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外合拍片创作营销实战:文化自信的国际新表达

中外合拍片创作营销实战:文化自信的国际新表达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五洲传播中心更是不断创新和自我超越,突破纪录片讲述的中国范式和西方视角,形成了中国故事的国际新语态,契合了当下中国文化自信的时代特征。进入2016年,五洲传播中心开展国际联合制作已有10多年了。我们不满足于中国故事的国际化,而是一直在探索与崛起的中国、文化自信的中国相适应的话语体系,通过融通中外的新表达,实现中国故事的新语态,用纪录片把文化自信的中国呈现出来。

中外合拍片创作营销实战:文化自信的国际新表达

(王媛媛:五洲传播中心节目制作中心主任)

王媛媛:1994年加入五洲传播中心,有着20年的电视纪录片制作经验,先后担任编导、节目责编、制片人、监制等工作。担任制片人和监制的国际合拍片超过200个小时,合作伙伴包括Discovery探索频道、国家地理频道、历史频道、法国电视台、美国PBS等国际媒体。近期监制的国际合拍片包括与Discovery探索频道合拍的《运行中国》,与国家地理频道、德国NDR合拍的《鸟瞰中国》,与英国BBC、狮子公司合拍的《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等。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毋庸置疑正在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东方文明大国的文化魅力也正在重新被发现和认知。对中国故事的关注多了、信息需求多了,对内容层次的丰富性、表达形式的创新性要求也更高了。对于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来讲,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转折点上,对内我们要关照到中国正在崛起的文化软实力,对外我们要回应国外看中国的新视角、新需求,找到我们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新语态。

自1993年成立以来,五洲传播中心是唯一一家专注于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影视机构,也是国内较早从事纪录片国际联合制作、拥有专门的国际联合制作团队的机构。迄今为止,与全球30多个国家的50多家影视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合拍纪录片传播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荣获数十项国际电视大奖。

近年来,五洲传播中心更是不断创新和自我超越,突破纪录片讲述的中国范式和西方视角,形成了中国故事的国际新语态,契合了当下中国文化自信的时代特征。以2016年为例,五洲传播中心国际合拍的电视纪录片以“每月一更”的速度刷新着眼球

2016年1月五洲传播中心与英国雄狮电视公司联合摄制的电视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启动了摄制工作,30多人分成4个摄制组分别赴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河北、湖南、云南、广东、广西、香港等地进行拍摄,并一直持续到2月10日大年初二。2月14日,《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在英国时间晚上9:00、2月15日晚上8:00、2月16日晚上9:00分别通过BBC2频道播出了三集节目。

2016年3月8日到10日,五洲传播中心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和法国电视台联合出品的三集系列纪录片《中国设计》于央视纪录频道3月8日到10日晚21点的寰宇视野栏目中首播,第二天滚动重播。

2016年4月19日,五洲传播中心与国家地理频道、德国NDR、NHNZ、beachhouse通过合拍的2015年现象级纪录片《鸟瞰中国》,在2016年纽约国际电视电影节中荣获纪录片类最佳摄影、最佳文化议题两项金奖。

2016年6月16日五洲与法国Oxbox合拍的《太空记者》,荣获第五届法国都维尔国际绿色电视节“绿色影片奖”。

该新媒体短片2015年12月在“巴黎气候峰会”期间推出,用创新的方式展示中国和全世界为环境保护所作出的努力。

2016年7月15日,五洲传播中心邀请来自“中、英、法、西”4国的6名导演出品的6集微电影系列《中国人的梦想与希望》,荣获墨西哥帕丘卡国际短片微电影节“最佳短片奖”。

2016年9月3日、10日、17日,五洲传播中心与Discovery亚太电视网合作的《智慧中国》《神奇的中国》栏目播出。

进入2016年,五洲传播中心开展国际联合制作已有10多年了。这10多年既是中国故事不断国际表达的过程,也是不断自我突破、不断创新的过程。我们不满足于中国故事的国际化,而是一直在探索与崛起的中国、文化自信的中国相适应的话语体系,通过融通中外的新表达,实现中国故事的新语态,用纪录片把文化自信的中国呈现出来。

一、变革的时代

有纪录片国际合作经验的人都知道,几乎每一家国外电视台的委制编辑最常反问制作人的问题就是“为什么现在做这个选题?”所以,节目的现实性和及时性是与传播渠道、传播效果息息相关的。由于海外获取中国信息存在一定的“延时性”,而通常一部纪录片的制作周期又短则数月,长则数年。所以在制作当代题材纪录片的时候,如果不能及时关注到时代变革的趋势,在策划选题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制作的纪录片就会产生“年代感”。

处于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策划选题,需要我们的每个毛孔都张开,每个触角都打开,才能触摸到我们身处这个时代的脉搏。正如《智慧中国》一片中,这位科学家所说的那样,“这才只是刚刚开始。”中国正在进行着长期而深远的变革,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在策划选题的时候抓住这种刚刚开始的趋势。

五洲传播中心与央视纪录频道、法国电视台合拍的《中国设计》策划于2012年,距离“大众创新”提出的2015年整整早了三年。所以2012年,当五洲的制片人张博和孔伟娜在法国阳光电视节的提案大会上陈述这个项目后,法国电视台0频道负责人埃赫维现场即表示了合作意愿,他说之前在他的频道上看到关于中国的信息都是大工厂、环境污染,而《中国设计》将带给他的受众不一样的信息。在中国国内,这个项目也得到了央视纪录频道的支持与合作。从2013年起,用两年多的时间跟踪记录了中国在建筑时装和产品领域9位先锋设计师的故事,正好契合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脉搏。

二、主流的文化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特征,是五千年文明积淀的成果,也是中国人不断丰富建设的成果。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希望其他国家的人认知和熟知中国文化,正确地了解和理解中国文化。不论是按照西方语境去寻找和迎合,还是封闭孤立的去自说自话,都是不适当的。立足中国,发掘当代中国的、大众的主流文化,面向世界开展平等互动的交流,是我们开展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出发点和目标。这样的真实性、客观性和贴近性,是需要我们从内部来推动的。(www.xing528.com)

中国越来越开放,互联网也拉近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距离,认知世界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而我们要通过纪录片来讲述中国故事,就希望与世界对话的视角是一个平视的视角,希望展现的是我们每个中国人每天身处其间的主流文化,希望国外的受众在我们的纪录片中看到的中国,与他们亲身来到中国时看到的一样。比如说《中国春节》里的哈尔滨冰灯节,这可能是北方春节流行文化的一个代表。比如说《中国设计》,这个马岩松的“胡同泡泡项目”,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的体现。还有一些大型的科技项目,比如世界上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中国科技创新的一个代表。

三、自信的中国人

我们是用纪录片讲故事的人,每一个故事中都有主角,而我们的主角就是我们14亿中国人。在中国向文化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在中国文化自信的背景下,中国人在与世界的交往中越来越开放、自信,体现了我们当代中国人的一种精神魅力。

比如《中国设计》里著名的服装设计师郭培,她说我可能是世界上最快的设计师。当然无从去考证她是不是最快的设计师,但是当她说出的那一刻,观众不由地会心一笑,感受到她这种对自己专业的自信。《中国人的梦想与希望》中《舞动梦想》中的赵珍,是湖南株洲的一个工人家庭的女孩,她在法国留学期间接触到了弗拉明戈舞蹈,她没有按照父母设想的那样学习商业,而是勇敢地追求自己的舞蹈梦想,在北京开了一个舞蹈工作室。

即使是《中国春节》里来自广东的一位为回家过春节的摩托车大军做粥的大嫂,也是非常的开朗和幽默。她是这样评价两位来自英国的主持人毛毛骑手的,“他们在这里帮我实在太好了,就是说得话有点多。”这种小小的幽默风趣,这种开朗和自信,如同黏合剂一样,拉近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距离。

《中国春节》中其中一位主持人凯特·汉莫是第一次到中国,她在拍摄结束接受采访时说:“我承认来之前我内心有点忐忑,我们在英国曾接触到很多关于中国负面新闻,这让我以为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在中国会接受仔细地检查,人们不会友好地接受我。即使是在我居住的英国乡村地区,大家也会对外来人有所怀疑,会来回审视他。但是在这里从城市到乡村,我只能感受到大家的热情好客。”

四、温暖的情感

我们从事纪录片创作的每一个人都有一颗感知世界、沟通世界的心。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作品,获得外部世界的理解和认同。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国际合拍片,能够实现中国与世界的沟通,传递属于我们全世界全人类共通的情感。

比如说互助和友善。在《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中,可以看到在摩托车返乡大军的路上,沿途有好多爱心驿站。在每个驿站上不仅有人为他们送上一碗碗热腾腾的粥,还有好多细节特别打动人。在节目中主持人还特别点出来了,驿站中有一个电暖气,可以让休息的人到那儿烤烤脚,暖暖鞋子。这种社会带来的关爱,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友善就是我们想传递的。

比如说亲情。一位已经成年的女儿从英国回国来过春节,在机场她对爸爸说过年好,而这个父亲轻轻地在她额头上吻了一下,说“盖个印,合格了”。当时网上有不少留学生发弹幕说,看到这一刻泪奔了,要回家过年。

在北京过年的钟声响起,烟花在天空绽放的时候,《中国春节》的主持人说:“我们跟随一家人度过了热情、亲密和兴奋的时光。一家人正是点亮烟火的亿万中国人中的一分子。这样温暖的故事在中国各地正在上演。”这一刻,我觉得他们在零距离感知着中国。

五、你我眼中的中国

我们一直在探讨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一直在尝试着内部视角和外部视角。人认识客观世界是有局限性的,纪录片的真实也是镜头选择下的真实。所以,如果要想向世界客观真实地展现中国,需要内部外部的共同合作,把我们不同视角下的中国结合起来,形成一幅更具广泛代表性的中国文化拼图。

五洲传播中心开展国际合作十多年以来,在与多个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中,找到了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独特方式,形成了融通中外的表达方式。我们希望通过我们共同合作的纪录片看到的中国,是你、我、我们中国人看到的中国,也是我们和世界各地的人眼中共同的一个中国

合拍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在英国播出后,境外Twitter和Facebook上有不少网友评论。比如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媒体理论博士教授Stephanie Fremaux(史蒂芬·费雷莫)认为“这个节目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上的共性,这样的节目对于观众非常重要,它向观众分享了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他个人觉得最突出的是毛毛骑手和一家人一起欢度春节的场面,他认为“这一段充分体现了家庭和传统风俗的重要性。这样的主题是国际化的,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和体会到的”。

在知乎上有个署名徐雨鸣的网友说,“中国文化被世界所关注,是大势所驱,正如‘可口可乐’代表的美国文化一样,也许有一天王老吉也代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他的话虽然不代表某种权威,但是确实体察到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趋势。

走向世界的是否是王老吉尚未可知,但是有一种产品,确实在《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播出之后,在网上爆红了。看过这部纪录片的人不知是否记得毛毛骑手哥俩吃辣条的这一幕。在网站的弹幕可以看到网友的即时评论,不少人在这一刻发出了会心的笑,有人说BBC你太懂中国了!

在中国这个发展的时代,当今的13亿中国人,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文化自信,向国际社会良性释放中国文化软实力,纪录片就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于我们每一名纪录片人来说,用更多好的中国故事打动世界,既是我们的愿望,也是我们共同的使命。在这个过程中,五洲传播中心愿意与国内外同行合作共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