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戏剧表演强调儿童按照已有剧本进行表演,是一种固定的表达表现,而幼儿体验剧则强调幼儿在生活中的体验、收获、感悟,强调借助体验剧这一综合性的艺术教育形式促进幼儿全方位的发展。幼儿的自我分享环节有效地体现了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体,如何对自身的经验进行归纳、整理、输出、重构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自我分享时,可采用以下策略:
(一)开放策略
开放,是指教师应该耐心聆听,接纳幼儿在过程中的想法、建议和具体行动。也就是教师不立即对幼儿的想法、决定做出回应,而是主张他们在尝试中自我判断;要求教师能够接受幼儿非同寻常的观点;接纳幼儿不同的观点呈现的不同结果。开放策略贯穿于每一次活动讨论分享层面和实践操作层面,讨论是开放式的讨论,实践也是开放式的实践。开放式讨论时,幼儿和教师坐成圆形,每一位儿童的表情、眼神都能得到交流,意见都能被听到,教师拿好纸笔随时准备记录。
◆案例6-14 《爬山虎的秘密》的讨论
老师在组织讨论《爬山虎的秘密》中不速之客会是什么时,就保持着开放的角色定位。教师经常用这句话鼓励儿童:“你觉得会是什么,还有什么好的说法?”在教师开放策略的态度下,儿童的不同想法都得到了教师的认可。
春天到了,长势正旺的爬山虎迎来了一批不速之客:
可乐:“这些白色的点点是什么东西呢?”
可乐:(用手去翻开其他的叶片)“你们快看!只有爬山虎的叶子上才有这些白色的东西,紫藤萝的叶子是没有的!”
可乐的发现引起了辰辰、涵涵的注意,他们俩顺着可乐的发现赶紧翻看其他叶片……
辰辰:“我发现这些白色的东西都是在爬山虎叶子的反面的,正面是没有的!”
可乐的发现得到了辰辰、涵涵的认同。
师:“是不是只有这个地方的爬山虎才有这些白色的东西呢,看看其他地方还有没有?”
可乐:“走,我们去那边看看!”
孩子们沿着爬山虎的一周,隔一段距离翻看一下,几乎看到的每一片爬山虎的叶子都有白色的点点的东西……
幼:“老师,这些白色的东西是什么呢?会不会是爬山虎生病了?”
奇怪的不速之客引发了孩子和老师的讨论,最后确定白色的点点竟然是虫卵。
童童:“你知道爬山虎为什么会长虫卵吗?”
妞妞:“可能是爬山虎太老了,容易生病!”
贝贝:“这些虫卵会吃掉爬山虎的叶子吧!”
乐乐:“那爬山虎就会死掉了吧!我们得想办法保护爬山虎呀!”
听到孩子们的讨论,教师开始介入并和孩子们一起展开讨论:“这是什么虫子的虫卵?是益虫还是害虫呢?”
幼:“不如我们去查一查吧!”
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经过搜索查证,爬山虎招来的是蚜虫的虫卵,确定为害虫,因此,“寻求各种方法消灭蚜虫,保护爬山虎”成为孩子们合作探究的主要问题(图6-10)。
图6-10 《爬山虎的秘密》发现蚜虫出没
开放的角色定位,是教师对幼儿的各种想法的实践检验。通过让幼儿不断尝试错误的实践,使儿童发现最佳的可行方案;教师需要等待儿童,当儿童需要教师的评价时,教师再予以评价。
(二)引导策略
幼儿自我分享的内容是多样的,既包括幼儿的收获、经验、情绪、体验,当然还包括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帮助策略重点指向自我分享中倾诉的困难与挑战。帮助并非是教幼儿怎么做,而是引导幼儿采取多种可能的方式寻找答案,进而发展幼儿主动探索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倾听,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大胆表述、做出假设,并引导幼儿思考自己需要向他人(伙伴、教师或家长)请求何种帮助。
◆案例6-15 教师在体验剧《油菜花开》中对幼儿的帮助
大班幼儿在幼儿体验剧《油菜花开》中对不见了的角果展开了追踪,并大胆想象和猜测谁是小偷(图6-11)。
幼儿2:是大风吹的角果掉落的吧!
教师只是在一旁耐心地聆听幼儿间的对话。
幼儿1:到底是谁偷走了角果呢?可能园丁爷爷知道,因为他总是在照顾油菜花。
幼儿2:我们的阳光农场有监控,我们是不是可以查找监控呢!保安叔叔会同意我们看吗?
图6-11 《油菜花开》中角果不见了
幼儿3:老师,我们想问一问园丁爷爷,看看监控。
当幼儿发出明确的帮助需求后,教师进行适宜的牵线。
查看监控与询问园丁爷爷都无果,孩子仍然念念不忘“小偷”,时不时注意油菜花田的动向。就在这一天,有的幼儿看到有一群小鸟从旁边小学,往幼儿园飞过来,孩子们大喊:“是小麻雀,小偷一定是小麻雀。”真的是麻雀把角果吃了吗?在接下来几天,孩子们一直用手机拍摄,抓拍小偷。后续孩子们还对如何保护油菜角果进行了讨论,由原来的油菜角果延伸开来,生成了“搭陷阱、做稻草人”的新的活动内容。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找寻保护角果方法的学习品质。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引导通过自我分享式的讨论积极开展思考,勾画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并充当桥梁,帮助幼儿达到成功的彼岸。
(三)协调策略(www.xing528.com)
建立在开放式、提供帮助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包容各种观点并使各种观点能够有效地付诸实践。如果说开放是“放”,帮助是“引”,那么协调就是“收”。幼儿体验剧是围绕一个源于幼儿生活的主题实施开展的,每一位幼儿的关注都以这个故事展开,各种不同的想法与观点都需要集中并做小组式讨论情况下,幼儿可以通过自我分享协调达成一致的意见,而教师则需要明确何时需要协调以及如何协调等。
在大班《有趣的桥》主题活动中,造桥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关于造什么桥的问题成为剧本的主线。而每个幼儿有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故事又会形成不同的体验剧。但为了有一个相对集中、完整的体验剧故事代表班级共同成果展演,教师就要进行协调。教师创设一个体验剧表演的中心性情境,请幼儿来“说”情节,这样就具有了统一的目的性,幼儿之间不同的观点就能得到协商。另外,不同意见由幼儿举手表决,体现民主的活动氛围。
◆案例6-16 体验剧《有趣的桥》中教师的协调
幼儿所描绘的桥与现实生活中差别显著。
凯凯说:“我们造是变身机器桥,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变幻桥形,运载轮船、火车、动物和人。”
小米说:“随身携带桥,可以缩小放在口袋里,走到哪里需要用到就拿出来变大使用;有的是原地桥,只需要站在桥肚子里就可以跨越前方障碍到达桥对面……”
佳辰:“环保桥,收集桥面的水和食物残渣,通过特殊管道传给地下或海下的动物,并且桥桩用大树建造,既可以乘凉又可以扎根土壤稳固桥身。”
嘉铭:“公园桥,很大的一座桥,桥身上有植物园、有游乐场、有摩天大楼,可以节约土地,因为房子很贵的。”
那究竟在幼儿的小溪上造什么桥呢?
教师及时肯定幼儿的想法非常有新意,许多桥都是没有听到的。她提示小朋友们,这座桥建在幼儿园的小溪上,是一座童话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和小伙伴们可以玩的桥。
嘉铭说:“对呀,刚才你们说的桥是自己想出来的,我们就把上次睿睿一组搭的双层桥编进故事里吧,下面平桥,上面用绳索将两座桥立在上面,形成桥上桥。”
浩浩继而提出两座桥可以连接起来(图6-12)。
图6-12 幼儿在造桥游戏中的精彩一刻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过多参与,但是她一开始就确定了开放式讨论的中心话题。有了中心话题的引导,儿童的各种创造性剧情创作就从造桥的事件中展开了。儿童的各种观点遵从剧情的发展,他们没有重复别人的创作,而是主动地把自己的创作和别人的创作联系起来,构成一出完成的体验剧,这就是教师的协调策略在起作用。
(四)反思策略
反思的对象是已经发生的活动行为;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总结经验、提升收获,更是幼儿在内心回顾、审视自己的活动行为,并尝试以一种批判性思维来回应现在、展望未来。教师应引导幼儿积极开展反思分享,反思对于体验剧实施中的孩子尤为重要,在自由的体验剧之路上,有关反思的分享能够帮助孩子们实现同伴间的经验互动和个体的经验升华。
◆案例6-17 “油菜花开”的趣事分享:
油菜花成熟后,用什么工具把籽取出来;
小象:“在角果的头上剪个洞,让油菜籽流出来。”
小乔:“用刀割开角果。”
壮壮:“用机器手臂拨开角果。”
小象:“把角果放在地上磨,把皮磨破角果就出来了。”
圆圆:“用自己的手剥。”
小妤儿:“放切菜板上,头尾各切一下,中间在切一刀。”
轩轩:“手上涂固体胶黏住角果皮用力拉,把皮拉掉。”
幼儿先是凭借自己的经验认识,大胆表达收油菜籽的方法,再到提供条件实践操作,最后了解快速收割的“小妙招”。相比直接的观察,这样的学习过程更有价值。幼儿会不断地思考,尝试以“原来……结果……”的批判性思维,回顾自己的活动行为(图6-13)。
收割后,看到这么多角果想说……
图6-13 油菜籽丰收咯
妤儿:“以前辛辛苦苦做的事情成功了。”
宇轩:“我每天记录油菜花的变化,今天才发现原来油菜花这么有用处!”
梓豪:“油菜籽的颜色要变得很深很深才能收割。”
妤儿:“成熟的油菜籽才能拿来榨油。”
智轩:“感觉想都想不好应该用哪科油菜籽榨油。”
妤儿:“我不想蚜虫把油菜咬死。”
小乔:“角果现在变黄了,感觉又像一片黄色的花海一样。”
思语:“黄黄的角果让我仿佛回到春天,黄黄的叶子落到我的身边。”
开心:“我不想蜜蜂咬油菜花的花蜜。”
瑄瑄:“我不想小鸟把角果里的油菜籽吃掉。”
幼儿参与油菜花“播种—萌芽—成株—开花—结籽—收获”全过程,增强了幼儿与油菜花持续的情感互动。
反思使幼儿的学习总是处于发展的过程中。事实上,在幼儿体验剧的实施过程中,无论是在幼儿自由采风、自主创编的前期阶段,还是在自然表演、自我分享的后期阶段,幼儿都需要通过不断的反思,使幼儿体验剧真正能够成为促进他们身心发展的有效载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