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兄弟姐妹中,有四人在双十度过了初中和高中的时光,从1947年到1969年,历时22年。1952年,李校长派驻双十中学思想教育工作队,那时大哥是学校里表现突出的进步学生,于是和李校长就有了交集。1953年7月,大哥考进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是当年厦门市唯一一位被北大录取的学生。这时,组织上要求他保留学籍,留下来在团市委协助工作,8月份他服从了组织的安排被分配到团市委学校工委。当时市委学校工委和团市委学校工委在同一栋楼办公,市委工委的领导就是李永裕。一位是刚走出校门18岁的高中毕业生,一位是犹如大哥哥一样才27岁的领导,两位年轻人怀着同样的报国情怀,为了同一个理想,为了祖国教育事业的振兴走到一起来了,见面的机会多了,工作上、思想上的交流也就多了。
至今大哥回忆起李校长,就跟说起一位他敬重的兄长一样亲切。李校长宽厚的胸襟,工作上的魄力,对属下的关怀,以及在思想上、工作上给大哥的诸多帮助,都给大哥留下很深的印象。虽然他们相处的时间不长,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53年底李永裕到双十当校长,1954年秋大哥告别家人和李校长,在祝福声中到北大求学。由于延迟一年才上学,刚开始时学业有些跟不上,双十中学的校训,李校长的叮嘱,激励着他,他夙夜攻读,第二年就拿到所有学科全优的成绩,荣获弥足珍贵的马寅初校长亲自签署的北大优秀生奖状(这是大哥一生中最看重的奖状)和一枚奖章,大哥没有辜负家人和李校长的期望。那枚奖章现还保留在俄罗斯,当年作为礼品呈送给苏联伏罗希洛夫元帅。伏罗希洛夫元帅访问北大时,正逢他76岁诞辰,北大征集了76枚优秀生奖章送给他作纪念,这是后话。
大哥长期在部队工作,经常几年才回一次厦门。每次回厦门,大哥都会带着大嫂去拜访李校长和他的爱人,他们谈工作,谈事业,谈生活,天南地北,其乐融融。大哥会向李校长汇报工作上取得的成绩,李校长总是欣慰地说:“当初你去北京上学是对的。”那时中央曾下发一个文件,要求地方不得截留已录取大学的学生参加工作。那一年大哥也很纠结,但终于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去了北大深造。(www.xing528.com)
听到李校长逝世的消息,大哥很难过、很伤感。李校长不仅是他的领导、兄长,更是他的良师益友。他从北京给李校长的爱人打了慰问电话,从电话中知道李校长走得安详,心里才有了些许慰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