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黄山》制作人王振涛揭秘成功实战经验

《大黄山》制作人王振涛揭秘成功实战经验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4年“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六集高清纪录片《大黄山》获得自然及环境类亚洲制作奖,捧回了金灿灿的荣誉。对《大黄山》创作团队来说,不但分享了成功的喜悦,更是圆了一个纪录片人的梦。最多的时候《大黄山》摄制组有15台5D3在同时工作。

《大黄山》制作人王振涛揭秘成功实战经验

长度:50'×6

国家/地区:中国

制作机构:安徽广播电视

制片人:刘文,林宿建

导演:王振涛,郭巍,张成军,张一哲,高嵩,程丹

摄影:贾利玮,从晓阳,倪志强,金一丁,李真,徐欣

剪辑:万燕,王文君

内容简介:

高清纪录片黄山》不仅展示黄山作为“天下第一奇山”的绝美风光,更多的还是呈现黄山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讴歌大自然的生命力和人类创造力。全片分为《人间仙境》《生灵天堂》《石破天惊》《筑梦徽州》《山水画卷》《秘境之地》六集,从黄山的自然风物、历史人文和社会生活的多维视角,为海内外电视观众构建出一个全新的黄山视听形象。片中的黄山,不仅是地域文化——徽文化的重要象征和载体,更寄托了中国人对于“美”的思考和理解。

主讲人简介:

王振涛,《大黄山》总导演。北京广播学院电视新闻专业文学硕士,安徽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导演、制片人。1990年进入安徽电视台从事新闻记者、编辑工作,1995年开始从事纪录片创作。作品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金鹰奖、金熊猫国际纪录片奖等。纪录片代表作有《老梁的家事》《劳模下岗之后》《52年前开始的寻找》《夏日小岗》、大型纪录片《潮起江淮》《巨变》等。

2014年“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六集高清纪录片《大黄山》获得自然及环境类亚洲制作奖,捧回了金灿灿的荣誉。对《大黄山》创作团队来说,不但分享了成功的喜悦,更是圆了一个纪录片人的梦。

为何拍摄黄山:缘起20年前的梦想

黄山以自然风光名冠天下,黄山是中国人的骄傲,更是安徽人的骄傲。因为新闻采访的机缘,我自1990年入行电视就拍摄了不少涉及黄山地区的新闻或专题,多年最深的感触是:黄山很美!拍摄很难!

难在哪里?一是时间、二是设备、三是经费。

世人皆知黄山美,热爱黄山的摄影师们(照相机为绝对主体)更是数登黄山,但他们总觉得拍不够,常常觉得作品不够完美。为什么?因为黄山的气候变幻莫测,地域宽阔,山势又险峻复杂,想拍摄一个集奇松、怪石、云海完美结合的镜头难上加难。如果你没有足够等候的时间,那你靠碰运气吧。正如黄山本地人开玩笑时说的,黄山的美色是留给有缘人的。

再就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摄像设备,摄录分体式笨重不便,国产铁质三脚架需要两个壮劳力轮流扛。更麻烦的是录像带20分钟一盘,一块电池连续作业半小时就耗尽,连一个完整流动的云海都难以记录……因此我十分敬佩当年央视和安徽台的前辈,在有限的技术条件下拍摄了《黄山奇观》《黄山之歌》《黄山之冬》《黄山猴》等一批专题片。今天我们再看这些节目,可以说每个镜头都精美考究,但可惜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缺点——所有的镜头视角都是普通游客可以到达的视角。因为当年设备及技术上无法突破,画面的新鲜感和震撼力上多有缺失。我就在想,何时我能拍摄一部非常规视角的黄山?

第三个难题也是最基本的条件:经费!没有资金实力,想拍摄好黄山这类的自然风光纪录片是不可想象的。

好在世界是在创新中不断积累和进步的。2011年元旦,中国首个全球覆盖的专业纪录片频道——央视纪录频道(CCTV9)正式开播,新年伊始,央视即与安徽台联手策划黄山选题,圆梦的机会终于来了!

如何在形式上创新:集成最新的技术设备

央视纪录频道应运而生的时代,也正是中国电视从标清时代向高清转型的时代。高清技术的应用大大拓展了电视创作的空间,一批新近研发的高清便携式数字设备也为特殊环境的拍摄提供了可能。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引进新技术,在实战中锻炼队伍并在纪录片表现手段、拍摄技法上逐步实现创新和突破。

面对黄山特殊的拍摄环境和要求,摄制组除了固定使用三台广播级的高清摄像机,还尝试使用了多种小型高清拍摄设备。(www.xing528.com)

比如机型轻便的5D3,可于山地险要处架设电控轨道,实现移动逐帧拍摄。一个摄影师在山上可以同时监控两到三个5D3,相当于一个人完成了三个人的工作量。最多的时候《大黄山》摄制组有15台5D3在同时工作。在纪录片里流动的云海、星空运行的轨迹、山涧峡谷的日出日落等,大多是5D3的功劳。

Go-pro3则帮助我们实现了全能运动拍摄。相对5D3,Go-pro3的体形更小。我们将它绑在攀岩者的身上,粘在电缆(轨)车的顶部或底部,捆在黄山猴可能出现的树干上,甚至埋放在石蛙、大鲵出没的溪流里……这种特殊视角的摄影实现了传统摄像机无法达到的效果。

2011年,六旋翼无人飞行器技术刚刚应用在国内的摄影界。随着小型陀螺仪性能的不断提升、载重量的不断增加、电池续航能力的扩大、高清技术指标的提升,六旋翼飞行器的航拍技术逐渐成熟,《大黄山》摄制组决定大胆尝试无人机拍摄。虽然近几年无人机的拍摄已开始大范围普及,但在当时还是承担了不小的风险和损失。所谓风险与利益共存,无人飞行器以其独特的运行轨迹、超常规的运动幅度,“秒杀”了传统的轨道、摇臂、升降机特种设备

正是一系列特殊摄影设备的创新使用,为我们呈现一座前所未见的黄山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想拍摄好黄山必然离不开航拍,但在黄山几十年的影像记录中,航拍镜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一是航拍的手续烦琐、费用高昂;二是黄山的地域气候难以预测;三是山地飞行危险系数大。因此历史上难得的几次黄山航拍,几乎全是观看沙盘式的视角,基本上看不出黄山的雄奇俊美。

这次黄山航拍,摄制组在国内首次使用六轴电磁调整系统航拍陀螺仪,还反复遴选摄影人选,最终组成了一支国际航拍团队:来自奥地利的摄影师Irmin Kerck,来自加拿大的山地飞行员Joel Adam Reavie,以及担任过北京奥运会航拍的服务团队。在航拍准备阶段,我们带领摄影师和飞行员在黄山风景区及周边实地勘测,设计飞行路线及确定航拍的镜头脚本。比如在设计标志性的景观“猴子观海”时,我希望能够像拍摄美国“自由女神”那般盘旋。但“石猴”的拍摄条件不够好,它的南端连接着山峰,盘旋飞行难度极大。但是航拍师和飞行员还是在云雾缭绕的黄山之巅,以高超的技术紧贴着悬崖峭壁盘旋,前后拍摄了五次终于完成了令人拍案叫绝的“猴子观海”。

如何在内容上创新:自然风光为表,传统文化为里

以黄山为选题的电视片并不少见,自1937年金陵大学孙明经教授拍摄黄山第一部纪录片《黄山风光》,在此后大半个世纪里,以黄山为题材的纪录片更是层出不穷。所以对《大黄山》摄制组来说,要拍出超越以往的纪录片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

一提起黄山,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具象的黄山、核心景区的黄山,而纪录片《大黄山》所表达的不只是这些绝美奇景。片中的黄山,不仅是徽文化的重要象征和载体,更寄托了中国人对于“美”的思考和理解。黄山奇景代表着中国山河之美,黄山黄河长江长城是中国的符号,黄山迎客松是中国人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

《大黄山》之“大”,有历史、人文精神的存在,展现更多的其实是黄山(古徽州)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讴歌大自然的生命力和人类创造力文房四宝,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徽州三雕,镌刻着黄山人的生命历程;建筑村落,包裹着跌宕起伏的家国情怀。

黄山展示给游客的是美景,展示给黄山脚下的人,是资源与包容。比如该片第四集“筑梦徽州”就是从当代人物故事入手,讲述黄山人富有创造力的文化历史和文化传承。黄山大自然的环境提供了宣纸、徽墨、砖雕木雕石雕的材料,使得在此生长的能工巧匠凭借其双手追求卓越,并一代代传承下去。

自先人开始,人们接近黄山,既满怀探秘未知世界的好奇,又出自灵魂与心灵栖息的需要。因此,《大黄山》呈现出两条始终并行的秘境之路,一条通向神奇、瑰伟、纯净的大自然;另一条汇合着一代代人的惊叹与迷恋、珍视与敬畏,直抵人的内心。这些文化的内涵,不仅体现了中国正统的儒家思想,也受到了释家、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徽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反映,是儒家、释家、道家文化的一个厚实的沉淀区。徽州文化的内涵是传承与坚韧,在这个意义上,《大黄山》不是要告诉你什么,而是传递一种心境,传递一种坚持内心的精神。《大黄山》拍摄制作的本身也是徽文化的体现,正是这种对纪录片的坚守,《大黄山》才会呈现于世人。

纪录片如何走出去:开放合作的创作模式

高清纪录片《大黄山》是央视纪录频道发起成立中国纪录片联盟后,与兄弟电视台合作推出的首部作品,因而备受业界的关注。

央视纪录频道立足全国,以新锐、开放、包容的姿态,通过参加全球各大国际电视节展以及专业纪录片节展,与全世界电视媒体和纪录片机构开展多元合作。通过法国戛纳电视节、荷兰阿姆斯特丹电视节等得天独厚的平台,长期接触国外优秀的纪录片导演,购买和合作制作优秀的纪录片节目,有着丰富的纪录片资源和节目创新意识,因此,央视纪录频道当之无愧地位于中国纪录片发展的最前沿。

《大黄山》从动议、策划、大纲、阐述和文稿撰写,到拍摄、剪辑、包装和营销推广,每一步都纳入到了纪录频道制定的规范操作流程中。与创作过程并行的还有一份共同约束合作方的工作流程表,其中明确双方在各时间节点的责任和义务,以及节目在发生情况变动时的临时协调方式。

对地方电视台来说,与央视纪录频道合作更有利于创作观念的更新。在国内创造收视奇迹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充满诱惑力的故乡美食和富有感染力的人物故事,展现了丰富的食文化和浓浓的乡愁。《大黄山》也借鉴了这种“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创作原则,以国际纪录片普遍遵循的“故事化”的讲述方式,从普通人、普通事、普通生活细节讲起,在故事的讲述上讲究一环扣一环,设置悬念吸引观众。

《大黄山》里既有当代普通人的生活,比如采摘石耳的胡茂呈、黄山光明顶气象员刘安平、迎客松守松人胡晓春、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浦庆余、黄山玉屏环卫所工作人员李培生、西海大峡谷开发者朱士旺等,也有历史上与黄山密不可分的人物,如开发黄山第一人普门和尚,留下惊叹之语的徐霞客;力图把黄山建成“国家公园”的许世英;与黄山有着不解情缘的艺术大师渐江、石涛、梅清、黄宾虹等。《大黄山》通过现代人的口吻讲述这些古今人物的故事,让中国人的品质与精神落到这些平凡或不平凡人物的身上,以小见大地折射出这个时代的价值观

虽然《大黄山》从策划到播出历时三年,但真正集中拍摄的时间只有短短的11个月,时间紧、任务重,摄制组几乎每个工作人员都吃尽了苦头。如今《大黄山》播出了,大家看着自己的辛苦终于有了成果,幸福的同时也很惶恐。希望《大黄山》能让观众满意,进而带动更多人关注黄山、关注身边中国的美。这是黄山的内涵所在,也是纪录片的意义所在。2014年春节前夕,《大黄山》同步登陆央视综合频道、纪录频道和安徽卫视。纪录片的热播随即引发了媒体和网络的广泛关注,并掀起黄山春节旅游的热潮。当年4月,央视纪录频道推选包括《大黄山》在内的7部原创纪录片参展第51届戛纳电视节,黄山影像作品也首次登上了国际交易平台。

虽然我们只是迈出了一小步,但毕竟是“走出去”的第一步。纪录片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之一,未来的发展必须要经历更加广泛的开放合作阶段。在这个进程中,中国纪录片事业的发展与中国的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息息相关。我们在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文化的同时,也要让世界感受到一些中国的新思路,让世界发达国家能更客观、更平等地与我们进行文化交流甚至项目合作。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中国梦”进程中,对世界讲述好中国故事。借助“中国梦”这个巨大的推动力,既可以充分利用国家体制内的资源,又可以结合国内外的市场资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利益做出更大奉献,进而帮助西方适应当今中国的各种实力的综合崛起,为更新颖、更进步的世界大文明,提供我们的大的正能量。这样,我们纪录片人也圆了一个大大的“中国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