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现在看看竖式,如果你写的话,这个0 你打算写不写?
生:不写0,也不写+号。
师:有没有在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
生:没有。
师:练习一道题,用竖式来表达,可以吗?
生:可以。
师:计算25×24,看谁不仅对、快,而且写得漂亮!谁写得对、快、漂亮,就让他到前面给大家示范。
(生做题,师巡视,并选两位同学板演)
师:写完的同学互相查查,如果都对了,你们就说一说第二种方法、第三种方法?
师:(指着板演同学的竖式)默默地检查,有问题吗?
生:有,他们两个做的就是24 和25 换了个位置。
师:有关系吗?
生:没有。
师:他们书写得怎么样?
生:好!
师:刚才你们都互相检查了,有没有检查出什么问题?
生:没有。(www.xing528.com)
师:这道题我会用竖式的方法计算,但是我可不用竖式呢!
生:脱式!
师:24×25 正好是个特殊的数,4×25=100,2×25 是20个25 等于500,相加等于600。像这种一分钟就能口算出来的,可直接用横式,但今天我们重点要掌握的是竖式,今天回家的作业重点落实在笔头上,用竖式表示好吗?
生:好!
师:今天我很高兴,感觉真好!这种感觉是你们给我的,所以我要特别谢谢你们,以后有机会咱们再在一起上课,好吗?
生:好!
师:下课。
这样的探究性学习课上留给学生做巩固性练习的时间不会多,但是李校长还是精心地组织学生练习。练一题就要达到这道题的最大效益,让我们感受到课堂练习的质量并不是取决于题目的数量。
24×25 的简便算法,大家都懂,应该是把24 拆成4×6,但李校长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本课的教学内容出发,指出根据竖式计算的思路直接用横式也是可以的。这样先规范再开放,很好地保证了学生基本技能的初步形成。
华罗庚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整节课,李校长改变了以往在计算题教学中单纯传授知识、偏重计算法则的现象,既教了知识,更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数学素养。教学设计科学合理,层次清晰,环环相扣,让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答,变“教师讲授”为“研究交流”,正确处理了教与不教的关系,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知识让学生去探究,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共性让学生去归纳。
新课程呼唤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需要教师给学生最大的时空,就像校长课上对学生说的:“你所说的话要比我说的多。”而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前提,则是教师深厚的内功。
从这节课上,我们享受着李校长精湛的、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李校长课上展现出的紧扣教学目标的功夫、驾驭课堂的功夫、倾听的功夫、判断决策的功夫、相机引导的功夫、评价的功夫等等都值得我们不懈追求。她深入课堂的务实定力、现身说法的无畏魄力、虚怀若谷的人格魅力更值得我们时时回味。
在课堂上,我们看到李校长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思路,不仅能游刃有余地轻松应对,而且还令人折服地将学生交流的内容,全部转化为了宝贵的教学资源。我们惊异地发现,原来我们最头疼的学生出的各种岔子,经过教师的引领,竟会成为课堂的亮点,如此灿烂的亮点!
课堂上的一个个细节,见理念、见价值、见功力、见精神、见境界、见文化、见魅力……是细节成就了完美,还是完美成就了细节?从李校长的课上,我们体悟出:完美细节乃同一,细节本是人格见。若求课上细节美,自当课下多修炼。
(实录整理:赵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