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朱柏庐治家传人:培养众多人才

朱柏庐治家传人:培养众多人才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朱柏庐教育了众多弟子,培养了众多人才。他自己学习课程,根据《吕子孚三祭文》,在康熙丙寅,朱柏庐先生有讲学的约请。父亲刘公旦在明朝灭亡时为国殉节,当时他还在襁褓之中。母亲陈夫人将丈夫的遗体带回安葬,之后遁入空门,到昆山的胜莲庵出家为尼。不久,他考入太仓县学,又拜朱柏庐先生为师,刻苦力学,他的道德、品行、知识在诸生中名列第一。

朱柏庐治家传人:培养众多人才

人要成为圣贤,只有志向远大是不行的,还要有勤勤恳恳的治学态度,以及持之以恒的努力。治学之道莫过读书,朱柏庐很重视子孙读书治学的情况,他在《治家格言》中说道:“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前边也说到朱柏庐认为读书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明理,提升自身的修养,他认为读圣人所写的经书能让人明理,所以哪怕子孙再愚笨也必须读经书。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从中可以看出朱柏庐的感恩观:对人施了恩惠,就不要常挂嘴边,等人还恩,而受过别人的恩惠,哪怕是一饭之恩也要牢牢记在心里,以便来日回报与人。“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而我们这些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更应常存感恩之心。“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历来是众多文人的座右铭,宋也说过:“人有德于我,不可不感;我有德于人,不必望感。望感而不遂必责,责则恩而反为仇矣。”这就是说你要是期望受惠之人报恩的话,一旦人家不报恩,你就会责备人家,人家不忿,你的责备就会怀恨在心,这样本来一件好事也变成了坏事。朱柏庐认为圣贤的书从来都不是为了让人考取功名而写的,而是为了引人明理向善、成为圣贤之人而写的。所以读完书理解其义理之后要落实到行动中,即做到知行合一,这样才算会读书。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朱柏庐教育了众多弟子,培养了众多人才。

图36 2002年玉山中学校园中的志贤亭

总的来说,朱柏庐先生在三大方面做出了比较大的历史贡献。一是教学成绩,二是理学上的研究,三是学术著作。本课主要讨论先生的教学成绩。

先生教出了不少贤能的学生,提高了昆山人口的素质。主要有:

王喆生(1648—1728年),字醇叔,号素岩。他以青浦籍补为诸生,康熙丁巳(1677年)考中顺天乡试解元。在康熙壬戌(1682年)成为进士,授官翰林院编修。当时,朱柏庐先生用理学教导青年学生,王喆生跟从他学习,反复思考,精通“五经”、“四书”、《资治通鉴》,又和同学订立课程,互相砥砺,学问有很大进步,为江苏巡抚汤斌所器重。所撰写的《懿言日录》,受到仪封的张伯行的称赞。

王景献,字介亭,号鹤随,王喆生的长子。康熙戊子(1708年)中举人,雍正元年(1723年)中进士,授官广西怀远县知县,对于老百姓有惠政。管辖的县境之中,猺、獞与汉族杂处。在他赴任之前,县中的衙役经常假借公家的名义苛索赋税,因此而发动暴乱。他到任以后,在通衢大道悬挂榜文,痛斥这种弊政,又亲自来到当地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宣谕抚慰,苗民非常高兴,吹着芦节、手拉手踏歌来歌颂。他又代理融县的知县,县里有贩卖妇女的大案,案情涉及融县、柳城、罗城三县,达到八九十人,案犯请求绅士到处贷款来重重贿赂他,介亭怒斥那个贿赂的人,首犯都被诛杀。后以父老辞官回家养亲,后来再也没有出仕为官。

朱立诚,字慎几,号慎关,父亲朱肃因为孝顺被旌表。他七岁的时候攻读《尚书》。后来,有人问他《尚书》中的事情,他对禹贡时候的水道了如指掌。他拜族父朱孝定为老师,以“慎独不欺”作为根本,不久,他被补为诸生。他和同学王喆生互相切磋、琢磨,讲求气静、理静之说,后拜谒平湖陆稼书先生,回来后写成《平湖问答》一书。他非常孝顺,在父母生病很严重的时候,他废寝忘食地照顾,甚至愿意以自身来代替。生母卞氏活到了上寿的年龄,那时他已经五十九岁了。在母亲去世的时候,他在炎热的暑天大声哀号,以致生病。因为孝顺,他受到朝廷的旌表。

支守默,字谔音,一字太冲,号大山。少年时跟从朱柏庐先生学习,补为太仓诸生,后来成为廪生,最终成为岁贡生。他写的诗很工整,著有《啸古斋诗稿》,与余起霞、刘崿、张雨时、柴奕荪、孙大登、叶九渊、顾易被称为“玉峰八俊”。

吕廷章,字德焕,号孚三,邑诸生。他跟随朱柏庐先生学习,非常诚恳。他和同学王喆生、魏光士、朱慎几、刘御蕤等人从事讲学。朱柏庐先生死后,他为朱柏庐先生出版遗集,并和王喆生一起在马鞍山麓建筑祠堂,捐田致祭,毕生言行都遵从老师的训导。他还著有《严心书屋集》,享年七十一岁。

魏宗灏,字光士,后来又冒称李姓,当时多称他为李光士。他自幼跟随朱柏庐先生学习,服从老师的教训,言端行慤,为当时的士林推重,著作有《迁改录》。他自己学习课程,根据《吕子孚三祭文》,在康熙丙寅(1686年),朱柏庐先生有讲学的约请。当时奉约而常常亲自到场的只有他及王喆生、毛云翼、董观三等四五个人而已。在先生死后的乙卯年夏天,他仍然和同学们一起汇集在严心斋,续举讲约。他为人诚恳敦笃,不应该得暴疾而死,仅生有一女。他死时年仅五十二岁,天道茫茫,深为痛悼,那么他的为人我们可以知道了。

刘葳,字御蕤,苏州人。父亲刘公旦在明朝灭亡时为国殉节,当时他还在襁褓之中。母亲陈夫人将丈夫的遗体带回安葬,之后遁入空门,到昆山的胜莲庵出家为尼。刘御蕤被通家好友王禹庆抚养长大,十岁的时候,曾因患病到太仓就医。沈世瞻知道他是忠孝人家的后裔,非常怜悯而为他治病。等到他的疾病治好后,还把他留下来,专门请了老师教他读书,他常来昆山看望母亲。不久,他考入太仓县学,又拜朱柏庐先生为师,刻苦力学,他的道德、品行、知识在诸生中名列第一。他经常追思他父亲的就义,因显亲扬名的志向没有达到而日夜啼哭。儿子刘登泰,字心翼,也刻苦学习,把他的祖父、父亲的遗文刻印出来,追思他们的殉节。未及五十岁,他就去世了,后人为他未获高龄而叹息。

毛飞,字云翼。年幼的时候父母双亡,他家中贫穷,依靠馆谷自给。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考中秀才。过了壮年以后,他丧失配偶及儿子,借居在寺庙中读书,志气越来越强。跟随先生学习,非常严谨,朱柏庐先生喜欢他坚强的志向而怜悯他的贫穷,曾经嘱托学生中有余力的来帮助他。他年龄未到五十岁就去世了。

董观三,自幼跟随先生学习,潜心研究理学,积极与同学切磋。等到朱柏庐先生有讲学的约请,他与魏光士、吕廷章等同学每日侍候函丈,身体力行。他曾经向先生请求箴规,朱柏庐先生回答说,学习必须自己有心得而后才会对人有好处。他终生把这奉为做人的规矩。

钱金声,字玉振,号愚谷。他自幼能够写诗,康熙乙酉年间,圣祖南巡,他凭借诸生的功名献上诗赋而被录取为宋、金、元、明四诗馆纂修,因母亲去世未能赴任。过了两年,皇帝再次南巡,他献诗向皇帝致谢。因献诗而被录取的人相继成为显要的官员,愚谷因为父亲年老,坚决要求给父亲养老送终。邑令赵光谟听说他很贤能,延请他来教育自己的儿子,他最终活到七十三岁。

叶李晫,字朗吟,号篆鸿。明工部主事叶国华的曾孙,后被补为嘉定学庠生,由例贡授予泾县训导的官职,课士勤严,泾县的风俗因此大变。他著有《北游草》《朗吟集》。

葛蜀名,字太仆,号山民。起初他的名字叫慎中,年龄不大就补为青浦县诸生。祖父葛,父亲葛云薛。当时朱柏庐先生用理学教导洞庭东山的民众,葛蜀名亲自到他那儿学习。其时,平湖的陆稼书先生也隐居讲学,他坐船前往拜谒,彼此谈论非常投契,所著有《西爽楼诗集》,七十余岁才去世。

葛诚中,字观澜,号省斋。他自幼跟从朱柏庐先生学习《周易》,潜心修炼。因精通《周易》的大义而被补为邑诸生。他喜好古代的文辞,诗也写得很好,诗宗温李。他时常与同县余起霞及堂兄葛声蜀互相唱和,著有《草庐诗集》。

叶振珽,字廷玉,号确斋。他是叶重华的孙子,叶方至的儿子,曾获贡生的功名。他是朱柏庐先生的门生,身体力行,秉承老师的教训。尝经在大雪之夜侍候先生夜膳,吃酒吃到一半的时候,朱柏庐先生忽然叹气。叶廷玉起来问先生为什么叹气,朱柏庐先生说,正好回忆到老朋友,他非常贫穷,在这样寒冷的天气中没有衣服和食物。叶廷玉回答说,这不足忧虑,暂且开怀畅饮到天明。第二天,叶振珽将十斛白米送给先生的朋友。先生能在快乐饮酒的时候,忽然伤心想到老朋友的贫乏;叶廷玉能够仰体先生的好意,赠送白米给素未相识的人。真是两位贤人啊!

叶宏绶,字韦书,号茧园。叶国华的曾孙。他是太学生叶奕荃的孙子,邑庠生叶天机的儿子,中康熙辛未年(1691年)进士。他后来由县令擢升为吏部主事,升迁员外郎,后升迁至叙州知府。

周嗣发,字震平,号拙园。他是明朝南京刑部尚书周伦的六世孙,由吴县籍考中康熙乙酉(1705年)顺天举人。少年时他拜朱柏庐先生潜心学习理学,性格慷慨,爱好施与,但屡次在礼部举行的考试中挫败,活到七十八岁,著有《拙园吟稿》。

盛炎,字玉臣,号不详。他的功名是诸生,跟从朱柏庐先生学习,十分刻苦。他著有《东莆草堂稿》。(www.xing528.com)

顾世茂,初字寿音,后字相实,号栗园,明礼部尚书顾锡畴的曾孙,少年时代拜朱柏庐先生为老师,他潜心理学,后来到山东去游学,被补为莱州金川卫的诸生,不久,成为廪生,又回到故乡。他的书法秀丽苍劲,名冠一时,曾经写作《广惜字说》来警告世人,晚年时候更号为“墨痴”。

徐与华(1639—1707年),字遐佐,号日岩,晚年号梅圃。他是休倩先生(徐开祎)的第五个儿子,十二岁的时候跟随朱柏庐先生学习,先后共有六年。等到他精通“四书”“五经”登上仕籍的时候,年龄已到五十岁。当时他的嗣子徐济之、徐身之兄弟两人举觞为寿,邀请朱柏庐先生,朱柏庐先生为他作《梅圃记》。其长兄名与乔,字扬贡,也拜朱柏庐先生为师,潜心学习理学。他在顺治辛丑年(1661年)中进士,在将要被授予官职时,因为奏销诖误而罢免回家。后来,他被证明是清白无辜的,就不再出去做官,与朱柏庐先生互相砥砺,他的学生也很多。人们尊称他为“退山先生”。

徐向揆(1667—1724年),字乐原,号来李。他是徐与乔的第八个儿子,少年时被补为吴江县的诸生,幼年时候跟随朱柏庐先生游学,有奇特的才能,最终获得贡生的功名,用名节自我激励,诗文工整。他后来成为候选教谕。

徐济之,他的弟弟名身之,徐日岩之子,在朱柏庐先生之门受业学习“四书”及制举学。

顾易,字中孚,号柳村,是顾恂的九世孙。他原是太仓学的廪生,后改归到新阳县学。在他十六岁的时候,母亲归氏病情严重,十分危险,他向苍天呼吁,祈求自己来代替,又挖下臂肉来煮成肉糜,再加上中药来进奉给他的母亲,不久,他的母亲病情痊愈。他长大以后,成为伯父的嗣子,虽然很贫穷却坚持大力奉养伯父,与王喆生、魏光士、毛云翼、董观三等人参与朱柏庐先生的讲学之约。曾经画《得仁》《操存》二幅图,得到先儒未发之意旨,钦慕陶靖节的为人,因此号柳村。所著《律陶、读陶、谱陶》被长洲沈德潜所称赞,死时五十九岁。

顾洪善,字达夫,号柏亭,亭林先生之侄。父顾缵是诸生,在乙酉年昆山起义后殉国。母亲朱夫人,用刀刺自己却没有死去,藏匿在婆婆处才免于一死。顾达夫考中康熙丙辰科进士,被授予内阁中书的官职。他性格通达敏捷,曾任职国书翻译大吏,拟列名荐,因为疾病而死,年仅四十余岁。

徐陶璋(1674—1738年),字端揆,号达夫,又号蘅圃。他考中康熙乙未进士第一人,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的官职。后来他请假南归,长时间居住在苏州下属的长洲。乾隆元年(1736年),他补为原职,纂修实录,死在任上。当时,徐陶璋和王喆生一同在翰林院做官,两人非常友善。而朱柏庐先生又曾在洞庭山开设学馆,徐俟斋先生居住的地方与苏州郡城接近,徐陶璋在与王素岩的书信中,有想要前往受业的话语,非常钦慕而把他作为老师。

朱导诚(1650—?年),字诚之,朱用皞的儿子。在他六岁的时候父母双亡,朱柏庐先生精心抚育他就如同自己的儿子一样,教育他读书学习。康熙二十年(1681年)朱导诚成为诸生。后来,先生因自己没有儿子,就把他立为嗣子,来继承家学。朱导诚的文章写得很好,兼攻书法。

潘道根,字确潜,号晚香。他是朱柏庐先生的私淑弟子,潜心明理、尽性、笃实、毋欺之学,研求“四书”“五经”,旁参互证经义。他又善于写诗,所写的古文辞非常工整。他曾经恢复前明陆孝子暨配钟氏孝烈的坟墓,又与张潜之一起搜辑本县人的诗编为《昆山国朝诗存》三十二卷。他生性恬退,曾任本县县令的山西人王省山荐举他为孝廉方正,他却坚决推辞,拒不接受,后来隐居在乡村之中,凭借自己精良的医术糊口。他在七十一岁时离开人世,本郡人呈请崇祀乡贤,由于当时清政府忙于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而没有结果。战争结束后,同治九年(1870年),他被附祀在孝定先生的祠堂中。

除了以上主要的弟子之外,他的学生还有:顾恪如、柴艺循、顾德芳、唐履吉、潘咸正、周孚尹、徐星来、张闇成、胡振安、陆省公、席永渤、王友竹、徐韩若、周载圣、周方宣、王子文等。

在朱柏庐先生以及他的弟子的影响下,昆山的教育水平提高了。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当地的人口素质。

学 记

【发人深省】

本课最能使你受到启发的两句话是:

1.

2.

【合作探究】

你知道先生的高徒有哪些?

责任意识

通过本课学习,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启示录

1.本课对你为人的启示是:

2.本课对你为学的启示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