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我读初三(4)班。毕业班时,语文老师梁冰如号召大家写“卫星作文”(即放卫星作文),林毓宣同学在联堂作文课的时间里,写了一万字的作文。我在课外写了篇小小说《山乡巨变》,写山乡变得自己都认不得了。交给梁老师,她喜出望外,把这篇习作印发给1960届初、高中毕业班全体同学。班团支书吴清洁同学组织同学们敲锣打鼓,带我俩向语文教研组报喜,教研组组长郭景慈老师出门相迎。我俩还被李永裕校长召到校长室接见,他亲切地问我俩怎么会写出这一长一短的佳作。毓宣回答说,他看过《烈火金刚》等长篇小说,所以下笔神速文不加点。我说我看了茹志鹃的几本短篇小说和《厦门日报》上的一些小小说,本想模仿作者的虚构手法,路上也在构思情节,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因为作文要求写真人真事。李校长勉励我们继续努力,黄文宪老师应邀到我们年段指导时也赞扬了我。梁老师更是在班上极力赞许我,叫我上黑板写联词造句,夸我字写得好。后在题为《我的理想》作文中,我写一面想当个文艺工作者,一面又担心这是成名成家思想。梁老师在评语中鼓励我:这不是成名成家思想,以后你可以报考中文系。后来中考作文考《激动人心的一件事》,我就把自己的那篇习作默写出来,梁老师监考时见到,面露喜色。1963年高考复习期间,巫日辰教导主任到某班鼓励时也赞扬了我,并估计我可能上复旦大学新闻系。
后来我考上厦大中文系,双十语文组的老师集体到系里听写作课,我幸运地见到梁老师和郭景慈老师,我抱怨说:“都是讲理论!”郭老师劝我:“慢慢会习惯的。”(www.xing528.com)
1972年我在农场教小学时,模仿梁老师用上联词造句练习,得到同事的好评。1986年我在李校长(当时是教委主任)的帮助下,从龙岩二中调到华侨中学不久,在侨中传达室遇到李校长,他还向在场的校办公室人事秘书介绍我:“剑南初中时,我就看过他的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