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三贤”顾亭林、归震川、朱柏庐都以他们的高尚品德被后人所景仰,三人各有所长,顾亭林以学术胜,归震川以文采胜,而朱柏庐以理学胜。作为遗民,朱柏庐坚守气节,弘扬操守,不仕清朝。作为理学家、教育家,他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潜心治学,一生著述等身,隐居乡里,二十年讲学救世。后人评价朱柏庐先生,谓其“始于志节、成于理学”,诚哉斯言!
朱柏庐的理学思想继承了传统儒学“仁”的思想,突出强调“仁”的最高境界是“万物一体之仁”。他肯定“礼”的作用,认为“仁民爱物,不外一礼义”。“礼”是人们进行道德修养必须遵循的原则。他提出“道即五伦”的命题,发挥了“道不外人伦日用之间”的道德论意义,将世界本源之道转向人伦日用的现实之道。他的“道”论,是符合时代特征的,具有实学色彩。
朱柏庐一生致力于教学,早年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不得不如此。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说明末遗民所从事的行业大体如下:“一、出家,如方密之等。二、行医,如吕晚村等。三、务农,如孙夏峰、颜习斋、张杨园等。四、处馆,如张杨园等。五、苦隐,如徐俟斋、李二曲、王船山等。六、游幕,如李恕谷、刘继庄、顾景范等。七、经商,如顾亭林在晋北垦牧,吕晚村刻书等。”由于家庭经济的困窘,又不愿出仕,柏庐先生选择了处馆,从此,他一生苦读不断,教学不断。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柏庐先生没有人云亦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教育理论,这在本书的后面章节中有详细分析。在教学成绩方面,朱柏庐教出了不少贤能的学生,在朱柏庐先生以及他的弟子的影响下,昆山的教育水平大大提高了,当地的人口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www.xing528.com)
作为一位儒者,朱柏庐不把诗文创作作为事业追求,“其诗文翰墨流衍散佚,先生谓非儒者要义,每过而不留也”(《朱柏庐先生墓志铭》),他的散文和诗词流传到今天的不多。但他的文章仍然有较高的成就。著名的《治家格言》之所以很快流行开来,成为家训的典范之作,首先当然是因为它的内容丰富而且平实,说理不空洞,于修身、齐家方面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其次也因为它采用了全韵文的形式,朗朗上口,便于传播,内容行云流水,循序渐进,易于被人接受,这样很快就成为各地蒙学经典读物。
朱柏庐的文章以书信和序文为主,也有一些山水小品。他的文风朴实,怀人感旧则细腻动人,针砭时弊、倡导气节则有感而发,收放自如。其中说理的文章以程朱理学为宗旨,以倡导修身、气节为旨归,当然也有迂腐之见,但其基本思想是针砭时弊、倡导律己修身,是正气凛然的。今天我们读朱柏庐的文章,学习他的思想,对个人品德的提高和社会公德的建立大有裨益。柏庐先生的友人杨无咎说:“柏庐雅不欲以诗文自鸣,而其所作咸有法度,修辞立诚,非专攻辞藻者所能及也。”(《朱柏庐先生传》)学者陆林评价先生的序文说:“文字典雅而不艰深,感情诚挚而不肆诞,识见与文笔珠联璧合,序文与被序相得益彰。”朱柏庐的诗文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