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文化才是一种强大的文化,深圳如何实现文化自强?关键是要为这个城市植入优秀的文化基因,形成强健的文化品格。这就是创新型、智慧型、包容型、力量型的文化,这也是文化立市战略向深度延展必须追求的战略目标。只有实现这个目标,深圳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国际级的文化强市。
第一,打造创新型文化。创新型文化相对于既成文化,是一切新兴城市共同的文化特色,也是有着远大抱负的城市必然推崇的一种文化特色。一个城市如果自觉地选择创新型文化,就会具有强大的爆发能力,造就文化发展奇迹,典型的如深圳。
一是精神文化层面的观念创新。深圳是一个首先生长观念,然后再生长高楼大厦的城市。如“深圳十大观念”是现代城市人的价值表达,是深圳一切实践活动沉淀和凝结的概念和信条,是这座城市底蕴的精神构造和进步的“生命之源”。正是在移民梦想的基础上,诞生了一系列跨时代的深圳观念:“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敢为天下先”;“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实现市民文化权利”;“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来了,就是深圳人”。正是深圳市民自己创造的观念,引领了时代,凝聚了民心,为深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提供了不竭动力。
二是制度文化层面的体制创新。深圳共制定法规200余项,是我国地方立法最多的城市之一,并且有三分之一是在国家没有相关法例的情况下新创的,为创造上千个“全国第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制度框架奠定了坚实法律保障。
三是物质文化层面的技术创新。深圳率先提出自主创新城市战略,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6年位居全国第一。企业自主创新出现“6个90%”现象,即90%的创新型企业是民营企业,90%的研发人员在民营企业,90%的研发投入来自民营企业,90%的专利产生于民营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在民营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由民营龙头企业承担。
那么文化在创新中起什么作用?回答是:创新驱动发展,文化驱动创新。简言之,首先,文化为创新奠定核心价值,也为创新设置人文边界。其次,文化形成创新所需的心理定势、反思能力和批判精神,为创新提供观念指引。再次,文化锻造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文氛围,催生创新创意阶层,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实现空间和环境支撑。创新创意就像种子,随风飘落土壤,在一些地方生根发芽,在另一些地方却黯然死去。正是文化的不同,决定了土壤的差异,只有创新的文化才能孕育创新的根芽。
第二,打造智慧型文化。智慧型文化的基本特征就是崇尚知识、崇尚科学、崇尚理性。任何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必然是充满智慧的文化,城市的智慧含量和理性水平,决定了其所能达到的文化高度,是城市文明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表征。
一是对工具理性的追求。体现为对技术产品的重视和偏好,反映人与物的关系,是智慧型文化的物质性、自然性内涵,表现为以科技手段打造智慧城市、数字政府,提高办事效率等。如深圳高科技产业一直领先全国,2019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9230.85亿元,增长11.3%,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比重超60%;深圳被誉为“中国最互联网的城市”,互联网普及率位居全国第一,2020年8月,深圳率先实现5G独立组网全覆盖,成为全球5G第一城。
二是对价值理性的追求。属于内在的心灵智慧,体现为对社会精神和人类伦理的重视,是智慧型文化的精神性、社会性内涵。如打造“两城一都”“深圳读书月”,坚持20年,人均购书量连续保持全国第一,“市民文化大讲堂”“关爱行动”“创意十二月”等品牌蓬勃发展,努力建设“深圳学派”,实施“学术名家计划”,形成求学问道,求真、求善、求美的良好风尚。
第三,打造包容型文化。相对于封闭、专制、单一性的文化形态,强调开放、宽容、多样性和对话,具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和厚德载物的襟怀,是文化创造力的根本所在。中国文化强盛之时总是充盈着包容精神,先秦两汉与大唐盛世莫不如此。深圳是最大的移民城市,移民率高达95%以上,城市发展呈现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良性态势。“来了,就是深圳人”最能体现城市海纳百川的气质。
一是多样文化的包容。深圳文化是40年来上千万移民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呈现出文化的多样性特色,是城市发展活力所在,体现了深圳文化的优势和先进。
二是干事创业的包容。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在深圳一切皆有可能”,正是深圳精神、深圳力量的体现。靠着这种包容精神和理念,催生出大大小小的“第一个吃螃蟹”之举。
三是公共意识的包容。深圳的公共意识在全国发育相对较为成熟,用法治阳光照耀文明成长,市民法治精神、规则意识、公共文明观念普遍较强。深圳制定的200余项法规中与文明相关的有60多项,如《文明行为条例》《义工服务条例》《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救助人权益保护条例》等。(www.xing528.com)
第四,打造力量型文化。力量型文化亦可称之为“血性文化”,相对于消解型、娱乐型文化,融合了血性和理性,强调正义、勇敢的价值品性,鼓舞人们奋发向上的激情。
力量型文化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宝贵的“士”的精神,是我们民族血性的灵魂。对真理,“朝闻道,夕死可矣”;对事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对强敌,“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这种血性的力量型文化,至今还激励着中华儿女,让我们的民族长盛不衰、延续久远。
力量型文化具体包含四方面内容:一是强调秉性的刚健和血性。在深圳表现为敢闯敢试,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杀出一条血路”。二是强调意志的坚忍不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今天所讲的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是这种凝聚人心的力量。三是强调充满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四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因多样性而可爱,不因单一性而高贵。深圳文化多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城市发展之魂。
力量型文化并不拒绝那种纤巧柔丽、轻歌曼舞,也不拒绝智慧而冷静的对话,并不排斥消费、娱乐和物质,关键在于超越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物质主义,能够在物质与精神、理性与非理性的冲突中凝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创新是动力,智慧是基础,包容是前提,力量是本质。创新型、智慧型、包容型、力量型文化,力图在路径和内涵上寻找一种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新文化,是希冀深圳最终达到的城市文化高度,也希望通过深圳的实践,助力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当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不是保守的而是创新的,不是愚昧的而是智慧的,不是排外的而是包容的,不是自我消弭的而是充满力量的,那它将拥有一个璀璨辉煌的前程。
四十载风雨兼程,深圳文化与这座城市共同崛起。然而,40年只是历史长河的一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世界一流城市相比,深圳文化还存在一些差距。近年来,深圳大力实施《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坚持问题导向,致力于打基础、谋长远、补短板、强弱项,推动了文化强市建设再上新水平,在文化发展征程上留下了闪光的印记。
2020年7月22日,在深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领导工作小组会议上,《深圳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实施方案》审议通过,将构建六大体系,把深圳建成精神文明建设典范、国际时尚创意之都、公共文化服务标杆、文化创意产业先锋、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蓝图绘就,唯有更加脚踏实地,刚健进取,才能赢得更为壮阔灿烂的未来。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深圳这座城市是年轻的,也是伟大的。她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其创造的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座创新之城、梦想之城,她在价值理念上一直是面向未来的。她对文化自信、自觉、自强的不懈探索,代表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意志和学习精神,正在创造的是一种别样的、崭新的、高尚的文明范式!
(王京生,国务院参事)
【注释】
[1]见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0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