知的加强,另一方面是影响其他人的购买行为的开始。由此,形成了扩大用户群体,激励新一轮消费的良性循环。”[3]

网络平台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现代社会的平等、分享、共享、共鸣、共参、共治的崭新关系,是高科技生产力基础上的新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文化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指明了文化共享的强大生命力和光明前景,而且也揭示了文化供给质量提升的动能所在。网络平台通过共享率科学地表达文化供给质量,使文化供给质量的衡量提升与文化的繁荣发展融为一体,成为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必然选择。(www.xing528.com)

(陈长治,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

【注释】

[1]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2页。

[2]② 傅斌:《文化消费管理需要平台思维》,中国经济网,2017年1月6日。

[3]傅才武、曹余阳:《探索文化领域供给侧与消费侧协同改革:政策与技术路径》,《江汉论坛》2016年第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