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柏庐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境遇和地位而放弃对百姓、对社会的责任。在朱柏庐看来,不管一个人在社会上处于什么地位,或为官或为民,都应该把关心世道放在第一位。是君子,就要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他在《愧讷集》中感慨道:“呜呼,此世道之不幸,民生之无禄,谓之何哉?吾辈少承父师之教,长读圣贤之书,而又不幸生于乱世,极目伤心,安得不动万物一体之怀。”不幸生于乱世的现实,使朱柏庐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但他对世道、对民生,仍然抱着一种悲悯、关怀的态度,他依然心系天下苍生,充满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救世情怀,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强烈的道德使命感。
不仅如此,朱柏庐还勇于针砭时弊,对明末清初的科举制度和世道人心,也有深刻的分析和揭露。
图53 校本教材公开课(www.xing528.com)
对明代科举制度的批判,朱柏庐在《毋欺录》中借唐朝来评说:“唐高宗朝刘晓上书言‘礼部取士专用文章为甲乙,故天下之士皆舍德行而趋文艺。有朝登甲科而夕陷刑辟者,虽诵万言何关治体,文成七步未足化人。况尽心卉木之间,极笔烟霞之际,以成斯俗,岂非大谬?夫人之慕名,如水趋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陛下取士若以德行为先、文艺为末,则多士雷奔四方风动矣。’观此乃知取士之弊,今古一辙,而于我明专用八股一科,尤不能不三叹息云。”可见,朱柏庐认为明代科举制度的弊端:一方面在于科举取士只看重士人的文采而不看重士人的德行,另一方面在于科举考试流于八股文形式,只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命题形式单一,士人也大多只为追逐名利,科举考试难以选拔真正的人才。
对明末清初的世道人心,朱柏庐也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在他看来,今人嗜利好名,是导致世风日下、世道败坏的主要原因。他在《毋欺录》一书中哀叹道:“古之人不好名不好利,其后好利而犹或顾名,至今日而并不复名之顾矣,哀哉!”人们狂热崇尚功利和富贵才使得社会伦常秩序遭到了严重破坏。朱柏庐认为,如果举世之人都不好名利、不争爵位荣宠,而是以礼义廉耻为贵,努力维护纲常伦理,则可扭转世风,明朝也不会灭亡了。《毋欺录》中他引用唐太宗所说过的几句话慨叹时势:“唐太宗曰:‘朕为兆民之主,皆欲使之富贵,若教以礼义,使之少敬长、妇敬夫,则皆贵矣;轻徭薄敛,使之各治生业,则皆富矣。’大哉王言,使后世人主知有尽贵斯民之道在乎敦礼尚义,而举世之人亦争以此为贵,不倾心乎夫爵位荣宠,则宇内何至有陆沈之祸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