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末)
当时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教授川喜田二郎在1965年提出“KJ法”之后,日本创造工学研究所所长中山正和在1970年发表了类比技法“NM法”。昭和45年(1970年),当时京都大学教授梅棹忠夫出版《知性生产的技术》一书,之后,有关创造性开发的书籍开始大量出版。[13]1955—1970年间的日本创造性研究基本上就是技法论,此时期的确就是作为支撑生产大国的工具的创造技法时代。于是前期的创造技法研究活动在步入1970年后结出了累累硕果,在日本出现了创造技法研究的第二个热潮,推动了日本创造技法的繁荣发展。
在这一阶段,日本创造技法的研究特征是:既注重对国外创造技法的消化吸收基础上的改良,又注重创造技法的自主开发。
3.1.2.1 引进改良的创造技法
NM法[14]:中山正和根据彭加勒提出的人脑计算机模型(HBC),把人的第一信号系统对具体事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叫做“点的记忆”,把第二信号系统对抽象事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叫做“线的记忆”。如果以联想、类比等方法将平时积累起来的感性认识(即“点的记忆”)转化为理性认识(即“线的记忆”)就会涌现出大量的设想,从而获得新的发明创造。
卡片式智力激励法(CBS法)[15]:是使用卡片的智力激励法。千方百计地让出席者绞尽脑汁,一边在卡片上写设想,一边提出设想;同时将个人思考与团体思考有机地融合起来提出新的构想。
交叉法[16]:高桥诚对C.E.格雷戈里的“7*7”法(把写在设想卡上的数据按相似的内容归纳为7类,再按重要程度从左向右排列,各类卡片也按重要性程度从上向下排列,每行或每列卡片不超过7张)进行改良而发明的交叉法。此法的使用首先从卡片智力激励法等发散会议开始,经过数据发想、数据展开、按项目类别区分、项目名的确定、项目顺序化、项目内的顺序排列、记录具体的设想、总结各项目、整体总结、全部发表而结束。在解决职场、社会问题和商品开发等问题中均可使用此技法。
STORY法(提炼和归纳文章的构思)[17]:高桥诚从中山正和的“NM-S法”中得到启示而发明的。数据处理方式大体上可分为“空间处理方式(是把数据归纳到同一领域,如‘7*7法’)”和“时间处理方式(是按照实施的程序,在时间系列上排列数据和设想,如‘PERT法’)”两种。但“STORY法”和“PERT法”不同,并不明确规定作业程序,它保留闲置的要素,同时兼而采用空间处理方式的长处来进行归纳。
High bridge(高桥)法[18]:高桥诚受到东芝开发的“bridge(桥)法”的启发而发明的“High bridge”法。此法分为问题确定、问题把握、课题确定、目标设定、解决计划这五步进行。在运用卡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复进行发散思维和收束思维,同时还结合智力激励法等技法,达到问题的解决。
卡片式计划评审法(CARD-PERT)[19]:使用的工具是卡片和图章。技法实施的步骤为:(1)作业的卡片化:在卡片上方填写作业名称,在卡片下方填写需要的天数。把通过智力激励法设想到的情况逐一填写上去。(2)卡片排列:按照作业顺序把卡片排列在硬纸板上,如果符合要求就把卡片贴上去。然后在卡片与卡片间盖上图章。(3)进行日程计算,分别填写在“事态”栏中。(4)完成制图:在“事态”与“事态”之间画线。这是用颜色来区分,可以醒目易懂。
MBS法[20]:“MBS”是“三菱树脂公司智力激励法”的英文缩写。这对智力激励法在具体应用时出现的缺点(即难于当场对人们提出的设想进行推敲评价;沉默寡言者难于提出设想)而发明的。要求出席者预先将与主题有关的设想分别写在纸上,然后轮流提出自己的设想,接受提问或批评,接着以图解方式进行归纳,再进入最后的讨论阶段。
NBS法[21]:即“NHK式智力激励法”。参加者预先把设想写在卡片上,这一点与“MBS法”相似,但尽可能不花费开会的时间。主要用于解决事务性、实务性的问题及工作人员的进修等。
符号展开思考法(SET法——从符号标识中引出设想)[22]:“SET法”不用语言,而是尝试着用图形或符号来表达,以引出设想。自古以来,人们使用抽象的符号或图形使思维得到飞跃的发展,将其运用于萌发设想方面,可使复杂的东西变得简明易懂,容易思考,注意到物体的类似关系,自由地进行摆脱现实的构想及新的组合,刺激联想和直观的功能,诱发设想。
BD(企业设计)法[23]:企业设计法是为实践创造性计划的综合性的科学方法。它克服了传统管理科学方法过于偏重局部分析而面向整体不足,以及通过分析得出的局部的最优化并非就是整体最优化的缺点,以尊重人为基本观念,重视个人极为旺盛的干劲。BD法使发散性思维、直观和逻辑思维融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同时还利用了来自佛教哲理和辩证逻辑的“否定之否定”的原则。
KPS法(解决关键问题法)[24]:人们的思考过程大致是由产生独特设想的扩散思维(DT)和使设想成为有益的生产性东西的集中思维(CT)这两个方面组成的,而完全具备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人即天才是极少的。KPS法就是把DT型人员(复数)和CT型人员(复数)结合起来,产生出与天才一样的结果或者培养接近于天才的人。这一技法的特点是:反复三次用DT和CT的格调进行阶段发展,有意识地使两者结合起来;要弄清问题的结构,并在主要的课题中抽出次要课题的因素,研究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效果最大的次要课题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利用人们之间相互的优点和能力,激发人们持续的努力并由集体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集中性形象交友法[25]:交朋友小组法和集体咨询法都是一种谋求人际真正交往的集体活动的体验,但参加的成员往往不能进行推心置腹的谈话。集中性形象交友法能够让参加的成员相互信赖、充分地了解和理解对方。成员8~10人为宜。自我介绍以后,根据第一印象各自说出最想了解谁,并集中挑选一两个人作为大家的了解对象,征得同意后以他为中心坐成圆圈并对其进行提问,通过提问和回答加深交流。由非强制性的深刻交流而获得客观事实不断积累,有助于对对方的理解和创造新形象,加深人际理解和共感。因此,有助于提升团体创造力。
SK法(初次见面也能非常融洽地交谈)[26]:初次见面或是相交不深的人之间的会晤,以及首次开展团体活动等。最初的阶段,彼此之间的交往很难达到和谐融洽。这时采用SK法的话,成员之间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畅所欲言。全体参加人员闭上双眼,把两手平摊在胸前,自由散步,如果碰到对方,可以仍闭着眼睛互相握手问好,要尽可能问候到所有到场的人,最后与指定的伙伴结成一对,配对的伙伴相互交谈。然后组成6人小组相互交谈,再进行印象交换。交换结束后,还可以进行自由交谈。
DAX法[27]:这是使“工作设计法”简化的技法。它对工作设计法的优点巧妙地进行综合,使之成为人人都能使用的技法。它在解决问题时,并不是立刻进行分析和调查,或应用现有的知识和技术,而是首先系统地掌握并研究它的本质(功能),形成有关这一问题的理想模式,再通过这一理想模式寻求现实的解决办法。
3.1.2.2 自主开发的创造技法
在B6纸上使数据标准化(超大型卡片法)[28]:利于进行野外调查的文化人类学家们搜集和积累数据,通过重新排卡,能发现各张卡片之间新的关联性和规律性,以及在重排中产生新的设想。(www.xing528.com)
ZK法[29]:通过冥想和扩散思维反复进行深入思考,同时集中思维和扩散思维相结合,根据“起、承、转、合”来展开设想,以此对“创造的流程”和“原有性”进行综合,从而考虑出新的设想。
高桥诚的关键词法[30]:该技法是先想出与该主题有关的形象,并从这些形象中决定能成为该主题要点的语言,然后再根据该关键词来扩展形象,以得到新的构思。
逆向思考法[31]:逆向思考法可分7类,即逆向蜂拥而入法、更上一层楼法、顺势反击法、形式逆向法、调头法、现场确认法和翻里作面法。通过改变对事物的看法,可以发现意想不到的设想。
形象控制法(有效地调动潜在能力)[32]:保坂把与过去的成功经验有关的形象和关于未来的美好形象统称为(+)形象。并且通过各种实验,得出结论:(+)形象越丰富,人就越能发挥能力。通过对人体结构或行为原理的分析研究,发表了使(+)形象变得丰富的形象控制法。其技法步骤如下:①全身放松;②回想过去的美好形象;③联想未来的美好形象。只要每天反复进行这三步,随着(+)形象的增加,大脑就会自然而然的转变为善于思考的创造开拓型的大脑。如果用形象控制法来培养创造的态度,就能使NM法等其他技法更加完美,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OCU法[“OCU”是英语Original(新颖)、Common(普通)、和Useful(有用)三个单词的略语][33]:按照解决问题的方法(战略方向)对通过智力激励法或NM法等提出的一次性设想进行分类;注重新颖的、有趣的和普通的提案,并且尽可能把它们变为有用的提案;最后,要明确哪一种方法中的哪一个方案最好,并且判断设想是否可以实施。这一技法是发明者根据自己的实际体验发明的,有趣、合理、实用。
催眠发想术[34]:催眠状态能够影响创造发明,如可以使人浮现过去模糊的记忆;提高幻想力,能使自由奔放的思维组合起来构成新形象;能容易地产生把自己当作其他物体的心情;观察力、洞察力、感染力增强;排出焦躁、烦恼,削弱固执的性格。催眠发想术主要是利用催眠状态,诱导出潜意识中存在的信息。催眠发想术的具体技法分为5种类型,即TA型催眠发想术、TB型催眠发想术、TC型催眠发想术、催眠做梦法的类型和人格变换法的类型。
SKS法[35]:是一种通过在讨论中反复试错而找到解决问题线索的方法。它根据分析性的手段或创造性的手段使通过智力激励法等提出的设想体系化,来谋求经营方面问题的解决。在集团中,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时,这一技法采取大项目、中项目、小项目和个别项目的形式,将设想记入卡片,易于体系化,成员可以多角度地、正确理解问题的本质。
YM法(销售学中的行为中心技法)[36]:这是重视人的思考的启发式技法,运用原因—结果这一思维程序分析问题,容易理解。利用者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为销售学中很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程序化指导。这一方法应用范围很广。
MSL系统法[37]:假如经营活动就是问题解决过程,那么这一过程形成正三角形的结构。问题发现活动(即意识活动)位于三角形的最上部,问题认识活动(认识活动)居于正中,问题解决活动(知识活动)处于最下部,这三种活动阶梯式地连续运动。这是使问题解决方法抽象化的母模型,在此基础上,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子模型,扩大了问题解决方法的适用范围,而且可以增加适用的深度。解决问题时,由于问题解决当事人的人格或问题性质的不同,采用的创造技法也是不同的。
树型智力激励法(T.T.—STORM)[38]:这是指最佳地实现目的和功能的体系化的思维方法,其思维过程由7个“思维规划”构成,即追求作为对象主题的真正目的的“目的集中”规划、探索尽可能多的设想的“思维扩大”规划、灵活运用提出的设想的“共同抽出”规划、分类整理设想并使之体系化的“构想体系”规划、检验各设想适合性的“适合检验”规划、使设想具体化的“具体结合”规划、决定实现目的的最有价值的具体方案的“模式决定”规划。这一技法不仅适用于产品设计,也适用于需要很多设想的事务部门、非直接生产部门。
阶段计划管理法[39]:为了达到某一目的结果的思考或作业模式就是输入与输出的反复进行,所以需要一些阶段性的认识或作业。这分为如下8个阶段,即①为形成基本设想的情报收集(输入);②设想的提出、比较、选择(提前保证活动);③为实现设想的设想构成(输出);④支持设想构成的作业(事后保证活动);⑤基本事项的决定(输入);⑥评价事项的决定(事前保证活动);⑦实施、达到结果(输出);⑧结果的检验(事后保证活动)。
FBS法[40]:是一种均衡地交替发挥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创造出价值很高的对象事物形象结构的技法。其技法顺序是:选定课题;确定最适合课题的关键词;萌发设想并进行比较、评价、综合后选定一个方案;为实现所选定的方案明确分解结构要素;将选定的分解结构要素作为低层次的课题来掌握,反复进行上述思考过程,直到归纳出最低层次的具体方案为止;具体化。
江崎通彦的关键词法(Key Word法)[41]:这一技法使有关人员对每一个主题都要统一价值观。根据这一技法,就使得“目的与手段的方向性统一”了,即有关人员对于寻找与其主题的焦点最贴切的表达(关键词)以及从其主题的何处着手好这一要点,朝着同一方向决定想法。这也是为创造出新形象的“FBS法”以及NM法创造出所需要的关键词的方法。所以,可以说这是“个人与团体的创造性根源”的技法。
NID法(借助转换方法有组织地孕育设想的技法)[42]:产品开发和新事业规划开发中最大的障碍是缺乏使需求(Needs)与开发(Development)相结合的设想(Idea),此技法通过组成有特殊考虑的开发课题组,使N与D有效地结合起来。ND结合的课题组中编入技术性设想丰富的垂直思考人员(技术研究员)和拥有有关需求形象(Image)的水平思考人员(企划、调查部门人员),通过进行“I.I(形象与设想)变换”使ND结合起来。这一混成团队中如果编入有绘画能力的人,效果会更好。
TT-HS法(有效地运用萌发的设想)[43]:运用该技法的初期阶段,首先应制定开发商品的规划,然后明确商品的功能,同时绘制功能系列图。经过8个步骤即萌发设想、设想的粗整理、设想的类型化、设想的系统化、制定选择改革方案的基准、选出适宜的改革方案、草图和评价、提出方案的特点和今后的研究事项进行商品设计。
计算机命名法[44]:这是通过计算机模拟扩展人们创造性的方法,也可以说它是一种人机合作系统。现在,日本的商品名称和企业名称中大多是用日语片假名书写的复合词命名。包含计算机在内的命名设想的步骤是:①编制输入词——由人操作(用单词表示命名对象的基本信息,由智力激励法产生设想等的30~50个单词);②计算机操作——机械作业(计算机根据输入单词的罗马字的推移概率,模拟由输入单词构成的复合词);③检验输出单词——由人操作。
今泉浩晃的交叉法(HIROGRAM-CROSS)[45]:交叉法是今泉浩晃发明的“人类规模信息系统的强化运行”的技法之一,能够创造出“思维模式”,并使现有的知识和技法系统化。“思维的原始模式”的设定分为“圆形的时系列思维”、“方形的空间结构思维”和“三角形的创造变换思维”三种,并以㊉、田、△三种符号分别代表上述三种思维。这一技法不仅培养了个人的创造性开发和态度能力,而且在市场买卖和交往领域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QFD法[46]:QFD法(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质量功能展开),也称质量功能配置、质量机能展开、质量功能部署。质量功能展开是一种在设计阶段应用的系统方法,它采用一定的方法保证将来自顾客或市场的需求精确无误地转移到产品寿命循环每个阶段的有关技术和措施中去。QFD架构下的典型质量管理工具是:亲和图(Affinity Diagrams),使具有深层结构特征的顾客需求“浮出水面”;关系图(Relations Diagrams),用以发现优先需求、造成产品质量流程问题的根本原因以及沉默顾客的需求;树图(Hierarchy Trees),用来寻找亲和图和树图中的缺陷和遗漏;各种矩阵(Various Matrixes),用来表示各指标之间的关系、优先项以及责任等;流程决策程序图(Process Decision Program Diagrams),用以分析可能造成新产品或服务失败的潜在因素;层级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对一系列的顾客需求进行优先排列,并选出满足这些需求的设计、生产方案;蓝图(Blueprinting),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整个流程进行分析、描述;质量屋(House of Quality)。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