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华老师的《我就是数学》《我这样教数学》两本书后,我有一个感慨:要读懂一个老师的课,恐怕要读懂一个人。自然,光从文字方面是不够的,但他的文字好像是能够让人更加清晰地读懂他。在读书过程中,我读出来的一些东西可能不一定对,但确实是我读出来的。
从华老师的人生来看,他是一个不服输的人,是一个善于从挑战当中实现自己发展的人,也是一个善于抓住发展时机的人。他是一个比较清醒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可以怎么去实现自己需要的人。从书里面还可以看出他的个性,他是一个心态非常积极的人,是一个比较率直的能够在自己文字当中直抒胸臆的人,是一个自信而略带狂气的人,也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一个好学的人。
从书中的案例来看,他是一个非常喜欢学生而且能够读懂学生的人,是一个热爱数学和潜心研究数学的人,也是一个有底蕴的人。在我听到的课上,他是一个自如的人,是一个追求课不润人誓不休的人,一个具有自己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的人。
华应龙的书像他的课一样具有鲜明特征,都表达了自己的教育追求。他把自己的风格概括为“化错”,而且在这个“化”字上面做了很大的文章。
我觉得教学风格不是一下子可以说明白的,用“化错”概括他的教学风格似乎还不够。我一直在琢磨,他是名师、基础教育工作者、北京数学领域带头人,到底用什么东西可表达他的风格?这让我想得很苦。一天早晨我突然明白了,悟出来了,可不可以用两个字概括他的教学追求和教学风格?这两个字就是“求化”,“化”就是化解的化。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说:
第一个“化”是努力将自己对人生对数学的领悟化到数学教学当中,他把数学和他的人生化为一体,所以他喊出了“我就是数学”这句听起来有一点狂气的话,但这是他愿意把自己的一生跟数学化在一起的表达。
第二个“化”就是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把“趣”字化为严谨的“思”,他从“趣”入手唤起“思”,又以“思”升华“趣”。前面的“趣”是有趣,后面一个“趣”则是对数学对科学的研究的“趣”,那是一种升华的“趣”。从“有趣”开始到体会发现创造那种“乐趣”。
第三个“化”是他把人文生活,中国传统文化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他自己领悟了的东西,化到他的学科教学当中,使他的数学教学呈现一种人文的关怀。
第四个“化”就是将课堂当中、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呈现的各种各样的资源化成教的资源,把学的资源化成教的资源,通过教把学生思考领悟引入到新的层次,再化为学生真实的学。在他那里教与学不是谁先谁后,而是互化的一个过程。(www.xing528.com)
第五个“化”是他把难化为易,把易化为深入,把点化为面,把每一节课化到学生的精神生命成长当中,他承担起了一个教师应尽的责任,这就是对学生成长的点化。
我并不是说华老师的“化”已经是尽善尽美。“化”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万物都可以互化,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朝着教育目标不断地努力和转化的过程。另外,有别才能有化,如果没有区别的话,就不会有转化。
他的研讨课给我们留下了思考空间,也为华老师今后的发展留下了思考空间。我相信我们只要有志于“化”,着力于“化”,就会渐渐走进教育本身,因为教育就是一个转化的过程,没有转化就没有教育。当然,这个“化”还有很多的内容。我相信,华老师继续向前,可以走到教学中出神入化的境界。
看华应龙的书,我觉得“华应龙”三个字跟“化”有一点缘,“应龙”出自屈原《天问》:“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在古代神话里面,“应龙”是一条带着翅膀的黄龙,它是帮助大禹治水的,它用它自己尾巴画的江河让洪水得以疏通。还有一个说法是“应龙”是蓄水行雨的,它战胜蚩尤,杀了夸父,然后到南方去了。华应龙恰是从南方来的。大禹和他父亲鲧在治水方面最大的差异就是他不是用堵而是用疏,恐怕教育也不能用堵,要用疏。
华应龙到了北京,我希望他把我们教育上的沙尘暴(如果有的话)化成雨水!开个玩笑。
叶 澜
(叶澜: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