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题项变量所呈现的KMO指标值为0.866(见表2-5),大于0.80的要求,表示题项变量间存在共同因素,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2-5 KMO和巴特利特检验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萃取因子,首次选用“特征值大于1”的方法进行因子分析,得到21个因子,其中有5个因子所包含的成分(即题项)都少于3个,因此不适合用此方法。于是,把因子数目首先设定为16,进行因子聚类后发现,16个因子包含的成分比较杂乱,无法用统一的名称对每个因子进行准确命名。随后,继续分别设定因子数目为15、14、13,再分别进行因子分析,最后发现只有在设定13个因子数目后,因子分析后得到的因子旋转成分矩阵才比较合理,其聚类后累积总方差解释量为66.066%(见表2-6),大于50%,符合要求。
表2-6 解释总方差
续表
续表
(www.xing528.com)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凯撒正态化最大方差法,得到13个因子的旋转成分矩阵(见表2-7)。因子1包含c1-c11共11个题项,如能够进行自主学习、能够及时更新知识、能够应用好的学习方法、具备好的学习效率、具有终身学习意识等,这些题项分别代表了图书馆馆员的学习能力,因此,该因子可命名为“学习能力”。因子2包含m1-m11共11个题项,如熟练计算机硬件、熟练计算机软件、熟练通信技术、熟练数字化技术、熟练多媒体技术、熟练移动技术等,这些题项分别代表了图书馆馆员的信息技术能力,该因子可命名为“信息技术能力”。因子3包含j1-j6,k1-k5共11个题项,如进行图书馆预算、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合理配置资金、规划设备配置、维护与维修设备等,这些题项分别代表了图书馆馆员进行财务管理与设备管理的能力,因此,该因子可命名为“财产管理能力”。因子4包含d1-d12共12个题项,如具备团队意识、积极参与项目团队、积极承担团队责任、尊重团队成员、在合作中解决冲突、推动团队任务进展等,这些题项分别代表了图书馆馆员合作能力,因此,该因子可命名为“合作能力”。因子5包含a1-a6,b1,b2,a13,a14共10个题项,如具有图书馆职业道德、知晓图书馆使命和任务、信守承诺、能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拥有图书馆学与信息科学专业知识等,这些题项分别代表了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及其能力,因此,该因子可命名为“职业素养”。因子6包含h1-h8共8个题项,如规划图书馆发展目标、进行图书馆组织结构设计、领导图书馆业务、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并优化业务流程等,这些题项分别代表了图书馆馆员进行组织管理的能力,因此,该因子可命名为“组织管理能力”。因子7包含a8-a12,a15-a19共10个题项,如思维敏捷、具有主动性、具有灵活性、具有创造力、自信、能进行自我管理、能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等,这些题项分别代表了图书馆馆员进行自我管理的能力,因此,该因子可命名为“自我管理能力”。因子8包含f7-f12,e2,e4,e5共9个题项,如开展学科知识服务、开展专业教学、提供用户培训、进行服务营销、文献检索、文献复制等,这些题项分别代表了图书馆馆员开展信息服务的能力,因此,该因子可命名为“信息服务能力”。因子9包含e1,e7,i2-i7共8个题项,如文献借阅、馆藏组织、馆藏维护、馆藏评估、馆藏更新、馆藏数字化等,这些题项分别代表了图书馆馆员进行馆藏管理的能力,因此,该因子可命名为“馆藏管理能力”。因子10包含l1-l6共6个题项,如进行知识获取、知识组织、知识共享、知识保护、知识应用、知识创新等,这些题项分别代表了图书馆馆员进行知识管理的能力,因此,该因子可命名为“知识管理能力”。因子11包含g2-g7共6个题项,如运用教学技巧、进行教学培训评估、反馈教学培训效果、实施时间控制等,这些题项分别代表了图书馆馆员开展教学与培训的能力,因此,该因子可命名为“教学培训能力”。因子12包含a7,b4,b5,b7-b9共6个题项,如能够参与学术交流、能够阅读专业文献、能够进行专业论文写作、能够应用多种交流技巧等,这些题项分别代表了图书馆馆员进行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的能力,因此,该因子可命名为“学术交流能力”。因子13包含f1-f6共6个题项,如发现用户需求、分析用户需求、解决用户问题、提供信息共享等,这些题项分别代表了图书馆馆员以用户为中心来开展相关服务的能力,因此,该因子可命名为“用户服务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