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1979年上海学者许立言等人首次从美国、日本将创造技法引入中国后,创造方法的研究和推广普及逐渐受到关注。但能够从日本国内的创造方法角度切入,从方法论层面全面系统研究阐述日本创造技法的资料依然很少。笔者曾查询了1979年至2010年12月20日的中文文库(具体包括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主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题名中含有“创造方法”的仅32条,且大多是各种具体领域中的创造方法,如家居形态设计中的空间创造方法探析,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创造方法等,基本未涉及日本的创造方法;题名中含有“创造技法”的106条,其中包含一些日本的创造方法,但数量极少,且基本是方法的介绍性研究;题名中含有“日本创造技法”的0条;题名包含“创造技法比较”的0条;题名包含“创造技法分类”的0条;题名包含“创造文化”的0条;题名包含“文化对创造的影响”的0条;题名包含日本的“等价变换法”的4条;题名包含日本的“KJ法”的12条;题名包含日本的“NM法”的26条。
国内关于创造技法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视角:
1.3.2.1 关于创造技法的分类
1987年,赵惠田、谢燮正出版《发明创造学教程》[94],书中将创造方法分为创造技法和发明方法来阐述,其中创造方法分为智力激励法、联想法、列举法、设问法、综摄法、组合创新法、卡片整理法几个方面;发明方法分为等价变换理论、变换合成方法、物场分析方法、发明程序大纲等几个方面。并进一步将联想法分为自由联想法和强制联想法;将列举法分为特性列举法、缺点列举法和成对列举法;将设问法分为5W1H法和奥斯本设问法。
傅世侠、罗玲玲在《科学创造方法论》[95]中对创造技法做了重新分类。第一,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把创造技法区分为智力类创造技法和情感类创造技法两大类。智力类创造技法中,一类是思维技巧的总结,一类是唤起潜意识以扩展感知范围的技法。而智力类创造技法中最主要的是两个子类:一是发散性发现累积法,一是灵活转化类技法。其余的智力类创造技法又可划分为促进感知类技法、发散—收敛综合类技法和收敛评价类技法等子类。第二,根据创造性思维过程论研究,还可将创造技法分为逻辑性(5W1H法、奥斯本检核表法、列举法、组合法、矩阵法、ZK法、7*7法、OCU法、价值分析法、形态分析法、德尔菲法、MSL法)和非逻辑性(智力激励法、综摄法、焦点法、坐禅法、冥思法、NM法、逆向思考法、出入法、KJ法、戏剧角色扮演法、符号展开思考法)两类。逻辑性创造技法的主要特点是逻辑思维辅以非逻辑思维。非逻辑性创造技法的主要特点和核心内容是非逻辑思维辅以逻辑思维。这种分类方法,应该说与左右脑半球不同特点的功能调动相一致,因此,也可称为“左脑型创造技法”和“右脑型创造技法”。
郑称德在其论文《现代TRIZ研究的发展》[96]中提到Alla Zusman与Boris Zlotin对创造技法的分类。Alla Zusman与Boris Zlotin(1999年)指出,所有创造性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工具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以心理学为基础,按照A.Osborn方向演变,如头脑风暴法、侧向思考(Literal Thinking)等;另一类是以知识为基础,按照L.Miles方向和Genrich S.Altshuller方向演变。按照L.Miles方向演变而来的重要方法有QFD、形态分析(Morphological Analysis)、可靠性设计的FMEA以及ISQ等。按照Altshuller方向演变的方法有TRIZ的分析工具和Ⅲ模式的两个新工具等。
我国学者张志平采用思维类型分类法将创造技法分为发散思维类创造技法、周全类思维技法、组合类思维技法、变换类思维技法、逻辑类思维技法和综合类思维技法六大类。他认为,创造技法“无十分严格的界限,因为类别之间、技法之间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能将其截然分开或割断”。[97]
广西大学的甘自恒教授精选了18种创造技法,按创造学原理,将通用的创造技法分为6类,每一类包含了3种创造技法。这6类创造技法分别是问题引导型、矛盾转换型、系统分析型、系统综合型、交流激励性和最优选择型。[98]
在创造方法的分类方面,还有一些创造学家根据创造技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起到的主要作用,将它们分成:发现问题,寻找发明思路的方法;寻找解法,提出设想的技法;评价设想,实施设想的技法。如吴明泰在《创造学——创造力开发基础》一书中,将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等列入选题方法,而将其他技法统统归入发明创造技法。
陈吉明在《创造力开发与实践》[99]中,将创造方法按照其产生国家进行了划分,分为美国、中国、英国、法国、日本、德国、苏联和捷克的创造技法。他认为种种创造技法的分类各有特色,优缺点并存。因为多数创造技法是研究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方法总结出来的,缺乏统一的理论指导,它们之间不存在科学的逻辑关系,没有一个公认的分类标准,故难以形成统一、科学的体系。并对智力激励法、设问检查型创造技法、综摄法、分析列举型技法、综合创造技法和形态分析技法即一些相关技法进行了阐述。(www.xing528.com)
张武城在《技术创新方法概论》[100]中将创新方法分为六大类即传统创新方法、战略计划阶段技术创新方法和工具、TRIZ理论方法、概念设计方法、生产制造阶段的技术创新方法,并分别阐述了各大类中具体包含的方法。对于传统创新方法,他认为:传统创新方法是建立在认识规律基础上的创新心理、创新思维方法的技巧和手段,是实现创新的中介。大部分以逻辑思维为主的创新技法,如演绎法、归纳法,它们是从人类长期科研和创新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有系统的公理支持,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和方法学,而大部分以非逻辑思维为主的创新技法目前尚处于初生阶段。他还对传统创新技法进行了分类,分为逻辑思维型技法和非逻辑思维型技法两大类。其中逻辑思维型技法包括科学推理型技法(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探索法、等价变换法、KJ法、类推法)、组合型技法(组合法、分解法、形态分析法、信息交合法、横向思考法)、有序思维型技法(奥斯本检核表法、5W1H法、和田法);非逻辑型思维技法包括联想型技法(智力激励法、联想法、逆向构思法)、形象思维型技法(形象思维法、灵感启示法、大胆设想法)、列举法(特性列举法、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
贾弘在其论文《创造发明方法体系初探》[101]中指出,创造来源于创造思维,创造技法就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要探讨创造技法的体系,首先要给创造技法分类。他按照创造思维的运动形式给创造技法进行分类:从思维运动方向看,分为正向思维(用“正”字表示,如希望点列举法、缺点改进法、情报法、设问法、常用思路启示法等)和反向思维(用“反”字表示,如逆向发明法、缺点利用法、负负得正法等);从思维运动的参照物看,分为联想思维(用“联”字表示,如仿生法、联想法、信息交合法、移植法等)和组合思维(用“变”字表示,如组合技法、主体附加法、二元坐标法等);从思维运动的发展形势看,分为灵感思维(用“冷”字表示,如三思法、直觉法、日本的“一日一案”等)、群体思维(用“热”字表示,如头脑风暴法、合理化建议活动法等)和优选思维(用“优”字表示,如工业设计学、功能评价法等)。上述“正、反、联、变、冷、热、优”组成了一个创造发明思维的基本系统,即发明都是以发现问题开头,通过七种创造思维的联接和作用,最后得到发明成果。同时贾弘指出,创造思维这七类形式并非是绝对的、孤立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他,互相关联而又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3.2.2 关于创造技法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2000年,傅世侠、罗玲玲在《科学创造方法论》[102]的第十一章即“创造技法的方法论研究”中指出,日本在经历了30年代至50年代的引进、消化、扩展之后,到60年代,一大批具有日本特点、适合日本国情的创造技法纷纷问世,如市川龟久弥的“等价变换法”,川喜田二郎的“KJ法”,片山善治的“ZK法”,中山正和的“NM法”,高桥浩的“OCU法”,小林末男的“SKS法”,梅棹忠夫的“小纸片法”,今一三男的“KPS法”,茅野健的“逆向思考法”,高桥诚的“MBS法”、“CBS法”、和“NBS法”和“关键词法”,高桥浩的“催眠发想术”和“符号展开思考法”等都有独到的研究和见解。日本学者开发的创造技法充分体现了其民族的善学习、重实用的特点。他们还通过对比指出,从形式上看,美国以创造技法为主,其特点是操作程序灵活,但缺乏严谨性;苏联以发明方法为主,特点是操作程序严谨,但较繁琐;日本是创造技法和发明方法兼而有之。从内容上看,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创造技法,着眼于调动主体积极的心理活动等较难于量化把握的创造技巧,可以说更注重人的右脑式非逻辑思维功能;以苏联为代表的发明方法,着重对客体(发明物)和客观规律运用的研究,可以说更重视发挥左脑式的逻辑思维方法的作用。日本创造技法研究的风格,介于美国的心理学方法和苏联的逻辑方法之间。并且糅合东方文化于方法学的研究体系,具有明显的日本民族性特点。
1.3.2.3 关于创造技法的发展方向
胡义成在《当代国外创造技法研究情况综述》[103]中,概略性地介绍了美、日、苏等国研究创造技法的情况,指出当代国外创造技法开发的主要方向:一是对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组织形式或“小环境”的开发;二是对创造性思维的形式系统方面的开发;三是对创造性思维中的非推理因素的开发;四是通过电子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功能的软件和硬件的进一步开发,在人机系统中更好地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
1.3.2.4 关于创造技法的运用
有很多学者结合自己的具体工作来讨论某个创造技法的具体应用,涉及日本原创的创造技法的文章如:《KJ法与中学作文》[104]、《KJ法的实际运用》[105]、《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方法7—KJ法》[106]、《基于KJ法的北极航线问题研究》[107]、《中山正和的NM法与思维训练》[108]、《基于KJ法的老年痴呆社区健康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109]、《客车车身电气设计KJ法》[110]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