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球之盐》制作人大卫·罗齐尔谈纪录片创作经验

《地球之盐》制作人大卫·罗齐尔谈纪录片创作经验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被访人物简介:大卫·罗齐尔:《地球之盐》制片人,法国Decia Films公司创始人,其制作的《地球之盐》曾获2014戛纳电影节人道精神奖、2015年“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人文类最佳导演奖。请问为什么把影片命名为《地球之盐》?但直到有一位导演提出应给影片起《地球之盐》这个名字时,大家才意见一致把影片的名字定了下来。有非常多的困难。影片的结构是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才形成的。《地球之盐》具体投资成本是多少?

《地球之盐》制作人大卫·罗齐尔谈纪录片创作经验

长度:109'

国家/地区:法国

制作机构:LE PACTE

制片人:David Rosier

导演:Wim Wenders,Juliano Ribeiro Salgado

摄影:Hugo Barbier,Juliano Ribeiro Salgado

剪辑:Maxine Goedicke,Rob Myers

内容简介:

在过去的四十年里,摄影师塞巴斯蒂昂·萨尔加多一直在各大洲旅行,追寻着不断变化的人类足迹。他曾亲历了我们近期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国际冲突、饥荒和人口迁移……如今,他将开启一次发现之旅,一路寻找原始净土、野生动植物和壮观的景致:这个宏大的拍摄项目旨在向我们星球上一切美好的事物致敬。摄影师维姆·文德斯,以及塞巴斯蒂昂·萨尔加多的儿子朱利安诺向我们透露了有关塞巴斯蒂昂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在塞巴斯蒂昂最后的旅程中,朱利安诺一直伴其左右。

被访人物简介:

大卫·罗齐尔(David Rosier):《地球之盐》制片人,法国Decia Films公司创始人,其制作的《地球之盐》曾获2014戛纳电影节人道精神奖、2015年“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人文类最佳导演奖。

对话人简介:

方平:福建电影制片厂+1工作室总经理、首席摄影师、导演。有着30年的影视创作从业经验,拍摄制作的电视剧及纪录片作品多达一百部集,并有多部获得国家和省级电视奖项。1992年,大型纪录片《捧给太阳哈达》任摄影师。本系列片获全国对外宣传片一等奖、中央电视台1993年社教类节目二等奖等四个国家级奖项。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档播出,凤凰卫视播出。1998年,在电影《少林寺》导演张鑫炎为总导演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新少林寺》中任摄像师;2001年《祖屋》(纪录片)获美国第34届国际影视节“银屏奖”(电视片类的最高奖)。

张翔:自1993年始至今,一直专业从事电影、电视剧、商业广告、纪录片的创作,现就职于福建电影制片厂。曾参加制作电影《过客》、纪录片《千古一县令》等。《千古一县令》荣获2015年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入围奖。

【访者】请问为什么把影片命名为《地球之盐》?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大卫·罗齐尔】当我们制作这部影片的时候,我们也想了很多怎么样为这部影片起一个合适的名字,我们也征集了很多人对片名的想法,并对影片起了一些其他的名字。但直到有一位导演提出应给影片起《地球之盐》这个名字时,大家才意见一致把影片的名字定了下来。

“地球之盐”是来源于《圣经》里关于人类的一个故事,地球之盐就是意味着人类社会中高尚的人、社会中的精英。

【访者】从有关资料看,出品公司对基于新媒体的互动影像很感兴趣,而《地球之盐》无疑是一部非常传统的纪录片。

【大卫·罗齐尔】不论新媒体还是传统的电影制作手法,它们想要表现的主题都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对于《地球之盐》来说,我们觉得采用传统的表现形式也能表现出此片的主题与内容。

【访者】能详细介绍一下您在创作过程中参与的细节吗?

【大卫·罗齐尔】作为本片的制片人,我参与了选材、到拍摄的整个过程,并担任影片的监制。在这一段时间里,也看了许多的影片的制作过程。当影片制作完成时,也找机会进行融资并作影片的宣传,而后并给影片做出一些建议以及对影片制作的一些反思。(www.xing528.com)

【访者】有没有遇到具有挑战性的困难?怎么解决的?

【大卫·罗齐尔】有非常多的困难。作为一个制片人来说,要保证导演有足够的创造力去创作他们的作品。拍摄每一部纪录电影都是一个冒险,而我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找到资金,来确保电影的拍摄。

【访者】我们知道在影片制作过程中,多数导演和制片人是一种相对紧张的关系,因为前者希望尽量多的资金支持,给予足够的创作自由,后者则尽量想压缩成本,节省开支,您和文德斯导演是如何处理这种紧张关系的?能否谈谈和他的合作细节?

【大卫·罗齐尔】我觉得我和文德斯导演并不存在这种紧张的关系,作为一个制片人就是像大海中航行的船的掌舵的人一样,指引正确的方向。我和我的团队都是一体的,没有什么紧张的关系,或者是不同的见解,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把这部影片做好。

【访者】我们也是纪录片制作人,想了解一下这部影片的制作团队规模有多大?拍摄现场一般有几个人?除了文德斯导演和塞巴斯蒂昂·萨尔加多父子外,还有哪些人?用什么样的器材进行拍摄的?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大卫·罗齐尔】在前期拍摄时会根据不同的场景来考虑拍摄人员,有时候比较小的拍摄场景只有一个拍摄人员,有时要有8个左右的拍摄人员。我们使用的拍摄设备是佳能的机器(HD2K视频)。

【访者】纪录片的技术和内容是密不可分的,这部片子的内容对技术有什么特别要求?是否使用了特别的器材或者制作技术?

【大卫·罗齐尔】没有,我们就只是使用最简单、最基础的拍摄设备。

【访者】电影是运动艺术,摄影却是凝固的艺术,片子大量使用静态的照片,您如何看待这种矛盾?

【大卫·罗齐尔】用静态的图片更能展现这部影片震撼的效果,所以就采用了静态图片来作为整部影片的叙事主体。

【访者】影片的故事和结构是拍摄之前就想好了,还是在拍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

【大卫·罗齐尔】影片的结构是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才形成的。

【访者】刚开始投资时是否有商业诉求?对收回投资是否有信心?《地球之盐》具体投资成本是多少?这些成本的具体构成呢?

【大卫·罗齐尔】我并不把《地球之盐》这部影片定义为商业影片,作为出品人当然希望有非常多的观众来看这部影片,当然希望收回影片的投资的。但最重要的是这部影片是非常重要的,能够给人以思考的。影片总投资为1500万美元。我自己投资了一部分,还有共同出品人投资一部分,还有一家巴西的电影公司也参与了投资。

【访者】制作和发行成本各自占有多大的比重?是否收回这些成本?回收成本的方式有哪些?

【大卫·罗齐尔】制作影片的成本其实并不高,只占了总成本的30%左右,目前已收回影片的成本。这部影片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在这部影片还没有特别出名之前,与这部影片相关的人都已经是利益获得者了。然后,在这部影片发布的时候,它们把这部影片卖给很多的影院、电视台以及网上的售卖盈利,最主要的是这部影片在国际上获得了15个奖项,这也是可以有回报的。

【访者】在哪些国家和地区的电影院上映?票房如何?哪些地区观众最多?在法国本土的票房如何?

【大卫·罗齐尔】举个例子来说,仅在美国电影院的票房就有1500万美元。在法国有35万人观看了这部影片,在纪录片里面已经是卖得非常好的了。

【访者】像《迁徙的鸟》《海洋》等法国纪录片都曾经在中国上映,《地球之盐》是否有类似计划?

【大卫·罗齐尔】之所以影片没有进入中国影院播放,好像有一个每年只能有34部影片进入中国的规定。因为像《迁徙的鸟》《海洋》是关于自然的纪录片,有非常多动物的拍摄,这些影片受到儿童的热烈欢迎,非常多的法国儿童喜欢看这类影片,在市场上就卖得很好。而《地球之盐》题材比较严肃一些,儿童就看的比较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