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时,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下面每组图中的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很显然,这道题的教学意图是让学生体验到同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教学进程颇为顺利。有的孩子是通过计算得出结论的;有的孩子通过推理,也得到了同样的答案。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满解答了。我看着通过计算得到结论的同学,问:“下次再碰到这样的题,你还想算一算再回答吗?”“不用了,因为同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肯定相等!”有同学回答道。
刘晨同学却有异议:“我不通过计算,也能知道图中的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因为那个图形像影子一样,所以相等。”
同学们哄堂大笑,我也情不自禁笑了起来。“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我已教过多遍,还没有听到过这样的说法。
刘晨小朋友显得局促不安。
我觉得自己笑得有些过了:“老师很欣赏刘晨同学能想出这条理由!人的影子确实有和人的身高一样长的时候。”
刘晨同学脸上露出几分自豪。
我顿了顿,继续说:“不过,大家想一想,人的影子是不是也有时候比人的身高长或短呢?”
孩子们都点点头。
“既然这样,那能不能根据那个图形像影子,就推断他们面积相等呢?”
刘晨同学摇摇头。
“刘晨同学能够想出一条从来没有人想到的理由,并且这一想法对了一半。我们为有这样的同学而自豪!”
自发的掌声响起来,刘晨同学体面地坐下了。
一波三折的教学片段,引起我深深地反思: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思维科学家张光鉴教授回答道:“就是要跟学生相似。”以前上课,我们总是要求学生与老师“相似”。现在实施新课程,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要反过来跟学生“相似”。“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之间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的振动,才能使学生与所学的知识产生共鸣。”而要“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的振动”,教师就要熟悉儿童,理解儿童,与儿童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在教学中葆有一颗童心,才能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找到接触点和共振点,把握住教育的契机。如果总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那么孩子的很多言行都是幼稚的,那些新颖、奇特的想法和行为都可能被否定,那就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和创造性。前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主席古斯曼说:“传统教育的诸因素,在小学的最初几年里,就抑制了儿童身上先天的创造能力,在差不多四年的、将他们的思想纳入成人轨道的努力之后,到了十岁,在许多儿童身上那种思考的自发性,那些闪光的想法以及对未知事物的兴趣,都已经消失了……这是很可悲的。”(www.xing528.com)
细细咀嚼古斯曼先生的这段话,我感觉他说得对极了!以前的我,肯定在不知不觉中扮演着古斯曼先生所说的那种角色。我十分感谢刘晨同学,他那匪夷所思的想法让我警醒,并给了我思想的快乐!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童年时代,童年的印象对于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种十分珍贵的财富。有了它,在探索儿童心灵世界的时候,可以少走弯路,并能理解学生的纯真童心,把握他们的情感世界。我们教师要尽力使自己具备“儿童心灵”——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待,用“儿童的情感”去体验,用“儿童的兴趣”去爱好……
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带有很大具象性和片面性的成分。刘晨同学就是抓住了影子有和实物一样长的时候来思考的。我们老师的职责是什么呢?就是要把学生由“具象”引向“抽象”,由“片面”引向“全面”,而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打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保护孩子的天性和创造性。
童心可以开启慧眼!
“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看到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走进新课程的我们是不是可以感受到陶行知先生那穿越世纪的深邃的目光?
“蹲下来和孩子对话。”以前的我只是会说这句话,没能真正落实这一理念。现在,我理解了!这句话中“蹲下来”的本意主要不是指“肢体的蹲下”而是“心灵的蹲下”,也就是教师要在心灵深处平视学生。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一个人的思维取决于他所处的“位置”。因此,我们有必要真正“站”到学生那边去,“忘却”自己的教案,走进孩子的世界,认真倾听,细心体会,努力解读,积极促进,做一个称职的欣赏者、引导者和保护者。
波兰的雅努兹·高尔扎克的《向他们的高度看齐》:
您说,和小孩子们打交道实在累人。这您说得很对。
您补充说,因为得向他们的身高看齐,得弯下腰来,低着身子才能和他们说话。这您就错了。
您要做的,不是在身体上俯下去,相反,却是要在精神上升上去。
您需要放下许多烦恼、包袱和羁绊,小心翼翼地踮起脚尖来,才能向他们的感情高度看齐。
作为一个教师,真的很庆幸能看到这样短小而又精悍的,能激励自己迈向新的精神和感情高度的语言。摘录于此,与同好者共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