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圣先师孔子,教育学生,除了能符合现代教育的原则——因材施教外,主要的重点还是在于教导如何为人与处世,而不是把学识的传授列为第一主要目标,因学识贵在能灵活地运用,发挥生活的最大功能。
青少年朋友们,你们在学校除了学习基本学识外,在全校那么多的同学之间,更得学习如何与人相处,你们想要求得学识很容易,只要肯努力就行了。但为人处世,想要很和谐,很融洽,那可就不容易了,就算下了很大的功夫,有时事倍功半,弄得灰头土脸,绩效不彰,仍然还是个失败者。
处世之所以难,因为它是一门艺术。
何谓处世?从狭义方面来说,“即是如何与人相处。从广义方面来说则应当包括处人与处事两方面。这既是一门大学问,也是一项高深的技术。
为什么说处世包括处人与处事呢?你们应知道人与事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两回事,但在实质上人与事却是不能截然分割的,因为处人的目的,并非为处人,而是为积极完成工作而处人,换句话说,也就是为了处事而处人。所以处人与处事还是相互关连,相辅为用的。进一步说,真正会与人相处的人,必然会处事,真正会处事的人,也必然会处人。
同学们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大家聚集在一起,要想相处和好,协调密切,融洽无间,那真是谈何容易。你们必也听父母亲或家人说过“处事容易处人难”的论调,你们处于一大堆不同面孔同学当中,又何尝没有这样的感慨呢?
处世就是接物待人的道理。
然而,究竟如何才算是处世的真正道理呢?至圣先师孔夫子教人,特别讲求“恕”字,特别提倡“敬”字,自敬而后人敬之,并以“诚”和“拙”字为待人接物的要诀,这可说是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现在分析归纳几条要则,供你们参考:(www.xing528.com)
(一)相互了解。同学之间会有磨擦与冲突,往往起因于误会与隔阂,为什么会如此?因了解不够所致,所以互相了解是处事第一个秘诀。彼此间多接触,真接间接的了解对方才能、个性、嗜好、特长、优缺点等,进而贵相知心,能达知心知性,则事事可通。
(二)建立情感。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主动地去开拓建立深厚的感情,首先必须对别人撒下感情的种子,然后细心地加以灌溉培植,才会萌芽、开花、结果;生活上多交谈,多接近,别人痛苦或困难时,竭力设法帮忙,或在精神上多给予鼓励与安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容忍与宽恕。你们在学校,经常可看到同学之间为了争一些不值得争的小事而吵架闹事,是多不值得啊!要学会吃亏,吃亏并非懦弱,反而是占便宜,唯有懂得吃亏的人,才是最刚强最有作为的人,如历史上蔺相如与廉颇交恶的故事,你们应该耳熟能详。蔺相如为了顾全大局,处处容忍了廉颇的侮辱,几经波折最后终于折服廉颇使其负荆请罪,此事件足以说明吃亏并不是懦弱的。同时也要学会宽恕别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唯有能够宽恕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容忍,所以在处世上,要尽量用理智去克服自己感情的冲动,多在此处下功夫,与人相处就可圆满。
(四)避免太出风头。树大招风,才大招嫉,乃是必然之理。与同学相处,虽自己有才华,也要收敛锋芒,以免伤害到别人的优越感和自尊心,适可而止,恰到好处,便可得到别人的爱戴。
以上是举些一般性的原则,供你们自己平时去体验与实行,因为处世不易,要如何能达到真、善、美的境界,则有待你们自己虚心下功夫研究磨炼了。
盼望你们从青年少年开始,在这方面多努力,本“诚”与“敬”,则问题必可迎刃而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