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体验剧:幼儿自由采风指导策略

幼儿体验剧:幼儿自由采风指导策略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教师应考虑幼儿来回出行的安全。教师应根据采风地点的远近、交通情况判别出行的风险,合理选择交通方式。教师在支持幼儿进行采风时,应注意选择与幼儿生活有联系的场所,注重新经验与幼儿原有经验、原有生活的链接。因此,教师在支持幼儿开展采风活动的过程中,应遵守自主性的原则。教师应从社会需要、幼儿发展等角度进行综合考量,择定自由采风的场地。这系列话题的引出,推动幼儿走出幼儿园,寻找杭州变化的美。

幼儿体验剧:幼儿自由采风指导策略

自由采风是幼儿体验剧活动的基础,是幼儿体验剧开展的经验准备和知识积累。在自由采风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开放广阔的采风场地,打开幼儿的感官通道,让幼儿尽情体验生活

(一)教师指导幼儿自由采风时应遵循的原则

1.安全性原则

自由采风活动中幼儿的活动场地不断扩大,从班级走向幼儿园,从社区走向社会,在这一过程中,安全性是教师首要考虑的第一原则。首先,教师应考虑幼儿来回出行的安全。教师应根据采风地点的远近、交通情况判别出行的风险,合理选择交通方式。其次,教师应考虑采风活动中的安全。教师应全面了解采风地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做到万无一失。最后,教师在组织采风活动的前期、中期、后期,都要做好安全教育活动,引导幼儿安全出游、文明采风。

图6-1 暑期在家长陪同下一同采摘玉米

如:在“我是快乐的星宝星贝”的活动中,中大班幼儿利用暑期,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了前期采风。其中,大班的“小星农”们在暑期就开始了体验做农活、参观田野地头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们走进乡间,体味农耕生活;走进菜场,亲手摘新鲜的蔬菜;来到幼儿园四楼阳光农场,拿起锄头初体验:浇水、捉虫、松土、扒烂菜叶,等等。而中班的“星宝星贝”则开启了他们的暑期地铁之旅。通过亲子、结伴的方式乘坐地铁,在乘坐过程中,体验到了如何购票,如何刷卡,如何过安检,如何安全坐地铁。安全教育无形中进行了渗透。

2.生活性原则

幼儿的学习来源于一日生活,遵循生活性原则的采风活动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能让幼儿更有代入感,让幼儿在采风活动中有收获、有乐趣。教师在支持幼儿进行采风时,应注意选择与幼儿生活有联系的场所,注重新经验与幼儿原有经验、原有生活的链接。

如,在开展“我是消防员”采风活动时,教师带领孩子们参观消防大队,孩子们在采风活动中近距离观察了消防车、云梯等救火工具,了解了消防员叔叔工作的主要内容,知道了消防员叔叔如何接听火警来电。在“可爱的动物朋友们”采风活动中,家长们带孩子们观赏憨态可掬的熊猫、呆头呆脑的亚洲象、温顺胆小的长颈鹿、展翅开屏的孔雀,还有一只只猴子带着香蕉帽,把脚勾在绳子上为大家带来精彩的马戏表演。孩子们认识到了不同特点的各种动物,同时实际观察和亲身体验,获得了更感性的知识和经验。孩子们兴趣十足,收获满满。

3.自主性原则

幼儿采风应遵循幼儿自己的脚步,采风的地点是幼儿想去的、幼儿感兴趣的地方。因此,教师在支持幼儿开展采风活动的过程中,应遵守自主性的原则。遵循自主性的原则就是要摆正幼儿和教师在活动中的地位关系。在体验剧活动中,幼儿占据主体地位,幼儿既是活动的主体,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为幼儿提供服务。在自由采风中,教师切不可将自己的主观意见强加给幼儿,代替幼儿选择,而要放手跟着孩子走。

如在“彭埠老街故事”活动中,教师让孩子们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老街去走访和感受,有的孩子选择了就近的彭埠老街,大家看到了老街的三只炉子:一只是茶店的开水炉子,一只是卖早点的烧饼炉子,还有就是豆腐店里烧浆水用的地灶。除了三只炉子,还有八座桥,分别是“南有清风明月,北有普福莲花,东有太平吉庆,西有豆腐曹家”。这些景点建筑都充分展示了历史悠久的杭州文化

4.教育性原则

采风场地的学习应该有正面的引导作用和教育价值。教师应从社会需要、幼儿发展等角度进行综合考量,择定自由采风的场地。3—6岁儿童的模仿能力强,辨别能力弱,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采风场地的正面示范作用,不可忽视自由采风过程本身的教育意义。同时,采风活动与后续的自主创编、自然表演、自我分享紧密相连,它是深度学习的敲门砖。因此教师在开展采风活动时,需要预先思考本次采风是否能够充分支持幼儿后续学习的需要,进行统筹谋划。

如在“大自然真奇妙”活动中,教师带孩子们参观自然博物馆,走进“演化之道”展区的非洲大草原,看到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标本摆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又高又大的长颈鹿,还有躲藏在草丛中的斑马和小鹿,再往前走还能看到猎豹在撕咬羚羊,这些标本和模型都做得栩栩如生,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展现在孩子们面前。这比枯燥的课堂教学更有教育价值,也让孩子们全方位地领略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丰富多彩!(www.xing528.com)

(二)采风工具的提供与使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采风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采风工具的有效辅助。在自由采风活动中,常用的工具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现代采风工具

现代采风工具主要有用于图像采集记录的工具和用于声音采集记录的工具,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1)图像采集记录。现代化的电子设备具有“便捷性”和“时效性”,并且不需要太多操作技巧和太高的能力要求。现今,幼儿对常见电子设备的拍摄操作并不陌生,生活经验的积累为采风提供了有力支撑。伴随着采风主题、采风形式的需要,这些工具在亲子和师幼采风当中使用。

例如在大班“G20,我们欢迎你”项目活动中,为了深入了解杭州特色、杭州的变化,发起了一次寻找杭州故事的采风大会。杭州发生了哪些变化?作为杭州人,你会向外国友人如何介绍杭州?这系列话题的引出,推动幼儿走出幼儿园,寻找杭州变化的美。他们以图片、视频的方式直观地记录,为活动积累了素材。幼儿通过教师、家长的引导自主地使用相机,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来捕捉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发生的趣事。又如在“油菜花开”系列活动中,幼儿通过相机来拍摄油菜花的生长过程,他们兴趣广泛、好奇心强烈,发现了许多易于忽略的细节。油菜花的害虫防治、昆虫授粉和角果保卫战等活动探究都是靠幼儿的细微观察和照相记录而引发的。

照相记录更是对幼儿的一种美学教育。虽然幼儿还不会使用昂贵的照相设备,不具备高超摄影技术,但是,幼儿在一次次的拍摄过程中也逐渐发现如何将小伙伴拍得更美,包括如何寻找角度和拍摄场地,让“模特”摆pose,调整前后距离等。在“油菜花写真”活动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幼儿拍出了一组自然而生动的照片,将人和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我们看到幼儿感受与发现美的能力得到了提升,能逐渐分辨出各种美的事物。

(2)声音记录工具。有时候我们需要排除图片、文字等信息的干扰,录音记录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它能让幼儿更多地关注声音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变化,在一些活动中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小猪佩奇的配音秀”活动中,为了让孩子们感受佩奇一家每个成员的声音特点,教师特意录制了每个家庭成员的台词来让幼儿欣赏,通过多次的倾听和模仿来感受不同角色的声线变化,幼儿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不同声音的独特魅力。

对于中、大班的孩子,通过创造条件,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和记录。例如在“消防车来幼儿园”活动中,孩子们对消防车的警笛产生了兴趣,并由此引发了比较不同车种警笛声的活动。孩子们使用录音笔等工具去记录警车、消防车和救护车的不同警笛声,发现消防车的警笛是三秒长声,间隔一秒;救护车是一秒高音,一秒平音,间隔一秒;警车的警笛非常急促,没有间隔。孩子们还用线条记录了下来,将声音信息巧妙地转化为图像信息,这也锻炼了幼儿的信息处理能力。

此外,声音记录也是将幼儿的所看、所想,通过幼儿语言表达将其定格的一种辅助工具。随着幼儿年龄、能力各不同,在幼儿园采风、亲子采风多种形式采风活动中,以幼儿发起话题,体验探索、共情发现为路径,将其采集的信息以声音的方式记录,随后可通过亲子或师幼共同整理成“小报”,听一听、看一看,让幼儿多途径回顾。

2.传统采风工具

传统采风工具主要也有两类,一类是通过写生绘画进行记录的工具,另一类是通过画图表格进行记录的工具。

(1)写生绘画记录。该写生是指幼儿以绘画方式记录采风内容的一种形式,是对采风内容不加装饰与渲染的一种绘画记录。当然,幼儿不具备成人的绘画技巧,也无法抓住景物的缩放比例,但是,通过这种记录方式,幼儿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观察,浸润到大自然中。幼儿会根据自己的观察来选择性地描绘景物的特点,小班幼儿的绘画能力尚处在涂鸦期,虽然在成人看来是乱涂乱画,但可以从中看出他们的兴趣,并根据这些兴趣来推动后续的活动。

对于中、大班的孩子,他们的绘画能力已处于象征期,并向图式期过渡。幼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抓住对象的特点来进行绘画,会用简单的图形和线条组合来表现其特征。例如在“萝卜哆来咪”系列活动中,幼儿通过写生认识到不同萝卜的叶子形态差异很大,有的呈现椭圆形,有的像扇形,大小、数量和密集程度都各不相同。孩子们在绘画前都进行了仔细观察,有的孩子还数了数叶子的数量,并且拿小手和其比较。通过这样的形式,孩子们描绘出了生动形象的萝卜,教师们甚至还能看到孩子们表现出来的萝卜叶子上的绒毛。幼儿对萝卜有了不同层面的了解,为后续的故事创编、情节表演增添了色彩。

(2)画图表格记录。表格是一种组织整理数据的手段,在采风中使用表格能帮助教师和幼儿科学而系统地整理各种信息,既可用于比较,又可用于分类。在设计表格过程中需要考虑各个项目、划分维度以及记录方式等,以便让表格变得清楚而规范。而大班的孩子,已经具备筛选和整理的能力,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与帮助下能够设计表格来记录。

例如在“我来设计我的桥”活动中,发动幼儿去调查各种不同类型的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呈现。孩子们通过商讨设计了相应的表格,分别记录下了石拱桥、浮桥、吊桥、斜拉桥和立交桥等十余种,并对它们的建筑材料、功能和结构等都做了简单描述。幼儿还为其分类展开了讨论,最后发现桥可以根据用途、使用的材料和跨越的障碍等进行分类,这也为孩子们日后用废旧材料造桥奠定了理论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