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物理课堂问题化教学的假设验证结果

中学物理课堂问题化教学的假设验证结果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探究学习重学习过程而非研究的结果,重知识技能的应用,而非掌握知识的数量;重亲身参与、感悟与体验,而非一般地接受别人传授的经验;重全员参与,而非只关注少数尖子生。开展“探究学习”的一般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仅由竖直方向加速度决定,与物体速度方向无关。

中学物理课堂问题化教学的假设验证结果

探究学习是指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问题为载体,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探究、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探究学习重学习过程而非研究的结果,重知识技能的应用,而非掌握知识的数量;重亲身参与、感悟与体验,而非一般地接受别人传授的经验;重全员参与,而非只关注少数尖子生。开展“探究学习”的一般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教学片段18】 “超重和失重”的教学片段

在本节学习前,学生对超重、失重有一定感性和模糊的体会,但理解超重、失重概念,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困难:首先是物理语言的误导,使学生认为超重(或失重)就是物体重量的增加(或减少);其次学生往往认为向上运动时就超重,向下运动时就失重,没有真正理解超重与失重的原因。考虑到学生有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基础,完全可以通过自主体验与自主学习来完成本节课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采取“情景—问题—探究—结论”的教学流程,采用了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通过自主体验、小组互动、组间互评、自我评价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通过体验、分析、归纳、讨论、评价等得出结论,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动手与合作能力,生成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物理意识。

如新课开始时,教师呈现学习目标:什么是超重(失重)现象?什么样的运动情况下出现超重(失重)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超重(失重)现象?

在学生自主探究时,有的学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可提示学生自主探究的三个环节,分别从“观察压力大小变化—分析运动情况—分析受力情况”去探究。

再如:在实验验证——感知什么样的运动情况下会出现超重(失重)现象这个教学环节时,教学焦点是从运动特征上,深入观察实验与讨论分析,通过组内合作,组间交流评价,来突破教学重难点。采用如下步骤进行:

(1)提出问题。

在什么样的运动情况下观察到超重与失重现象?让学生回忆上面实验现象,大胆猜想,发生超重与失重现象可能与哪些运动量有关?(学生可能会提出:速度的方向,速度的大小,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的大小,位移大小方向等)

(2)组内讨论验证。

小组内成员针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www.xing528.com)

讨论主题:用你们的实验方式观察,在什么样的运动情况下出现超重与失重现象?此时物体运动状态到底如何?

(3)组间交流评价。

请小组代表(甲)上讲台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请另一组代表(乙)对代表(甲)提出的问题做出评价或提出自己的认识。

教师按教学现场,多请几组做相互交流与评价。

(4)教师引导整合。

教师在众多的交流问题中,抓住主要问题,在什么样的运动情况下出现超重与失重现象?教师进行引导。

(5)师生达成共识。

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仅由竖直方向加速度决定,与物体速度方向无关。

简要评价:在开展探究学习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不能忽略理论探究,虽然大多数探究活动需要用实验进行,但也有不少探究活动属于理论探究,要予以重视;其次,创设合适的问题情景,提出的问题要明确,给出的实验现象要明显,学生的观察要引导;再次,强调经历假设过程,假设是科学思维的一种方式,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时,要选取适当的事例,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事物作出相应的假设,掌握假设的基本方法;提供必要的辅助资料,让学生经历依据一定的事实进行假设的过程,进而明白“假设”不是毫无根据的“瞎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