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建设是人类对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开发、组织,并使之有序化和方便利用的过程与活动。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不仅包括传统的文献资源建设,还包括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网络(或虚拟)信息资源建设以及数字图书馆建设等。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图书馆职业能力。进入21世纪,无论是国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都在不断地加强信息资源建设,跨入新阶段。
2016年,我国国家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①国家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规模持续扩大。全馆文献总量达3646万册/件(2015年为3518.15万册/件[58]、2014年为3377.85万册/件[59]),中文文献总量2460.17万册/件,外文文献总量为1185.83万册/件,善本古籍总量为340198册/件,普通古籍总量为1658656册/件,善本特藏(不含古籍)总量为911784册/件。②数字资源建设不断推进。依托自建、外购、征集等途径,2016年数字资源总量达1323.35TB(2015年为1160.98TB、2014年为1024.45TB),其中网络资源为114.73TB,自建资源达1059.69TB;外购数据库共253个,其中中文数据库126个,外文数据库127个[60]。③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服务成效显著:2016年通过专网向全国各级公共馆共享数字资源超过140TB,向少数民族地区推送民族语言资源180GB,向贫困地区图书馆推送定制化数字资源1.8TB[61]。④稳步开展文献缴送工作:2016年国家图书馆图书全品种缴送率74.1%,中文期刊、报纸缴送率分别为95.8%和70.6%,外文期刊、报纸缴送率分别为96.8%和100%,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缴送率分别为53.4%和98.7%,全年采访各类古籍及特藏文献17094种,共30869册,续订119个中外文数据库,完成59966种文献、981小时视频资源的数字化加工,缩微文献数字化转换393万页,采集37.45TB网络信息资源,采集东北抗日联军、中国远征军、当代重要学者等约251小时口述资源,补藏文献7632种。⑤不断拓展文献信息资源整合与揭示:制定了《数字馆藏元数据加工规范》,初步建立了“中国记忆”项目资源建设与揭示标准体系,制作书目数据74.47万余条,累计保存元数据2.5亿条;推进特色资源库建设,开展民国报纸史料、民国图片资源库建设,完成8000个古籍动漫素材资源制作;通过“文津搜索系统”实现元数据整合3亿条;实现40万条已发布的馆藏自建数字资源与ALEPH系统中纸质文献的关联和整合、揭示。⑥稳步提升文献信息资源保存保护水平。2016年修复完成各类纸质文献2635册(件),完成125.3TB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全面推进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完成全国1218家古籍收藏单位的普查登记工作,普查登记数据达200余万条,出版《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9部10册,更新“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数据13万余条,新增42家单位普查数据7万余条等[62]。
2016年,我国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成绩斐然:①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53个,比2015年增加14个,所有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1415668万元,比2015年多145314万元[63]。所有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90163万册,比2015年增长7.5%,其中图书69785.59万册,古籍2701.16万册,报刊8769.02万册,视听文献1604.83万册,缩微制品1476.07万册[64]。②电子图书88798万册,比2015年增长6.9%;供读者使用的电子阅览终端13.49万台,比2015年增长6.5%。③全国人均图书藏量0.65册,比2015年增长增加0.04册;2016年全国人均购书费1.56元,比2015年增加0.13元[65]。④2016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新购藏量6275.24万册,新增电子图书11043.17万册;2016年购买1117762种报刊资料,从其他机构免费共享资料24218.05万册[66]。⑤全国公共图书馆系统共有211574台计算机,其中供读者使用电子阅览室终端数为134888台[67]。⑥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在公共图书馆系统稳步发展。全国共有40家省级图书馆和483家地市级图书馆开展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建设,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比如:建成“北京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信息内容传输服务平台”、“文化上海云”于3月正式上线、“江苏省少儿数字图书馆”项目全面实施等[68]。
2016年,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成绩显著:①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经费持续增长。从830所(2015年为771所)在“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中填报了数据的高校图书馆来看,年度总经费的平均值约为610.4万元,比2015年多42.7万元。其中,文献资源购置费的平均值约为529.5万元(2015年为490.2万元),明显高于往年,延续2008年以来的持续增长[69]。这些年尽管受到电子资源的冲击,但是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购置费并没有普遍减少,反而是呈微涨之势。有830所高校图书馆提交了有效的2016年度纸质文献资源购置费,总数约为21.95亿元,均值约为264.1万元,比2015年的252万元有小幅上升,但明显低于2006年纸质文献购置费的平均值[70]。共有762所高校图书馆提交了有效的电子资源采购费,电子资源的总采购费用约为21.98亿元,电子资源采购费的平均值约为288.1万元,比2015年增长36.7万元,约占馆均文献资源购置费的54.4%(比2015年高约3.1个百分点),且平均值逐年升高,延续2006年以来的持续增长趋势。然而,不同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采购费用差距显著,最小值仅为7641元,最大值为4169.1万元,两者相差5456.3倍[71]。②馆藏数字化仍在不断推进。共有358所高校图书馆扫描加工文献总量约为16040万页,馆均约为44.8万页,分别比2015年的总量2144.6万页、馆均6.3万页高了许多[72]。③文献传递效益显著。826所高校图书馆向外传递文献约207.3万篇,但各馆向外传递文献的数量差别很大,其中,4.7%的高校图书馆向外传递文献超过1万篇,6.9%的高校图书馆向外传递文献在1000篇到1万篇之间[73];CALIS联机编目用户的馆数增长到1237家,编目书目数据年增量为32.85万条,月均下载量增长到约130万次,并全面实施RDA编目[74];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中心(CASHL)二次文献库数量持续增长,全年新增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5所高校图书馆新加工纸本期刊目次12万余条,新增其他渠道期刊目次104万余条,期刊目次总数达4000余万条;新增期刊1500余种,期刊总量达26400余种;新增文科专款图书联合编目数据4万余条,图书总量达200余万种;新增大型特藏目次23种。截至2016年年底,CASHL拥有41.7万电子书,CASHL经费所购电子书2016年下载量20.167万余次,累计达277万余次;CASHL经费所购电子期刊全年下载量达209.6万余次,累计下载次数达2154万余次[75]。(www.xing528.com)
近年来,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能力不断提升,如今国内形成了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和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为中心节点的三大图书馆网络。它们能提供包括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书目资源共享、图书馆业务共享等在内的多种服务[76]。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读者可以通过网络检索另一图书馆的书目信息,然后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获取文献的电子版。这种文献获取方式成本低廉、高效,降低了时空对文献实体共享的限制[77]。当前,随着资源共享建设不断拓展和深入,CALIS和CASHL在资源建设、平台再造、服务提升、管理优化、协同创新等方面已成为支撑和保障中国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同时涌现了许多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如首都图书馆联盟、吉林省数字阅读联盟、天津高校图书馆联盟、珠江三角洲数字图书馆联盟、全国师范院校图书馆联盟等[78]。
此外,数字图书馆建设极大地拓展了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能力。从2000年开始,文化部在全国倡导实施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旨在通过资源建设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建成超大规模的、高质量的分布式中文数字资源库群并提供多种网上服务;联合引进若干国内需要的国外专题资源库并实现共享;实现全国大部分地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联合目录系统。2005年10月11日,《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初步设计方案》通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正式进入实施阶段。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省市公共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均已建立各自的数字图书馆,开展数字信息资源的共享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