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清失败以后,朱集璜投水身亡。这对十九岁的朱柏庐的影响是巨大的。父亲垂身示范,朱柏庐非常敬仰父亲高洁的人格,恨不能追随父亲于地下。然而作为长子,他在父亲死后既要奉养寡母,又要抚养弟弟。“其弟用白、用皞俱幼,用商遗腹未生”,当时朱柏庐的二弟和三弟都年幼,而四弟是遗腹子。他与父亲一样,认为殉国尽忠是士大夫的责任和义务。父亲殉难而死,自己虽然出于尽孝的家庭责任而生,但未能追随父亲殉国尽忠是朱柏庐一生的遗憾和愧疚。这种愧疚伴随着他的余生,他曾经深深地自谴道:“恶德过于山积,不复可以为人!”
父亲殉难后,朱柏庐“自比王裒庐墓攀柏之义,自号曰‘柏庐’”。王裒为三国曹魏人,其父王仪被司马昭所滥杀,他痛感父亲死于非命,从此不仕于晋朝,朝廷三征七辟皆不就。王裒“庐于墓侧,旦夕常至墓所,拜跪,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这就是“庐墓攀柏”的典故来源。朱柏庐比于王裒,自号柏庐,不仅以此来表达对父亲的怀念,还表明了自己隐居守节、不仕新朝、甘为遗民的志向。
秉承父亲遗志的朱柏庐在《清史稿》中被列为“孝义第一”。后来与徐枋、杨无咎并称为“吴中三高士”。徐枋,字昭法,别字俟斋,因其坚贞气节“与宣城沈寿民、嘉兴巢鸣盛称‘海内三遗民’”。杨无咎,字震百,号易亭。其父杨廷枢在明末殉难,他“杜门隐居十七余年。与徐枋、朱用纯相友善,三人者并以先人死忠,乃益用名节相砥砺,时称‘吴中三高士’”。(www.xing528.com)
城破父亡之后,朱柏庐与家人“脱身兵火之中,备极流离艰苦”,全部家产荡然无存,甚至于“箸头几脚,靡有遗者”。虽然家庭经济极为困难,但朱柏庐从不轻易接受他人的馈赠,自尊自立。据记载,他“僻居陋巷,布袍幅巾,裹足不出。自束脯外,决不泛受人惠”。为了养家糊口,家境贫寒又不愿做官的朱柏庐别无选择,只能去当家庭塾师。约从顺治六年开始,朱柏庐到别人家当家庭塾师。自此,朱柏庐一生以理学为本,潜心治学,教书育人,直至生命的最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