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狸的故事》制作人蔡志刚的创作与营销实战经验

《河狸的故事》制作人蔡志刚的创作与营销实战经验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曾任纪录片《远去的渔村》编导及摄影,该片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首届“纪录·中国”铜奖。拍摄《河狸的故事》这部纪录片比我想象中的更加艰难,我们摄制组在布尔根河、乌伦古河、阿尔泰山间穿梭,在戈壁荒漠中游走,历经春夏秋冬,实际拍摄天数不下130天。

《河狸的故事》制作人蔡志刚的创作与营销实战经验

长度:48'

国家/地区:中国

制作机构:新疆电视台

制片人:许晓娟,张旭

导演:石峰

摄影:蔡志刚,刘冬

剪辑:谭超

内容简介:

发源于阿尔泰后山的布尔根河,每到河流拐弯处,沼泽密布,这里是河狸世代的家。小青河汇入布尔根河的谷地里,元宝和它的家族住在这里。五月,元宝从栖居了半年之久的巢穴中爬出,它和家族急需新鲜的食物。这是一段快乐的时光,甚至,与牧羊犬的对峙都显得分外轻松。从七月到十月,搬迁的路上磨难重重。元宝选择了新的地址,并且开始筑坝,这是它最智慧的生存技巧。更重要的是,冬季即将来临。第一场雪降临时,它能构筑出自己温暖的家吗?

主讲人简介:

蔡志刚,《河狸的故事》主摄影。新疆电视台纪录片编导,1999年7月开始纪录片创作。曾任纪录片《远去的渔村》编导及摄影,该片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首届“纪录·中国”铜奖。任纪录片《王洛宾》摄影,获2013年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优秀摄影。2015年获得全国优秀摄影,并获广电总局2015年度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优秀摄影。(www.xing528.com)

对于自然类纪录片的拍摄还是第一次,向往而不可及,但事实我们却做到了!

2012年,当石峰导演第一次与我聊这个选题的时候,我只是会心一笑,感觉找我拍摄是不可能的,新疆电视台不乏比我出众的摄影师,选择我来担任主摄影,有点不可置信,因为,当时我任《丝路·发现》栏目的编导,做着与自然类纪录片完全不搭的历史考古人文类节目,虽是专职摄影出身,但多年不动摄像机,我能行吗?能够满足导演的需要吗?凭着一腔热血,怀着一份对纪录片的激情和一份久违的向往,立即答应了导演石峰的应邀。现在想来,这绝对是一次正确的选择。面对自然,人类渺小。

拍摄《河狸的故事》这部纪录片比我想象中的更加艰难,我们摄制组在布尔根河、乌伦古河、阿尔泰山间穿梭,在戈壁荒漠中游走,历经春夏秋冬,实际拍摄天数不下130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位创作者经受了蚊虫的叮咬、严寒的考验。河狸作为一种昼伏夜出的两栖类动物,为了能够拍摄到河狸的生存状态,因此我们的拍摄就必须依照河狸的习性来展开,恼人的昼夜坚守,让我们的生物钟紊乱,每次在岸边期待相约河狸的时候,连河狸都不会想到我们每次的赴约都是那么准时。

拍摄自然类纪录片是我的第一次,第一次难免重重困难,首先索尼F900R高清摄像机我是第一次使用,拍摄的第一周,由于不了解河狸的习性,我们距离河狸太远,只有使用增倍镜来跟焦,加上天色太暗光线不足,不好对焦,河狸运动时的长焦画面几乎都是虚的,这让导演和我伤心欲绝。因为,河狸作为野生动物警觉性非常高,几百米之外如有动静,它就立刻钻进水里不出来,一周下来,我们的拍摄一度陷入低谷,未来的日子该如何前进?本人能否胜任这部纪录片的拍摄?一个个问号在我的脑海里产生。总结失败的经验,我们开始仔细认真地观察河狸的习性,因为只有掌握了它的足迹,我们的镜头才有方向。石峰导演要求,我们的镜头必须尽可能地靠近河狸,这样我们的画面才能感染观众。

夏季的河谷,潮湿伴着蚊虫,30多天的野外拍摄,我们在河狸活动的区域设置埋伏并增加伪装物,几乎每天都是昼伏夜出的蹲点,就为守候它的出现。为了让河狸能够适应夜晚灯光的出现,我们的六盏LED平板灯、三个机位从太阳落山之前就已经错落有致,纷纷盘踞在河狸的坝前坝后,摄影和导演在现场或站或蹲,一次守候就是4个小时到6个小时不等,然而一次次的捕捉让我们有了最初的兴奋,与拍摄对象的距离也是越来越近,充足的灯光加上近距离的拍摄,焦点完全在掌握中,这让我们纪录河狸生存的影像慢慢趋于完整。那段时间,几乎几天下来就有几组让我们满意的镜头,一阶段取得的成果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心,只待秋季再战!

秋季的河谷,阴森而恐怖,刺骨的西北风让我们不寒而栗,干枯的树枝与落叶之间时常上演着恐怖电影般的视觉盛宴,猫头鹰野兔、蛇、还有围绕在不远处野狼的吼叫,让我们一个个夜晚的拍摄变得冷酷而无情。克服着恐惧,夹杂着对河狸出没的期盼,我们又度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这个拍摄过程中,我们拍摄到了河狸啃食杨树、柳树,储存冬季的食物等场景,但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这是我人生至今最痛苦的一段日子,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曾经那一夜,我们摄制组有争吵、有眼泪,有欢喜,也有悲壮!我们为了一个镜头,在沙滩与河谷间来回奔波,出错、再战,出错、再战,挽回、胜利!那一夜,我们跟踪拍摄河狸用掉了4盘磁带,200多分钟的素材!那一夜,待黎明时分,摄制组所有成员都已筋疲力尽,卧倒在沙滩上,但是我们记录的影像却是弥足珍贵!现在想想当时有个镜头: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河狸在一夜饱食之后,大腹便便朝洞穴悠闲地跑去时,我的心中却饱含热泪,对于河狸的生命,我们的记录既有对方,也有我们自己!

冬季的河谷,洁白而寂静,一米厚的积雪遍布在河谷上下,此时的河狸早已蜗居在洞穴之中,然而我们的镜头也早已埋伏在河狸的洞穴里,虽然仅仅记录了一部分河狸在洞穴的镜头之后被河狸发现,但这却是我们尝试全新拍摄的一种手段。这个冬季,河狸是幸福的,每天啃食着秋季的储藏食物,只待来年开春,将又是一个崭新的生活

初春的河谷,春寒料峭、寒风刺骨。蜗居在洞穴里近5个月的河狸已是是瘦骨嶙峋,河狸破冰而出的画面一直在脑海中浮现,这样的画面能拍摄到吗?这样的妄想,不时地在前往河谷地带河狸洞穴的路上闪现。然而,苍天不负有心人,我们在河狸洞穴蹲守第九天的傍晚,河狸果真有了我脑海里的那一幕,破冰而出!我当时蹲守的位置仅仅距离4米远,当听到冰面有“吱吱”作响的时候,我想河狸要出来了,我的心都快要跳出来了,我强忍内心的兴奋,强压心跳的速度,极度害怕心跳的声音让河狸听见,破坏河狸的行动!时间一分一秒地度过,此时我的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不敢呼吸,不敢走神,按快门,看见红灯闪烁,时间码在跳动,是的,开机了!此时,冰面破裂,河狸头顶着冰碴浮出水面,悄悄地探头张望、再张望,哦,春天到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开始了,这是生命的力量!这是一个长达十分钟的长镜头,镜头从特写、近景、小全、全景,近乎完美地记录了河狸破冰而出的一瞬间!这一刻,我想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兴奋不已,拍完这个场景后,导演石峰深深地拥抱了我,激动的眼泪在我们之间流淌……那一夜,接下来的拍摄非常顺利,我不知道是上苍对我们执着坚守的开恩,还是河狸早已把我们当作它的朋友,对我们如此友好,像是我们的演员、又像是我们的家人,我们拍摄到的画面是那样的美妙和自然!谢谢狸哥!(狸哥,是我们摄制组成员对河狸的称呼)第二天,为了庆祝这次捕捉到的精彩画面,我们摄制组成员吃了一顿大餐——清炖牛肉

历经四个阶段,春夏秋冬我们与河狸一起度过。当然在创作中也有些遗憾,拍摄上也有些不足之处,我期待自己的下一部自然类纪录片会有更好的表现。如要问我拍摄《河狸的故事》这部自然类纪录片的体会,我想除了具备航拍、水下摄影等摄影技术的要求之外,坚守、捕捉、真情这六个字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