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治家天下朱柏庐的教育方法和正确态度

治家天下朱柏庐的教育方法和正确态度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居身务期质朴,训子要有义方。教育子弟,一定要本乎道义,方正行事,并且要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也就是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因此要公平待人,不占小便宜。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见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施惠无念,受恩莫忘。这是从对人、对己两方面谈施惠与受惠应有的正确态度。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一个人真正地做好事,是无须自己多张扬的。

治家天下朱柏庐的教育方法和正确态度

【原文】居身务期质朴,训子要有义方。

(译文)做人务必质朴,教训儿子一定要用做人的正道。

(解读)“居身务期质朴”区别于“自奉必须俭约”是指“持身”而言,即自己的一举一动,不能欺诈,而要发自内心地待人诚信。心术要好,一言一行,循规蹈矩,勤俭安分,诚信无欺。教育子弟,一定要本乎道义,方正行事,并且要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也就是要有“义方”。今天来说,就是要以德育人。

【原文】勿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译文)不要贪图不属于你的财物,不要饮用过量的酒。

(解读)这两句解读了对欲望与享乐的态度。如果不遏制欲望,人对享乐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原文】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

(译文)与肩挑货物做小生意的人做买卖,不要占他们的便宜。

(解读)小商小贩,肩挑贸易,冒严寒酷暑,十分辛苦,资本很小,获利甚微,仅足糊口,你再占他便宜,于心何忍?因此要公平待人,不占小便宜。

【原文】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见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www.xing528.com)

(译文)看到富贵的人,便做出巴结讨好的样子,是最可耻的;遇着贫穷的人,便做出骄傲的姿态,是最下贱不过的。

(解读)写了两种不同社会地位和层面的人所绝不应有的两种不同的心态和神态。意思是说:自身贫穷,见到有钱有势的人就露出一副点头哈腰、奉承拍马的卑贱神态,这种讨好的人,是最可耻的;而富贵的人如果遇到贫穷的人,就露出一副不可一世、傲视对方的神情,这种人的人格就是最低贱的了。

【原文】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译文)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

(解读)这句是讲,对别人做了好事,比如经济上接济了别人,这是一种美德、一件好事,就不应该一直去记住它。相反,受了别人的周济,就应当记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即使无力回报,也应记住人家的恩德。这是从对人、对己两方面谈施惠与受惠应有的正确态度。

【原文】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译文)做了好事,而想让他人看见,就不是真正的善人。做了坏事,而恐怕他人知道,便是大恶之人。

(解读)这是提出了衡量善恶的两条标准:欲人见、恐人知,一非真善,一是大恶,很有见地。一个人真正地做好事,是无须自己多张扬的。而做了恶事不敢声张,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已成大恶,二是日渐将酿成无药可救的大恶。佛家说善恶皆由心生。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操守,不是看他在人前做了什么,而是看他一个人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