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比任何其他一种节目类型都更需要在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不故步自封,也不随波逐流。从本年度的节目里,可以看出传统媒体制作人对融入新媒体作出的各种努力,这其中包括如下几种转型策略:
1.节目项目化的跨媒体尝试
目前国际新媒体界出现大量跨媒体节目。跨媒体节目多以项目的形式出现,通过多个平台(包括且不仅包括电影、电视、网络视频、活动、社交媒体平台、书籍、游戏等)之间产生的协同效应来推广一个理念、一则故事、一个或一群人、一个营销项目等。采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借助各个渠道的传播优势和受众群来扩大影响力,触及更多观众,而且还能拓展叙事本身的无限可能性。目前相当一部分国内的作品已经开始节目项目化,重视策划,比如毕业季策划、抗日策划、都市宣传策划、春节特别节目策划、母亲节策划等。希望借助社交媒体对热点内容的关注来博得更多的点击量。此次参赛的不少优秀作品都具有这种跨媒体的性质。
主办方鼓励制作人在激发互动性方面作出的种种努力,无论是大数据分析,还是社交媒体的呼应,都是非常不错的尝试。但是作品优秀与否的主要差别在于:1)同样强调互动性,但优秀作品更看重即时互动。2)同样鼓励用户参与,但优秀作品不局限于口碑营销,而更强调众包,让观众直接参与内容创造。3)同样依赖社交媒体,但优秀作品把社交媒体内置到了跨媒体项目的内容生产环节里,而不仅仅是一个外接的推广环节或调研系统。这些优秀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纪录片2.0的力量。
比如获得提名的卢森堡纪录片《声音猎手》(Sound Hunters)就是一部纪录片2.0时代的代表佳作。用户可以根据项目提供的导视片和四部用以激发用户灵感的在线纪录片去参与互动,扮演观众、素材提供者、创造者等多重角色,从而达到了众包和狂欢的双重传播效果。
来自美国A+E Network的《失窃的历史》(Brad Meltzer's Lost History)角度新、节奏紧、有互动特质。它通过在历史频道的官方网站向大众征集线索,让网民与专家携手,共同寻找已经失窃的著名历史文物,比如丢失的911国旗、刺杀林肯总统的手枪、墨索里尼送给希特勒的相册等。叙事不再按历史人物或事件的主题展开,而是通过“物”来窥视“人”和“事”,带有互联网碎片化阅读的特质,但又不失传统历史纪录片娓娓道来、引人入胜的细腻感和逻辑性。
2.在继承传统纪录片精华的基础上创造卓越
此次部分参评作品为了迎合网民的碎片化阅读习惯,没有坚守住纪录片该有的品质和特质。碎片化阅读容易导致用户在迅速获得海量知识碎片的同时,失去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对系统化知识的追求。这种快餐文化和浅阅读使得相当一部分创造者失去了制作精品的耐心和进取心。严肃的纪录片不能在“娱乐至死”的时代死去。主办方坚信优秀的作品永远有观众。我们在拥抱新媒体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同时,不能忘记内容制作本身的严规则和高标准。能把两者融合得很好的作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上乘新媒体纪录片。
前面提到的《声音猎手》(Sound Hunters)就继承了优秀传统纪录片的核心,在题材、内涵、创意和影像表达上都达到了相当高度。这部新颖的音乐互动纪录片项目,将传统纪录片和新媒体平台成功嫁接,提供了新奇而美妙的用户体验,有趣又有料,兼具娱乐、分享和创造等多重功能,全球用户可以跨屏参与互动,音乐选题本身亦具有跨地区、跨国界特征。作为演示的在线纪录片制作精良,娱乐性的项目导视片和来自四个大洲的四部有深度的纪录片长短搭配,在娱乐的方式中融入了严肃的文化身份思考。
再比如腾讯出品的抗战纪录片《丈量》。这是一部精心策划的互联网纪录片,在同类题材历史纪录片中别具一格,八位明星跨国寻访“二战”历史战场,体验式的构思,揭秘性的选题,将宏观视野和个人视角、娱乐明星和严肃题材大胆结合,自觉区别于传统媒介产品,在与国际媒体接轨方面做出了可贵努力。
3.在海量的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也称UCC,User-created Content)作品中寻找创作灵感
网络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让大量用户生产内容找到了发布渠道。随着UGC的发展,这类作品逐渐摆脱纯草根的抓拍或习作气质,开始具有专业性和非专业性的双重属性。非专业用户参与制作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独立制作和合作创作(即其部分创意或意愿被专业制作者采纳)。主办方鼓励UGC+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的模式,让UGC给PGC注入新鲜血液,同时PGC的专业性也有助于提升UGC作品的品质。在此次参评的作品中,一些作品通过麻辣点评和萌吐槽将UGC品质的作品进行略显粗糙的“轻”包装,生产出有一定趣味性的作品。更令人欣慰的是一些海外作品找到了UGC的多元性和PGC的专业性之间的平衡点。(www.xing528.com)
来自比利时的纪录片《联通的墙》(Connected Walls)就是其中之一。该片选题角度非常新颖,具有鲜明的当下性,聚焦人类之间依然普遍存在的隔阂,试图通过互联网和纪录片,让分隔在“墙”两边的人类彼此增进了解,加强文化沟通。在整个制作过程中,用户参与性和互动性都很强,可直接参与投票,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提出自己的建议。此外,题目锁定后,制作方也不刻意限制其特邀的专业制作者的创作风格,鼓励一种开放的、带有UGC气质的多元化创作,让作品更具个人化的视角与风格,但不失积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此种策略借助互联网长尾效益挖掘原本高冷的文献类纪录片、实验性艺术纪录片或边缘的亚文化纪录片的潜力,让这些在传统媒体平台上不具收视潜力的纪录片找到精准的细分人群。该策略在海外征集的节目中尤为普遍。
比如长纪录片《遛狗》(Taking the Dog for A Walk),主要以访谈加音像资料的方式展现一支地方乐队的生存状态,并以此来管窥整个西方乐队的发展史。整部片子时长为128分钟。纪录片《预言家》(The Prophet)对诗歌穿越时空的可能性进行了实验性尝试,同时创作者也试图通过其易效仿的特性激发网民再创造的热情。这些作品都有相当实力,专业性非常强,而且也意识到了新媒体平台自身的多元性能给一些生僻的作品新的机会。但是他们的种种努力仍然囿于传统媒体表达方式,无论是片长、结构和节奏上都更适宜在影院观赏。相比一些更“互联网”的作品,略显保守。
5.迎合网民的碎片化阅读习惯
目前网民的观看时间被切割、干扰。针对碎片化阅读,不少制作人在节目包装上下了功夫,比如简短问答式、PPT罗列式、标题党和短句库等。这些方法使节目节奏明快,浅显易懂,娱乐含量高。但是如何在碎片化阅读时代让用户保持对纪录片的“深”阅读?这其中还有非常大的拓展空间。
来自五洲传媒中心的《中国符号》在这方面相对出色。这部聚焦当代中国的新媒体项目作品,通过微视频记录了中国人的风采。作品受众定位明确,选题焦点清晰,篇幅短小精悍,采用拼贴式的板块结构,在迎合新媒体碎片化、移动化的传播需要的同时,没有丢失纪录片该有的深度和专业性,在镜头语言和情感传递上有张有弛,把控自如。各种创意性的组合成功地传递了深刻的文化诉求和强烈的情感表达,比如MV意境与现场采访穿插以展现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6.缩减传统纪录片版本
为了方便用户的碎片化阅读习惯,提高作品分享率(转发数、评论数、点赞数等),达到力拔千斤的病毒式传播效果,篇幅“短小精悍”成了众多新媒体作品的不二选择。但是主办方认为,仅从作品时长上下功夫是不够的,还需要考虑与短片一致的其他维度,尽力满足网民,尤其是移动端用户对体验的需求。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作品仅仅是传统纪录片的简单压缩版,因此在节奏和结构上略显粗陋、生硬、不够流畅。建议制作人在拍摄的时候采用套拍的方式,做两个版本,分别在传统媒体平台和新媒体平台上播放。
腾讯选送的《妈妈的BUG》找到了一种适合新媒体平台的表达方式:全片在摄影棚里完成,没有一位妈妈出场。多位被采访者面对镜头,“吐槽”自己的母亲。制作者采用了逆向思维和交叉剪辑,让作品在短短的9分钟时长内,自然流畅地传递出了浓浓的母爱。每一位被采访者的故事被分割成块,与其他人的故事穿插叙述,不仅加快了节奏,也加重了情感。不一样的私人故事,相似的母亲的通病(BUG),堆积在一起,这种爱被放大,原本简单的口述形式创造出了丰富的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