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节“圆的周长”课中,我们看到这样的镜头: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去探索和发现“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 倍多一些”。在操作之后,有一个小组的代表汇报如下:“我们小组将一个直径2 厘米的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量得圆的周长是6.28 厘米。我们算出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3.14。”教师评价道:“你们小组合作得真好!还有哪个小组来汇报?”
回味这一片段,有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吗?教师对学生的“正确数据”没有任何异议?也许是感觉到了学生操作活动的不真实,但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也许教师认为学生是心有灵犀“不”点通,没有追究的必要,于是笑纳了学生的“投其所好”。
一般地,学生的学习差错都是无心之错、无知之错,但我觉得上述教学片段中的却是有知之错、有意之错。它比无知之错、无心之错更具有危害性,因此也就更有教育价值。
试想,如果老师默认了这样的“投机取巧”,那么这一小组的同学和其他学生会怎么想?以后的他们会怎么做?“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将形成怎样的课堂文化?
有朋友可能要发问了:“那遭遇到这样的情形,我们将如何应对呢?”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事件,当时是这样做的——(www.xing528.com)
在其他小组都汇报完了之后,我指着不断生成的汇总表,面向全班同学,质疑道:“听了刚才这一组的汇报,你有什么想法吗?”没有学生回应。我说:“我是十分佩服!佩服他们的眼力。”同学们不明就里,被我说得云里雾里。我注视着汇报“3.14”的那个小组,示意他们:“请你们介绍一下是怎样从直尺上读出6.28 厘米的?”(我把“8”的字音咬得特别重,并投影出直尺,手指着6.2~6.3 的那一段)“我们……我们是……”始作俑者不好意思地道出原委。班上大部分同学先是羡慕,再是迷惑,接着是好奇,最后是醒悟:“噢——!”“‘人造美女’尚可接受,‘人造数据’断然不可!同学们知道吗,这个‘3.14’可是我们的祖先经过漫长岁月的探究才得到的……”简要介绍了刘徽、祖冲之的割圆术后,我说:“同学们,我们能这样来运用祖先的智慧吗?”“3.14”的那个小组带头摇着头说:“不能!”停顿片刻,我接着说:“人生自古谁无错。同学们,今天这一特别有意义的片段是谁给我们带来的?对,是他们组提醒了我们,不可以犯这样的错!”感谢的掌声自发地响了起来。
2005年底,媒体爆出了让世界震惊的韩国“第一号科学家”、“民族英雄”黄禹锡“论文造假事件”。他把2个至今未验证真伪的克隆胚胎干细胞,故意夸大成11个,把9个同一患者的体细胞说成是胚胎干细胞,企图通过基因分析。“量出了6.28 厘米”与此事件是不是有着本质的相似?不过,小学生毕竟天真,他们不过是为博得老师的一句表扬。
孩子永远是孩子,课堂是允许孩子们出错的地方,出错是他们的权利。应该反思的却是我们这些成人:在过去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我们是否还遭遇过学生的“投师所好”?学生有意或无心的“投师所好”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是由于学生的“不认真”?除了唯书唯上的文化因素,除了学生缺乏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怀疑求真的意识,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在过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是否曾有意识地暗示或下意识地期望学生说出老师想要的回答?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暗示或期望?我们是否在窄化和功利化课堂的追求?我们要重视知识探究过程及方法的启迪,还要不要关注其中负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要做专业化的“经师”,又怎样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师”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