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三贤祠”由来已久。最早的“三贤祠”出现在明弘治三年(1490年),是当时的县令杨子器在石浦的真如观创建的一个祠堂,用于祭祀卫泾、叶盛和张和。卫泾(1159—1226年),字清叔,号拙斋居士、西园居士,又称后乐居士,是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甲辰科状元,授官承事郎,添差镇东军签判,后历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著作佐郎、贡举参详官、淮东与浙东两路提举、起居舍人、礼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等官职。他在朝为官时,清正廉明,后因韩侂胄妒贤嫉能、排斥异己而被罢官回家。六十八岁去世时,被追赠“少师”,追封“秦国公”,谥“文节”。叶盛(1420—1474年),字与中,正统十年(1445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后官至吏部左侍郎,死后谥“文庄”。他在边地做官从来不带家属,只带几个抄书人抄书,公务之余未尝一时辍书。他只要一看见好书,即使不是十分完整,必然要依照一定格式抄写。他收藏了大量的奇秘书籍,储藏的书目有两万余卷,留有《菉竹堂书目》六卷、《菉竹堂》六卷。张和(1412—1464年),字节之,号篠庵。他是昆山凇南人,正统四年(1439年)进士。景泰庚午年(1450年),受聘江西乡试主考,后来被授官南京刑部主事。六年后进入翰林院,应召修编《宋元通鉴纲目》。天顺元年(1457年),擢升为浙江提学副使。他平生以厚道自居,廉洁、耿介、端正、严谨,不进出权贵之门。享年五十三岁,死在旅馆之中。著作有《篠庵集》十卷及《篠庵论钞》《秋台清话》等。
康熙己卯年(1699年),朱柏庐先生的门生王喆生、吕廷章等人在朱柏庐先生生前读书、教学的相在书屋合祀孝定先生朱柏庐、节孝先生朱集璜和仁节先生陶琰。后来,相在书屋岁久倾圮,王喆生、吕廷章等人为了能够继续祭祀三位先生,就在马鞍山南、关侯庙的西偏修建了祠堂。修建的时间从己亥年(1719年)的秋天到庚子年(1720年)的夏天。一共花费八十多两银子,由王喆生、吕廷章和陶琰的儿子共同出资建造。吴宾王和陶越砥负责管理财物和召集工人,吕廷章的儿子吕浚负责监工、督理。康熙庚子(1720年)八月,祠堂告成,初名“三贤祠”,后改名为“崇贤祠”,在乾隆年间重修。咸丰年间,这个祠堂毁于太平天国运动。同治八年(1869年)冬,新阳知县四川巴江廖纶把该祠改建成专门祭祀朱柏庐先生的专祠,柏庐的门人附祀。
图60 原昆山中学校园内“三贤祠”
最后的“三贤祠”是建在西塘街的“三贤祠”,今天“昆山三贤”的说法就是出自这里。它建立的时间是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在今江苏省昆山中学内,是为纪念顾亭林、归震川、朱柏庐而建造的。归震川(1507—1571年),字熙甫,又字开甫,名有光,别号震川,自称项脊生,昆山玉山镇人。他的住宅在玉山镇酒坊桥南,内有承志堂及左右夹室。他九岁就能读书作文,十岁时写了《乞醯论》,十四岁开始应童子试,二十岁考了第一,补为苏州府学生员。嘉靖十九年(1540年)中举,在应天乡试中考了第二名,声名大振,此后八次到北京参加会试都没有考中。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考中三甲进士,授湖州长兴县知县。隆庆三年(1569年)改顺德府马政通判,次年升南京太仆寺丞,留北京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因抱病坚持工作,死于任上。他开创了明朝中期的一代文风。顾亭林(1613—1682年),初名绛,字忠清,在昆山县学读书时的庠名叫顾继绅。明朝灭亡后改名顾炎武,字宁人,亦署蒋山佣,学者尊称他亭林先生。他一生留下了大量的学术著作,提倡务实的学风,开启了有清一代的朴实学风,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其中《日知录》中关于亡国与忘天下的著名论断,被后人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名句,争相传颂。
知识链接一
从三十五岁到五十九岁,是震川先生在科举道路上异常艰难的时期。每隔三年,就要前往北京,途中多次遇到危险,有时还受到某位同乡的阻挠和诋毁。虽然八次到北京参加会试都没有考中,但是他并没有被失败吓到,而是屡败屡战。他九上公车才得一第,考中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范应期榜三甲第一百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初授湖州长兴县知县。在知县任上,他为民解忧,以德化民,抑制豪强,受理冤案,重视发展文化,把所学习到的知识用于对国家的治理上。他用古代教化的方法来治理老百姓,每次处理案件的时候,把涉案人员引到桌案前面,案子断好,就让他们离去;受理冤案,使几十个已经被判处死刑的罪犯得以昭雪;田地很多的豪强地主往往把土地私下划到贫穷的农民名下,让他们交粮纳税服劳役,归有光就命令改为由这些大户人家来承担税役;他还兴办学校,恢复对古圣先贤的祭祀,和贤能的知识分子交朋友,礼遇名臣的后代;对于犯法的人,他则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惩罚。隆庆三年(1569)改顺德府马政通判,次年升南京太仆寺丞,留北京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因抱病坚持工作,死在任上,在政治上终于实现了修齐治平的理想。他死后被葬在昆山城迎薰门内金潼港的墓地。
震川先生不仅在散文和科举方面有显著的成就,还关心地方事务。在家居时,为了将害死张贞女的恶棍绳之以法,归有光写了《书张贞女死事》《张贞女狱事》《贞妇辨》《与嘉定诸友书》《张氏女子神异记》《答唐虔伯书》《与李浩卿书》《与徐殷陆三子书》等多篇文章为之鸣冤,终于使肆虐诸元凶被法办。他还关心时事,写有不少有关水利、倭寇问题等关系国计民生的文章,例如他写有《水利论》《水利后论》《论三区水利赋役书中》《三江图叙说》《淞江下三江图叙说》等文章,还有《三吴水利录》专著四卷。嘉靖间,倭寇肆虐我国东南沿海,荼毒江浙。归有光所写《御倭议》《备倭事略》《昆山县倭寇始末书》《论御倭书》等文章真实反映了当时的倭情,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西塘街和东塘街历来是昆山县城的繁华之地,由于西面可以通娄江而交通方便,许多大户人家都住在那儿。当时修建西塘街“三贤祠”的是汪伪政府,他们打着纪念顾亭林、归震川、朱柏庐的旗号,欺骗和奴役中国人民。很快,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此“三贤祠”后来被国民党政府改为“忠烈祠”。(www.xing528.com)
图61 新中国成立前的玉山镇东塘河
知识链接二
顺治十四年(1657年),顾炎武为了躲避仇人叶方恒而离开故乡。此后,他主要生活在北方。即使在仇人叶方恒全家离开昆山到外地官署之后,他都没有回到故乡。其实,亭林先生也十分渴望回到自己的故乡。根据文献记载,亭林先生离开故乡后再也没有回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经济方面来说,从康熙十三年(1674年)开始,亭林先生就没有收入,坐吃山空已有六年,而且先生每年的花销要一百二三十两银子。除此之外,先生还有刻书方面的花销,从老家带来的积蓄已经接近用完。更为不幸的是,先生寄存在戴枫仲家的五百两银子被其子窃去纳教谕的官职。当时,先生在经济上是越来越困难。而且,如果回到南方居住的话,经济开支是北方的五倍,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从性格方面来说,亭林先生坚持独立自主人格,他不想求人丧己,不愿依赖别人,不想给别人添麻烦。他说:“久居秦、晋,日用不过君平百钱,皆取办囊橐,未尝求人。过江而南,费须五倍,舟车所历,来往六千,求人则丧己,不求则不达,以此徘徊未果。”
从感情方面来说,故乡留给亭林先生不少痛苦的回忆:先是为了争夺家族的遗产,从兄顾维与侄子顾洪徽发起“家难”,亭林先生与他们打了四年官司;后因为杀死叛奴陆恩被囚禁在其女婿家中迫令自杀,幸而被好友归庄等营救得生;再因叶方恒向亭林先生寻仇使其被迫远离家乡。也许,亭林先生不愿因为回到家乡勾起那痛苦的回忆。
从精神寄托上说,亭林先生在南方的同道之人越来越少,先是在康熙二年(1663年)老朋友吴炎、潘柽章因牵连庄氏《明史》案被凌迟处死,后是老友归庄也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病死。然而,在北方,先生有一帮有气节、重情义、有学问的朋友,如李因笃、王弘撰、傅山等。他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大的精神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