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秋天开始,朱柏庐先生在东山席家教读,也时刻牵挂着家乡的学生。当时,先生的学生王喆生和两三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发起讲书之约。起先,朱柏庐认为自己并不是合适的人选,就打算推辞掉讲书这件事情。但是,他后来考虑到讲书之约是盛举,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于是每年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举行讲书之约。虽然先生讲书之约的出发点良好,但讲约的举行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历经举行、中止、继续讲约的一波三折的过程。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六月以来,先生有了继续讲书之约的想法。因为当时世道陵夷,人伦荒坏,士品颓污,学术晦盲,他十分担心学生会沾染上这些恶习。一方面,先生打算以讲论儒学道义为重,想用自己微弱的道德力量挽救颓败世风于万一;另一方面,他十分希望学生和自己一起用排山倒海、力挽狂澜的气势改变当时颓废的社会风气。
图32 昆山柏庐园内的朱柏庐塑像与《治家格言》碑刻(www.xing528.com)
中秋节快要到了,席家特地给朱柏庐先生放假,让他回家过节。先生便匆匆赶回昆山,在八月十五之前举行了一次讲约。应约而来的有吕廷章、魏宗灏、毛云翼、董观三、顾易等人。吕廷章,字德焕,号孚三,邑诸生,他跟随朱柏庐先生学习,非常诚恳。朱柏庐先生死后,他为朱柏庐先生出版遗集,并和王喆生一起在马鞍山麓建筑祠堂,捐田致祭,毕生言行都遵从老师的训导。他还著有《迁改录》《严心书屋集》,终年七十一岁。魏宗灏,字光士,后来又冒称李姓,当时多称他为李光士。他自幼跟随朱柏庐先生学习,听从老师的教训,言端行慤,为当时的士林推重,著作有《迁改录》。毛飞,字云翼,年幼的时候父母双亡,他家中贫穷,依靠馆谷自给。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考中秀才,过了壮年以后,他丧失配偶及儿子,借居在寺庙中读书,志气越来越强。他的治学态度非常严谨。董观三,自幼跟随先生学习,潜心研究理学,积极与同学切磋。顾易,字中孚,号柳村,是顾恂的九世孙。他原是太仓学的廪生,改归到新阳县学。在他十六岁的时候,母亲归氏病情严重,十分危险,他向苍天呼吁,祈求自己来代替,又挖下臂肉来煮成肉糜,再加上中药来进奉给他的母亲。不久,他的母亲病情痊愈。他长大以后,成为伯父的嗣子,虽然很贫穷,却大力奉养伯父。
先生看到前来听讲的学生中没有王喆生、盛玉臣、张成,心中有点奇怪。但是,先生转念一想,有些学生目前正在参加考试,非常忙碌。于是,他很快恢复了常态,开始热情洋溢地讲论起来。这次讲约之后,时间就到了中秋节,先生在家中与家人欢度中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